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4、第一百四十三章 ...

  •   见那人熊的咆哮渐渐弱下去,众人才松了口气。甄嬛慌忙从玄清怀中挣脱,道:“多谢王爷出手相救。”语毕再不顾他,起身行至皇帝身前,跪拜如仪:“皇上万安。”又拉起季昭的手,恳切道:“皇贵妃舍身救护皇上,当真令人钦佩!”

      皇帝也不看她,只是柔声对季昭道:“季卿,你还好吧。”

      季昭注视着皇帝,目中水光盈盈:“皇上无恙,臣妾就放心了。”

      皇帝环视四周,忽生了寥落的感叹:“季卿,唯有你真心对朕。”

      季昭展颜一笑:“臣妾之心意,皇上莫非今日才晓得吗?”二人如此亲爱,竟是不顾周遭旁人。一时叫众妃嫔又悔又恨。

      皇帝亦是轻轻地笑了,他颔首向摩格示意:“今日宫宴到此为止,朕先失陪。”

      摩格道:“皇帝请自便。”他停一停,带着含糊不清的笑意,“等下本汗还有一句极要紧的话要亲自告诉皇帝。”笑着看了甄嬛一眼。

      胡蕴蓉眼见皇帝不闻不问便要走开,微微发急,忙笑道:“表哥,和睦吓得哭了呢。”

      皇帝随口道:“请太医来吧,小孩子害怕哪有不哭的。”

      “表哥,”胡蕴蓉上前两步,急道,“小孩子哭自然不是要紧事,何况和睦只是个帝姬。倒是表哥该多谢六表哥呢。方才他奋不顾身救了淑妃与四殿下,连自己的安危都抛之不理呢。”

      她这话挑拨离间之意甚浓,甄嬛一时无从分辩,却是玄清答道:“皇兄既要护着贤妃与和睦帝姬,又要指挥羽林卫挟住人熊,心中再牵挂淑妃与四皇子安危也无可奈何。万金之体不宜冒险,臣弟与皇兄兄弟连心,为皇兄分忧乃是理所应当。贤妃娘娘实是谬赞。”

      皇帝微微一笑,注视于玄清,道:“清河王很会说话。”又回头看甄嬛,“淑妃方才受了惊吓,先去仪元殿等朕。朕等下叫太医来瞧你。”

      甄嬛心中警铃大作,婉声应道:“是。”

      皇帝再不多言,与皇贵妃相携而去。

      皇贵妃之位分,本就是极为尊贵。而在皇贵妃舍身护驾后,她的荣宠自是更胜以往。有宫中的老人私下说,这份宠爱,几乎要比得上纯元皇后当年了。

      皇贵妃待皇上真情一片乃是如今公认之事实。妃嫔们纵是心中嫉妒悔恨,明面上也不敢说什么。而在皇贵妃的盛宠之下,淑妃为人熊所惊,忧惧成病,不允许后宫妃嫔探视的消息,便显得微不足道了。得到便宜的人是胡蕴蓉——淑妃病倒,贤妃在宫务上自然能够插手更多。

      而比这更不起眼的消息,是皇帝赏赐了清河王一个侍妾。那侍婢名唤甄玉妍,正是从前甄嬛身边的浣碧。

      ——摩格向皇帝索取淑妃,并提起辉山旧事。淑妃与清河王百般辩解,最终一致言说摩格认错了人,辉山与清河王同游之人乃淑妃小妹甄玉妍。皇帝试探两人,将甄玉妍赐给清河王为侍妾,清河王被迫接受。摩格但笑不语,仍是索取淑妃。

      只是因为淑妃漂亮、聪明又狠心吗?当然不是。若说漂亮聪明,那位皇贵妃看着更胜一筹。若说狠心,草原上也不缺这样的女人。只不过甄氏杀了他大妃还振振有词,实在叫摩格恶心不已。摩格决意要将这个女人带回去好好调|教。不然,若真的是为了结为友好之邦,他干什么不去求娶那位聪慧美丽的永明帝姬——尽管实在小了些——而要选一个年华不再的甄氏?

      甄嬛那边如何愁肠百结,斩断情丝季昭是不知的。然而七月二十五日,一顶小轿,带着被挑中的宫女林氏离开了紫奥城。

      淑妃仍是病着。

      听闻,清河王认为和亲有辱大周,私自带兵追出了京城。

      听闻,淑妃之母入宫探视,去仪元殿求见皇帝,皇帝见到她的脸,险些失态又终归默然。

      听闻,淑妃已经在好转。

      听闻,清河王自承擅自领兵之罪,要求戍守边关受风沙之苦自惩。守于雁鸣关,常年不归,让新纳的侍妾甄玉妍独守空闺。

      而这么多的听闻之后,是皇贵妃波澜不惊的日子。

      胡蕴蓉在封了贤妃之后愈发心大,已经多次当众和季昭呛声,只是遭到皇帝呵斥,动作隐晦了些许。而淑妃甄嬛宠爱大不如前,愈加沉默。面对这样的淑妃,胡蕴蓉是不屑的,她将精力更多转移到了对付皇贵妃上,同时也想尽办法欲要获得一个皇子。

      为了得到皇子,胡蕴蓉在自己多加调养身体之余,也日日进奉催情的食物给皇帝。而甄嬛深恶皇帝,平时也不劝他节制,反而多多引荐新人到皇帝面前。她不愿意和皇帝接触,又需要巩固地位,遂挑出那些美貌的宫女献给皇帝。对方虽深爱皇贵妃,被催情之后难免有些克制不住的时候。而在胡蕴蓉和甄嬛无意中的联手下,皇帝早年被五石散伤过的身体,是愈发地不好了。

      季昭始终沉默着。

      已没有一个太后需要她真心侍奉,这宫中皇帝最爱最信之人乃是她,然而她却亦不能为对方多加考虑善待。胡、甄二人原先还担心她贤惠劝解,可见她沉默不语,亦渐渐放肆。

      她们不清楚能够为皇帝舍身挡人熊的季昭何以面对摧残皇帝身体之举如此沉默,但季昭却心如明镜。她因此曾遭受深深的痛苦与自我厌弃,可是最后,她终于没有说什么。

      原著中,皇帝先为五石散所伤,后遭叶澜依刺杀,最后又几番动怒,终亡于乾元三十年。

      等到乾元三十年的时候,她的予湛将有十三岁了。然而没有了叶澜依的刺杀,皇帝究竟能活多久,还是一个未知之数。

      皇帝待她向来很好,尤其是近日,更好到让她有些难以面对。季昭清楚对方因她舍身的举动已深信于她,可内心却知道这从头到尾都是排演好的戏码。她软弱也心痛过,可是想到皇帝继续活下去会发生的未知之数,季昭只能狠心。

      她的目标里,需要的并不是一位长寿的乾元皇帝。绝对不是。

      有时候她真的会怀疑,自己的想法难道就一定是对的吗?是否只是她的一厢情愿,最终会被历史的车轮碾压到粉身碎骨。而在她被压岁之前,她要去伤害不曾真正伤害过她的人?

      皇帝的身份是横亘在二人之间的天堑。

      季昭曾经想过,她之前为自己确立目标,不过是为了勉力自己在后宫生存下去,尽力去搏出天地。而如今尘埃已近乎落定,她地位宠爱十分稳固,甄嬛、胡蕴蓉之把柄俱是在手,她何不干干脆脆打落了对方,然后安生地扮演温柔贤淑季皇贵妃的角色,陪伴皇帝终老呢?

      可是,有些事情一旦开始便不能回头。有些种子一旦发芽,若不在最初拔去,之后必然为参天之树,无法挖根。季昭亦不知是那梦想太迫人,还是自己亦被掌权的欲望给冲昏,抑或她只是担心忧虑……担心皇帝长寿而予湛渐渐年长,帝王心疑,导致无好下场。

      所以她竟选择了先下手为强,而且是懦懦地跟从了原著的脚步,任由那些急于上位的女人败坏皇帝的身体。太后已死,世兰心枯,她冷眼旁观,那么皇帝又何其可怜,竟无一人真心关怀?

      徐燕宜或许是真心爱他的,可是当日本来会为皇帝挡去人熊之灾的她被季昭提前遣走,后来便逐渐泯然众人。皇帝不知晓她的深情,而她的位分也不足以让她得知五石散滥用的密事。她亦相信皇贵妃深爱皇帝,对她当日挺身而出之举称赞不已,怎能想到她的险恶用心?

      偶尔看着自己洁白细腻的双手,季昭心底会没由来地会生出一阵厌弃。再怎么逃避终归无用,她也早就不干净了。她和所有后宫妇人一样,都已经深陷污泥之中。

      可是,到底有些东西是不一样,有些东西是不曾改变的。

      她走入泥潭之时,仍知头顶有星空闪耀。她深陷污泥之中,前行的步伐仍是坚定不移。她知道前方有她所相信和愿意为之奋斗的东西,她要用这样的手段去达成它。

      并非是为了理想而牺牲自己的干净——这样的说法矫情而可笑。她的身份注定了她要入宫,她要活下去便不得不踩入污泥。可一开始便闪耀在心头的目标使她与众人有别,并最终走上截然不同的道路。她一开始所追求的,本就和那些人是不一样的。

      在她最深最晦暗的痛苦之中,有理想时时刻刻的鼓励,不至彻底忘记最初的自己。是理想时时刻刻提醒着她,最初的梦想是什么。那个看似遥不可及的闪耀目标,支撑着她走过了那么长的路,而不曾彻底崩溃或变成另一个人。她何其有幸,能得上天庇佑,在那些星星的指引之下终归临近泥潭的彼岸,满身污泥,却能大笑着捞起星星。

      她并非是为了黎民之福祉去谋求大周天下,她是为了自己的活着寻找支撑,但那确确实实已经成为她的心愿,她最最真诚、无可诋毁的心愿。

      千载功过任由后人评说,是对是错今日亦不知道。但凡坚持自己所信仰之事并勇往直前,便不必后悔。她在今日负上最沉重的罪恶,为的是她彼日不会后悔。

      我有罪,我是旁观的冷眼者,我亦是杀人的帮凶。我清楚这一点,可是,我没什么好后悔的。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44章 第一百四十三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