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买诗 ...

  •   其实这道理很简单,之前几次接触宋润都没什么过人表现,便是在他老家安州宋润这号人也没什么太大名气,来京城考春闱的这些人个个精明得很,对于谁可能中,谁大概中不了都有个计较。没想到这宋润却中了,名次虽在中档,但也不算低了,自然有人会想探探他的底。

      宋润自从出门时听见李修那句话就觉得心里发虚,但又不能此时反悔不去,因而自跟着李修上了会英楼二楼就努力把自己存在感缩到最小,偏偏人家早盯上了他。

      那边马生刚作完一首诗,博得满堂彩,早有准备的赵庆山立刻道:“在下自安州来,如今离乡月逾不得归,思情甚重,宋既泽宋兄与在下系出同乡,不知能否作诗一首,聊慰乡心?”

      这赵庆山有一堂弟叫赵庆余,两人都是安州有名的才子,原打算双双高中光宗耀祖,可不想赵庆余第一轮就被刷了下来。赵氏兄弟偷偷托了关系去打听,才知道上榜共二百五十四人,赵庆余排二百五十五。要知道这榜虽然是按成绩排,但其实最后出结果时是会考虑地域平衡略作调整的。安州隶属江陵省,今年江陵一轮共进一十七人,其中安州两人,就是赵庆山与宋润。虽然事实未必如此,但赵氏兄弟总觉得如没有这突然冒出来的宋润,凭赵庆余的成绩是稳稳能进的。赵庆余又擅长诗赋,只要进了一轮,那功名简直唾手可得。

      这样想来,虽然知道宋润没什么错,但“子不杀伯仁,伯仁却为子而死”,赵庆山还是不由得看宋润别扭。

      不过乡愁之作,虽然出精品难,但是以在座人的水平,随口吟出但求无功无过还是没问题的。赵庆山这题出的也不算刁难宋润,也没人觉得他过于小肚鸡肠,反倒好奇这之前没什么人关注过的宋润到底有几斤几两,这平常的题目,其实最能看出一个人的水平。

      宋润听他提到自己名字时心里就是一秃噜,一时间更是想不到什么思乡的诗句,下意识抿起了嘴。

      昔日曹植七步成诗,温庭筠“八叉手而成韵”,都因才思敏捷而名极一时。其实现实中能出口成章者毕竟还是少数,只是这些士子们都会多少记得自己平日里做的诗句,这种场合随便拿出来略做改动就能用,虽不出彩但也总能应付得过去。

      没有谁像宋润这样,迟迟憋不出半句话的。不仅他自己额上沁出细密汗珠,旁人都等着不耐烦,就有人吆喝道:“宋兄,还请快些拿出大作。”宋润向发声处瞥了一眼,愈见紧张。

      李修看宋润样儿就猜到他是觉得困难,连忙干笑两声解围道:“都说人生四喜之一便是‘他乡遇故知’,既泽和赵兄既是同乡,想必相逢一时激动,反倒千言万语不知说什么了。不如二位稍后再叙,小弟这里出个题,也讨讨喜气,就以另一喜‘洞房花烛夜’为题可好?”

      通情达理有眼力见儿的人纷纷叫好,再没人注意宋润。宋润悄悄松开紧抿的唇,上面已经出现白痕。他看了李修一眼,松一口气也叹一口气。无论如何,虽不致当众出丑,今日之后安州宋既泽文才平平的说法也必然会流传出去。

      那边马生陆生等人已经开始就题吟诗了,什么“吉日佳辰合卺觞”“银烛光摇玳瑁筵”,层出不穷。李修为化解尴尬,这题本就出的亦庄亦谐,一时间叫好声笑闹声连成一片。

      戚守懿也凑趣起来作了一首,末了笑道:“这‘洞房花烛’自然大喜,不如在下再添一喜,不知哪位仁兄能就这‘他乡遇故知’凑上一首?”

      赵庆山往宋润方向瞥了一眼,起身道:“戚兄此题甚妙,不才愿抛砖引玉。”

      他略一沉吟,道:“十年潦倒苍生计,千里奔赴功名误。楚鸟不鸣惊相见,凌云千里莫相负。”他这诗前两句是说自己读书考试之事,不忘顺便提一下“我拼命学习都是为了天下老百姓,虽然不像追名逐利追求功名但也没有什么别的办法”,后两句表面上是说“我今天看到有修养有内涵的各位十分惊喜,受到很大震动,大家以后发达了不要忘记咱们的志向,也不要忘记我这个老朋友。”

      但实际上,古往今来英雄人物风流才子那么多,他偏偏要用“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楚庄王作比,其实是针对宋润之前一直默默无闻,却过了一轮测试之事,也是暗讽他之前作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的窘况。最后一句“莫相负”更是嘲讽,意即“你好不容易混入了诗赋科考试,可不要再被刷下来,白白浪费一个名额”。戚守懿的题是“他乡遇故知”,在场只有宋润和他算作同乡,“故知”与否放在其次,这针对暗讽之意却是昭然若揭。偏偏诗的表意极好,让人挑不出什么不当。

      这层意思李修自然听出来了,回头看宋润,见他偏着头,正不知想些什么。心下有些后悔,暗道自己早料到这种局面,就不该同既泽前来。怨就怨自己只知道既泽不擅诗词,却不知他这么不擅诗词;知道大概会有人针对宋润,却没料到有人会如此针对宋润。

      不管宋润心情如何,李修是觉得难捱得很,好不容易等到诗会结束和宋润走在回院子的路上,连话都不知道说什么好。想了半天,期期艾艾道:“距诗赋科还有两天,宋兄不如利用这时间多拜会几位大人,是死是活,就在此一搏了。”

      只要诗赋科过了就算有了功名,哪怕之后的吏部试不过不能被授予官职,但也算有了安身立命之本了。

      见宋润不答话,李修疾走几步凑到宋润身前悄声道:“安邑坊修明巷二十七号院,贩卖成诗,因质定价。便宜的五文十文,贵的百文甚至更高。他家声誉很好,是有名的一首不卖二家,既泽去看看,买一两首,终归是有备无患。”

      宋润诺诺两声,没表现出特别感兴趣的样子,李修也不好再说,随口谈起街角王六家的卤猪头,就算揭过了这茬儿。李修却不知自己这话实际上在宋润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宋润平日也知道有些考生仗得家中势力,通后门走关系疏通门路的不在少数,但竟不知这些士子们抄袭舞弊到了这个地步。按李修的说法这家几乎已经是半公开地做生意了。思及此宋润只能苦笑,心下却茫然不知所从,隐约想到这世上如陈广平那样有资本光风霁月的毕竟是少数。

      晚上吃饭的时候宋润明显地心不在焉,福伯看在眼里也不知该怎样开解,只好凑近宽慰道:“少爷不必多虑,吉人自有天相。”

      宋润笑笑未答,等福伯收拾碗筷时却突然问道:“福伯,你可知安邑坊修明巷如何走?”
      福伯一愣,还是详细地说了,宋润也不知自己什么想法,却暗暗记下。
      又是一夜辗转反侧。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宋润便起床收拾,知会了福伯一声就向那安邑坊而去。

      修明巷二十七号院和普通民宅并无不同,只是东西两墙各开一扇小门,明显常有人走动。宋润从巷头走到巷尾,来回踱了三遍,又绕着这院子走了两圈,脚上布鞋都渐渐被朝露浸湿了,他心中却还是一团乱麻,也不知要做什么。

      正烦乱间只听“吱呀”一声,院门被从内推开了。宋润甚至不敢看从里面出来的是什么人,便低着头装作偶然路过的样子匆匆离去,再不回顾。
      回去的路上路过早市,熙熙攘攘的人声让宋润渐渐回过神来,心下暗暗一叹,自己……毕竟还是动心了罢。

      戚守懿到二十七号院门前时正看见一道身影匆匆离去,看背影还有几分熟悉,他想了一下,恍然,那不是宋润吗?

      宋润会来这里他一点也不奇怪。他自己自负还有三分才气,但不也是这二十七院的常客吗?更别提那一首诗都憋不出来的宋既泽,诗赋科将至,他不想点招才奇怪。这样看来,那宋润也只是表面耿直老实,实则也是一肚子花花肠子。

      戚守懿在心中嗤笑一声,可不,这年头,谁还能比谁高尚几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6章 买诗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