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一章 降生 ...

  •   第一卷 初入世间
      她姓邓,名邓夏。
      ——————分割线——————
      (1)小序。
      邓夏开始认为,一个人的出生,她的一生的缘分,没有理由又无法猜测,很多东西就是没有理由的,我们谁也不知道自己为何而出生,就这样来到了世上,我们被迫出生,来到这个世界上跌跌撞撞,我们找不到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理由。
      后来,20岁的邓夏明白了,即使我们活得苦,活得艰难,终有是值得属于自己值得记住的。
      比如家人,朋友,自己爱的人,那些曾经在苦难中陪着着你坚守的人,那些情感。
      就像她以前一直讨厌到最终怨恨的妈妈,其实她一直不了解这个妈妈。
      人,或许就是在享受人生的喜怒哀惧中,创造自属于自己的故事,找到自己降生的意义。
      ————分隔线——————
      我的出生是在家里唯一大软床上。那个床是家里家具中最贵的,是爸妈结婚的喜床,也是我来到世上迎接我的地方。
      后来我想,或许这是我一直以来无名地对这房间这张床特别执念的原因吧。
      当时我家里的房子里只有一房一厅,我的家是新建不久的房子,建房子的钱来自于家里的征收钱。
      我家的那个村的村民,都把钱用在了建房子上,在当时我的那个村是榄冲地区最有钱的一个村。所以取名为新屋村。
      但是因为建房子娶媳妇之类的各种原因,钱一瞬间被花完,又是一如既往地贫穷。
      我降生在村里的收割季节,农历九月十八。
      听我妈她生我时,我特别折磨人,痛了一夜才把我生下来,当时我妈生我时,感觉时冷时热,我奶奶把被子拿来拿去,折腾了好一会,我爸在客厅里坐着吸烟,心情说不出的复杂。
      我生出来时,小小的,像一只小猫,因为家里穷,家里吃菜的人多,我妈怀孕时早晨要去小河边洗衣服,回家时家里都没了菜,就经常吃榨菜,因此我营养不够,生下来,瘦瘦的,皮肤一直都不白。
      那时我的奶奶属于留有有传统观念的老人,有着重男轻女的观念,我妈第一胎是个女孩,因此被冷落。
      我想,其实当家里最大的孩子很吃亏,缺少照顾与关怀,做错了什么首首先怪的是她。
      因为那时候家的人第一次养孩子,不懂和孩子相处,也从不懂孩子的想法。
      有时候我想,如果不是我妈不懂和我相处,从不懂我的想法,一味地赚钱忽略了我,我也不会到恨她,误解她的地步,我也不会变成那个样子。
      我在第二天早晨出生,我妈因为喜欢“夏”这个字,就给我取名为邓夏。
      我的家是在靠近海边的一个小镇(巽寮镇)的一个农村(榄冲新屋村)里,那时,村子里的人都以捕海鲜,鱼苗为生,赚不了多少钱,村子里的人都拥有农田,粮食和油还有菜基本都是自家田里种的,当时村子里的妇女基本没工作,管家务。
      我的大伯总是“虾头”,“虾头”地叫我,因此我就有了“虾公”,“虾头”的小名。
      后来,我与母亲疏离的那段时间,我总是用我听不懂的客家话,“虾头”,“虾头”地叫我。
      我只会说家乡方言,我妈是说学佬的,与我无法沟通,她以为我懂客家话,就总是用客家话跟我说话。
      我听不懂就不理她,那时在我眼里我妈就是个家里的客人。
      后来我才知道,我妈在与她我爸的婚姻里尽是辛酸。
      我妈跟我说,如果当年不是她生下了我,我妈舍不得我,她早就离开了这个家,当时,我听得出我妈对这段婚姻失望透顶。
      我妈说,生下我没几天几天我就生了病,村子里医疗条件不好,压根就没医生,要自己开摩托车20多分钟去镇上看病,我爸又不会开摩托车,刚生下来的我经常生病,只能每次都是我的叔叔带着身为婴儿的我和我妈去镇上看病,搞得医生都以为我妈跟我叔才是两口子。后来,我妈才逼着我爸去学了摩托车。
      我妈当时说家里又穷,连猪肉和包子都买不起,有一次我想吃包子,都只能拿米去换包子,我爸又没有工作,我一哭,他感觉烦,就躲起来睡觉,这种生活让我妈忍无可忍,想离开却舍不得我,无可奈何只能继续这种日子。
      因为我妈没有营养没有奶水,我早早就断了奶水,我叔就买奶粉给我喝(当时我叔未结婚),所以我妈说我是家里的孩子三个孩子中喝过最多奶粉的一个。
      我爸曾告诉我,他当年为了一天70多块钱的工资,与我叔叔在冬天去帮人守虾塘,海边的冬天特别的冷,他们就这样冻了一晚上。
      日子过得很快,我妈从一把屎一把尿,每天给我洗尿布,春夏秋冬变换,度过婴儿时期的我数不清的哭泣和不听话,在我妈都辛苦与乐,泪水与笑中,我学会了走路。
      我那时,与妈妈寸步不离,妈妈走开一会儿,我就用家里方言直说:“妈妈去哪了?”,因此经常被外婆家里的说学佬话的哥哥姐姐笑话。
      其实,那时我与妈妈的感情也挺好的,只是因为我太小都不记得了。那段妈妈与妈妈寸步不离的美好时光,被我遗忘了。
      后来我挺怨恨自己的遗忘,虽然那时自己才只是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婴儿,如果不是我的遗忘,我不会叫妈妈做讨厌的客人,也不会不认识她(不认她),那时她知道我把她忘了,还叫她做讨厌的客人的时候,该有多难过。并且那时候并没有任何人能安慰她,理解她这种心情。
      而这个遗忘造成了,我以后对妈妈的讨厌,与恨的开始。
      (1)
      一年后,我的妈妈又怀孕了,当时村里没工作做,又赶上国家计划生育,我妈就带着邓夏去了外婆家,后来,我妈实在没办法照顾邓夏时,就忍痛把我送回了家乡。
      我被大姨带着饮料(津威,小孩子特别喜欢这种饮料,因为包含了很多我成长的故事,所以后来这个饮料对我有特殊的意义。)送回了家乡,回到家乡的我经常去找妈妈,整天都在家门口等妈妈回来,见到有车声通过,就问爸爸,“阿妈,是不是回来了?”
      可那时我不知道,我不可能等得到我的妈妈。
      因为我的妈妈以为我只是一个孩子,她以为我已经习惯了家乡的生活,她不知道我一直在等她回来。
      因为,我的爸爸骗我妈,说我过得很习惯,他怕我的妈知道我每天在家门口等她回来,晚上睡觉哭闹着要妈妈,会心疼地跑回来被计划生育的人抓住,落了胎。
      其实,我不知道我妈在我离开后,身边没了嚷着“妈妈去哪了?”的小孩子的我,很不习惯,怀着孕一直哭泣与痛苦着,直到我妹妹的出生才让我妈妈停止了哭泣与痛苦。
      后来我听说这件事,一方面感谢我妹妹的陪伴,却心底里有一种被代替的难过。
      我等了一个星期后,我妈始终没回来。
      后来日子过好久,我也渐渐忘记了自己还有个妈妈,因为我早已习惯了与奶奶和爸爸在一起的日子,忘记了自己还有个妈妈,而当时我也不懂何为妈妈,只知道照顾自己陪伴自己的人有一个叫爸爸,有一个叫奶奶,她们是我当时眼中最亲近的人。
      当时的我并不懂爸爸,奶奶,妈妈,亲人,这些词的真正含义,其实当时家里人都告诉过我,只是我不懂,也从不去体会,更不懂得珍惜。
      后来当我明白的时候,爸爸疏远了,奶奶去世了,妈妈一次次被我伤了心。
      (2)
      后来,当我妈妈回来时,却融不进我的生活里。
      我妈妈回来的时我已经三岁了,妈妈带了个妹妹回来,她看见我在小溪边我玩水,一上来就拿衣架打骂我,把我的笑脸全打没了,当时我边哭边想,这个人客人怎么那么凶!带了个讨厌的孩子回来,不仅打我,还占了家里的大软床,我和爸爸只好去睡家里的老旧木板床。
      当时我对我妈妈的印象很不好,就是讨厌的客人的那种。
      其实我妈妈开始的时候并不会教育孩子,她教育我从不跟我心平气和得跟我聊天,告诉我哪里错了,一上来就大发脾气打骂。
      其实孩子都吃软不吃硬,谁对他好就喜欢谁,谁一直打他凶他就讨厌谁。
      其实有时候在这个方面我也挺怨她的。如果不是他的这种教育方式,我也不会与她疏远,也不会自小养成孤僻的习格,也不会过得如此不快乐,
      当时我只把这个女人当做讨厌的客人,我妈回来,我总跟爸爸说,“客人来了,就把床给占了!”
      我也不喜欢我的那个妹妹邓琳,小时候的她太聪明刁蛮了,而我的妹妹也不喜欢我,嫌弃我笨,傻,丑,嫌弃我们这个贫穷的家乡,嫌弃我说话古怪,嫌弃我的爸爸黑,说话古怪。
      因为当时邓琳讲的时外婆家的方言,接受不了外地的不同方言,觉得很奇怪,存在着对外地方言与环境的偏见。
      而我的妈也有这种偏见,当时虽然小也感受到了他们都不满意,与厌恶,所以,这或许也是我第一次见他们就讨厌我妈和我妹的原因。
      因为那是我心底里最爱的人和事物,我对他们存了感情,就像我妹妹和我妈妈,对从小出生生活的地方的偏爱一样,这是人心底里最原始却也最美好的情感。
      而我不喜欢自己讨厌别人的样子,和自己的偏见。
      我想,不喜欢一个人的感觉很奇怪,感觉自己变坏了一样的厌恶心情,无论怎么努力却总也合不来,世上怎么会有讨厌,与偏见,这个令她不喜欢感觉。
      而我却也在不知不觉中去学会用喜欢,讨厌,畏惧,这种感觉放在不同人身上,也被人不喜欢着,就像我后来没办法阻止妈妈讨厌我一样,这是人无法控制的一面——情感。
      这样,是不是意味着作为人的我我也开始成长着,却也在被迫学会世间的美好与肮脏?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