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0、第 19 章 ...

  •   “启禀父皇,胡亥以为,金人不当铸。何能镇咸阳?人也,法也,非金人也。若金人果能镇咸阳,九鼎何不能镇三朝;若九鼎果能镇三朝,夏商周如今安在哉?由此观之,金人镇咸阳之说,大谬!”嬴渠梁站起身,首先便驳斥了蒙恬、赢曳等人的观点。

      “公子此言差异,铸金人,非为使天佑大秦,实乃凝聚国人之心。当年孝公刻国耻石,为甚来,便是为使国人知耻而后勇!除此外,区区一尊石像又有何裨益?而今,我大秦一天下,若有信物在,便可教百姓信服,使天下归一,公子以为不然乎?!!!”

      蒙恬虽熟读各类书籍,知识渊博,然到底是一武将,于辩才上稍有欠缺,若是寻常议事倒还好,若是论战便有些捉襟见肘了。是以,这一回,站出来与嬴渠梁论战的是左相李斯。

      李斯是荀子的弟子,素来颇有其师言辞犀利之风,因此便成了出来应战的不二人选。他同样,也是铸造金人一事的支持者。

      “左相之言看似在理,实则虚言也!”不想,嬴渠梁面上一肃,拱手如此说道:“听闻左相之师荀子大师曾与公孙龙子辩驳,斥其学说为大而无用、华而不实之学。何也?公孙龙子,善辩者也,虽诸子百家后人,无能出其左右者;然公孙龙子之言,能自圆其说,却于国无益,于治世无益,如今,左相之言,等同于公孙龙子之学说也!”

      “哦?公孙龙子公之天下的‘二十一事’,及其学说‘离坚白’与‘白马非马论’斯皆读过,然斯倒要向公子请教,斯怎的就与那公孙龙子等同了?斯所言者,不实在何处?”

      “左相提议建造信物使天下信服,然则,左相可知,如此金人需耗费金银铜物几何?每年天下有多少处需要用金属?宜阳铁山为方今天下最大的出铁地,左相可知,宜阳铁山一年才能得到多少铁矿,需要几多民力前往开采?左相可知,天下有多少处需要用金银铜铁?我大秦将一货币,届时,在三十六郡铸造发行新币需要大量的金属;如今原六国之兵尽收,然六国故地之新秦百姓仍需耕地,若无农具,田地产量必大减;最后,我大秦一统天下,军制还是那个军制,军队也还是原先那些军队,尚未在新秦地征发士兵,护卫边疆、平定内乱、驻扎南海,军力也颇为吃紧,征兵之时势在必行,届时,所用武器又从何而来?若是一点一点地从宜阳铁山中开采,只怕数年之内难以成军。金属之用,迫在眉睫;金人之用,不痛不痒,以迫在眉睫之事,易无关痛痒之事,可乎?不脚踏实地而欲长治久安,可乎?左相之谋,虚耶?实耶?”

      如此当啷啷一串江河直下后,嬴渠梁激烈的语势稍缓:“信物不以材质彰显其贵,诚如子之言,信物只在凝聚人心。惟其如此,石人足矣。”

      李斯静默了半响,仿佛在细细思考回味着嬴渠梁的话,再无反对之言。

      嬴政扫视四周,问道:“少皇子提议,将收来的兵器熔为金属,供发行新币、制造耕具、制造新兵器之用,诸位以为,可否?”

      由于六国之兵与大秦的兵器甚是不同,自然不可能直接拿来用,即便要用,也是要回炉重造了。

      蒙恬站起身道:“发行新币、制造新兵之用,臣以为尚可,只制造耕具一项……臣还是不认同,原因臣已说过。”

      嬴政微微侧头,冕旒轻轻在他的面颊之前摇晃着,只见他明亮的双眼望着嬴渠梁:“胡亥,内史的顾虑不无道理,你如何解内史之忧?”

      “内史所忧者,无非助民之惰性,及老氏族阳奉阴违。父皇可将农具送入郡、县、乡、亭、里,一一登记之后,送入农民家中供农耕之用,非是朝廷白送,算是朝廷借给老百姓的。以一年为期,若是耕田颇有功劳,除去农爵外,便将那耕具作为奖励赠予农民,若因遇灾而无功者,可暂缓一年,仍旧将农具置于农人家中留用;若无功且无正当理由者,便将那耕具收回。此间,农人无权对农具进行买卖,否则便以触法论罪。若是老氏族不是那么愚蠢,便不会轻易把把柄送到朝廷的手上!”

      “诸位,可还有异议否?”

      “儿臣以为,胡亥之言,可行!”扶苏站出来对着嬴政一拱手,便不再说话。

      见李斯唇角一动,仿佛仍想再说些什么,嬴政夯实的声音从上方传来:“我大秦素来崇尚简朴,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拿着金银铜铁却去铸那金人何益?”不过为他人作嫁衣裳罢了!嬴政顿了顿,咽下了这句话。他不知道前一世所铸的金人传至后世曾被董卓熔了十尊铸钱,也不知剩余的两尊在魏晋南北朝之世为苻坚所毁,然则,他却见过那十二尊金人赫然立于西汉长乐宫前时的景象。胡亥说得不错,若天要亡秦,铸金人何用?若大秦不亡,铸金人何益?

      “况且此事何等样的事宜,竟也值得尔等在这朝堂之上喋喋不休?此事就此揭过,尔等休得再议!”

      见嬴政一锤定音,其余大臣也不好再说什么。

      嬴政又道:“治粟内史,你可有事要禀报?”

      郑国出列,呈上一份折子:“臣以为,货币可二分,一为上币,一为下币。上币以黄金为主,下币以秦半两为准,颁行各郡。”

      “噢?这便是以我秦币为准了?”嬴政的末音微微上扬。

      “正是,论简洁实用,秦半两可也。”

      “好,既是如此,自明日起便开始熔器铸币,将秦半两广发三十六郡,令三十六郡百姓以旧币易之。另,禁止民间私铸货币,违者依法处置!”

      “臣领命。”

      “赢离。”嬴政看不出深浅的眼神忽然投向了他素来漠不关心的三子,淡淡道:“颁行货币并旧币回收之事,由你来统筹。”

      “是,赢离领命。”这么说着,却没有人注意到,他的手微微攥紧,甚至在微微地颤抖。

      然而,直至到了任上,赢离才明白,这看似简单的事情,真正开始实施之时也是颇多困难,从此方才收起了不忿之心,自然,这是后话了。

      再接下来,便是牵扯甚多的“车同轨”事宜。

      无论是为政令通达故,为修建水利工程以富民故,为日后修筑长城故,亦或是为痛击匈奴故,“车同轨”都是必要的前提。只因“车同轨”便是为车马能在大道上驰行以及辎重粮秣能经由道路源源不断地输送之故。

      郑国将一卷偌大的羊皮纸展开,敲打着探水铁杖指着羊皮纸上的峰峦沟壑河渠对嬴政道:“陛下且看,车同轨之事,精要便在车路合一。欲一车,先修路。第一层便是修复战国之时各国固有的郡县官道。战国之时各国所修筑的道路大都是断路,皆是各国为阻敌而毁去的路面,其数共计三百九十余条,现今要一一连上。”

      嬴政颔首道:“多是多了些,可有原先六国的道路做根基,只需将断路接上,窄路扩宽,将各处的官道连通便了。”

      “对也,此乃老臣所说四层中最为简单的一层了。”郑国手上的探水铁杖缓缓地划过九原郡、上郡、北地郡、陇西郡、汉中郡、巴郡、蜀郡,最终停留在内史郡。此八郡为未一天下之前的老秦本土,而内史郡更是咸阳王城所在之地:“这第二层,便是内史郡通外官道十二条。”

      “噢?此十二道既然皆经老秦本土,理应比那原先六国的旧道更好修筑扩张,为何治粟内史却说,修整原先六国的道路是最简单的?”听到此处,嬴渠梁不由得蹙了眉,细细思索。

      郑国徐徐摇头,语气不急不缓地道:“公子可知,此十二道,皆是途经何处?泾水道:以咸阳为起点,北越泾水,经义渠,抵达北地郡全境。子午道:从咸阳正南入子午谷,沿南山(秦岭)峡谷南进,抵达汉中郡,全程千余里。谠水道:从关中中部的骆峪山口起,沿南山穿行,抵达汉中郡西部的潜水……”(三道资料皆摘自《大秦帝国》)

      听到此处,嬴渠梁也算大体明白了,这些路不是翻山越岭便是延河伴渠,施工之时很有些难度。

      “那治粟内史要修筑的第三层道路,可该是驰道了?”扶苏道:“车道既有了,驰道也是断断不能缺的。”驰道,是车马疾行之道。

      郑国赞许地看了扶苏一眼,道:“公子好见识,老臣要说的这第三层,正是驰道。”

      郑国等人所勘定的驰道有四条。

      1.咸阳→栎阳→下邦→桃林高地→函谷关

      2.函谷关→安阳→邯郸→蓟城(燕都)→临淄→即墨(齐要塞)

      3.函谷关→郢寿→丹徒→吴中→震泽南岸→会稽郡→闽越

      4.函谷关→洛阳→新郑→安陵→陈城→汝阴→郢寿(寿春)→衡山郡→长沙郡→南海郡→桂林郡

      汉文帝时,儒生贾山曾云:“(秦)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至!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锥,树以青松。”

      回想着记忆中精美壮阔的驰道,饶是嬴政也不由得感慨万千,然而,在郑国提到第四层道路的时候,他却沉默了。

      关中至九原直道,直道者,堑山堙谷而直通目的之大道也。这是一条逢山开路,遇谷填埋,不迂不绕,从关中径直北上九原的一条大道。(《大秦帝国》语)

      此道是为解决抗击匈奴之时粮秣自重的运送而建,是为解决后援问题而开辟的道路。

      然而,终秦一朝,终是未能完全完成此道。这条直道的命运,便如十五年光景的大秦帝国一般跌宕起伏,曲曲折折,直到汉代文帝、武帝抗击匈奴之时,这条直道才算是真正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

      待到将那直道建设之筹谋说完,竟是各人有各人的思量,嬴渠梁及扶苏思考的是,如此一项浩大的工程,沿途经十三个县,翻山越岭,全长一千五百余里,怕是筹备工程便得好些时日,非百万民力无以成其事。毕竟——其余的工程可也占着大量的民力呢。

      嬴政所想,却是那建了一半,尚未完工便被打断的工程。

      自农民起义军暴动,也未有人再服役、修直道,断在一半的直道便如同秦国那逐渐走到尽头的生命,回忆着脑海中那孤独寂寥的画面,那荒无人烟的山岭,嬴政的脑海中蓦地蹦出四个字:日薄西山。

      然而,望着面前正向郑国虚心请教的胡亥,在看看一旁若有所思的扶苏,嬴政心中却又涌起了一阵踏实感。

      他决不会容许这样的事再发生!即便倾尽嬴政这一条性命也在所不惜!

      “赢高与赢将闾跟随内史前往六国故地,辅助郡县官道的修筑扩建事宜;内史郡十二通外官道由陇西将军李信总揽;一年之后,修筑驰道;五年之后,修筑直道。”

      嬴渠梁与扶苏面面相觑,如何便没有他二人的事了?

      “父皇,那我与大哥……”

      几乎是才刚这样问,嬴政便神秘一笑:“你二人随朕外出巡狩。”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0章 第 19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