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少女伊敏 ...

  •   说实话,这也是墨白第一醉酒,也不知自己“酒品”如何,是狂躁型还是优雅型?

      思来想去,她居然没有半点醉酒后的记忆?

      “我昨夜怎么回房的?”语毕,墨白惊觉自己不该问安兰的,因为她俩不在一屋。

      果不其然,安兰突然瞪大双眼,仿佛听到什么不得了的事情,“小姐,你不是自己回房的吗?”语气里却尽是暧昧。

      墨白眼一咪,横道:“我出门时你又在哪?”

      此话一出,安兰舌头又开始打结,方才那暧昧不清的神态早抛之脑后,“我...我看...小姐有人约,就...就偷了会懒。”

      偷懒?怕是也同人幽会去了吧。墨白暗暗窃喜,安兰且算好糊弄,转移话题后就不再执着于之前的事,嗫喏着想要解释一番。

      瞧她小心翼翼、手足无措的模样,好似自己的一句话太过严苛,墨白抬首,认真道:“近月余了,倘若回去后你觉得想透彻了,我愿充当一回媒人。”

      听闻此话,安兰下意识地就答:“我要留...”

      未等安兰把话说完,墨白继续道:“我不愿你的一生将就着我,我只望你能好好的,一直无忧无虑下去。”夏曲的陪伴,让安兰脸上增添了许多色彩,少女独有的娇羞与柔媚,那是墨白不曾见过的,桃李年华,该是芬芳灿烂的。

      “我...”安兰还想否认,“我与他之间真的...没什么。”

      一个断句,墨白怎会听不出安兰语中虚言。罢了,感情这种事催促不得,她温声道:“方才的话你记在心里便好,下楼吧,他们该回来了。”还有近月余的回程路,待安兰回宅,离了夏曲的念叨,自然会想明白自己的心意了。

      主仆二人缓缓下了阶,果不其然莫景云一行已抵达驿站,一行数十人,将本就不算大的驿站占满了。门口落着一顶轿子,旁边一名身着素白麻衣,蓝色披挂绣花边的少女弯身,伸手正欲扶住轿里的人儿;少女眉目非恭国常见的深邃,而是带有几分秀雅,墨发如瀑,仅用布带系在脑后,双目黑白分明,明明十七八岁的年纪,却有着超乎常人的沉稳,望着轿子里的目光认真且担忧。

      杨文斌还算自觉,既然是未来的妻子,也行了该有的风度,左手将轿帘掀起,亦伸出了右手。轿中人先是抬了下脚,似乎踌躇了半会,而后伸出双手几乎是将人都扑在了少女身上,少女微微蹙眉,并未感到意外,只是轻声道:“公主!”

      公主站定身子,似有绞手的动作,半晌后用左臂推了推少女,表示着什么。

      公主着了一身上好的红色丝绸长裙,绣玫瑰金边,头带帷帽,将一张脸掩在轻纱后,瞧不清模样,辨不出情绪。

      墨白挪到一旁,给两人让出条道上楼,少女堪堪经过时,有意无意地瞥了几眼。墨白只是微笑,微笑,保持微笑,待目光触及莫景云时,笑容戛然而止。

      不行,
      心虚。

      总觉得昨夜醉酒后她做了有失颜面的事。

      莫景云一如往常,见到她后道:“难得到抚苏来,明日回程,要不买些东西回去?”

      所谓的东西,自然是抚苏的特产。因为靠河,河的尽头是渤海,所以这里最多的就是鱼类。然而遥远的路途,势必只能携带干货,这鱼干...墨白是拒绝的。

      满脸的不喜欢已经写到脸上来了,莫景云见状,微微一笑,“此地的贡米也是极不错的,软糯香甜。”

      墨白还未回,又听他道:“亦可带几罐桂花酿,路上解解闷。”

      咦?怎听出几分调侃意味?

      杨文斌坐在一旁听闻此话,忙回,“多带上几罐。”瞧着楼上消失的背影,眼里多了几分幽怨,活脱脱的像深宅怨妇。

      “行!”出乎意料的,莫景云居然应了。

      几人正准备出去,捎购些特产之类的,杨文斌的人忽然急匆匆进来,手中拿着一封信道:“少爷,府中有急报。”

      座上的杨文斌微不可见地皱了下眉,接过信封打开一看,随即起身道:“收拾收拾东西,午后准备出发。”

      莫景云问,“怎么了?”

      杨文斌将信铺展在桌上,道:“陛下将吉日定在了六月三十,说是七月鬼节,太不吉利,要求我们路上抓紧些。”

      六月三十?
      那岂非六月二十九就必须到达京城?二十三日的路程,确实有些赶。

      “那多带几匹马以备不时之需。”莫景云交代道。

      墨白回房将包裹收拾好出房门时,好巧不巧地竟撞上了正低首疾走的一名少女,这名少女,正是侍奉公主的丫鬟。

      一张姣好的脸此时三分魂不守舍,三分焦虑,四分苍白。撞人后只是习惯性道歉行礼,头也未抬地继续前行。

      “姑娘?”墨白本不想多干涉的,但嘴巴却管不住,比思绪早了一步。

      少女顿住,回首后再一次道歉,“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

      “我不需要你的道歉。”墨白浅浅蹙眉,语气重了几分,口气尚温和。

      “那...”少女闻言,终是抬首,瞧见对面的蓝衣女子肤如雪,目如星,意态天然,如此绝色,少女自然有印象,“不知姑娘有何指教?”与杨文斌随行的人,她下意识会归类为杨文斌的红颜知己,任谁都会觉得,明明准驸马接亲,却带着一位毫不相关的女子同行,用意昭然。

      墨白望着她,自然没遗漏对方一闪而过的敌意,但还是继续问道:“请教芳名?”

      “伊敏。”

      “若有难处或不便,直接去寻杨少爷,他不会拒绝的。”

      少女有些意外眼前人的回答,双手揖礼,以汉人的方式,顿挫后才答:“姑娘多虑了,公主自小在宫中长大,从未出过宫,此行多少有些不适应舟车劳顿,不过还是多谢姑娘,如此为公主着想。”

      话刚说完,听得对面一声轻笑,不似嘲讽,颇有意味。

      “挺好。”墨白眉眼含笑,觉得这位叫伊敏的少女与自己倒有几分性子上的相似,话说的冠冕堂皇,更表达了多管闲事的想法。

      也不待人反应,径自转身下了楼。安兰跟在后方,很是不解,“小姐,你...”最近同情心泛滥嘛?这句话,自然是咽在了喉中,没敢说出。

      墨白坐进马车,待四下无人后才道:“安兰,恭国一般行的什么礼说的什么语?”

      “不...不清楚。”安兰摇头,正当开口问原因时,忽然想起方才少女一口流利的汉语,“噢!?她回答你的时候用的是汉语!”

      “正是如此,你再想想我们在这遇见的人,他们说汉语的时候和那名少女有何不同?”

      话点到为止,安兰怎还会不明白。抚苏小镇虽属赢国,不过由于是边境要塞,大多人都会几种语言,正因为如此,口音中总带着奇怪的感觉。而伊敏身为恭国人,汉语却说的与京城人无异,就连行礼也十分娴熟,完全没有不适感。

      “我记得...”墨白透过帷幕看向前方的榆木马车,“二十年前赢、恭两国联姻,曾有位未央公主和亲,其样貌雅丽,性格温婉,深得恭国国王喜欢;可惜红颜薄命,八年前未央公主因病逝世,留下一女。民间传言,新王后前恭后倨,对其女尤为苛刻,并下令限制其自由,故多年之后,这位小公主便淡出了旁人的视线,终是成了过眼云烟,谁也不知是生是死。”

      安兰听了小姐一番解释,有点咂舌,“小姐觉得…伊敏就是那位小公主?”

      “猜测而已。”墨白回,伸个懒腰舒展筋骨。

      “若真如此,恭国国王为何不管?”安兰不明白。

      “管?”墨白扯动唇角,“恭国王侯公主有多少你可知?恭国领土虽不如赢国,但后宫佳丽三千毫不虚言,共育有王侯二十三人,公主二十二人。”

      “这么多?!”

      “未央公主在世时,小公主定能得到很好的照顾,但公主去世后,后宫妃嫔为得势都争的头破血流,谁会顾及她?恭国国王本就是滥情之人,起初言语上交代了几番要多照顾小公主,可当有了新欢,有关未央公主的都成了过眼云烟。”宫中人都是势力的,一旦没有了靠山,谁还会对你卑躬屈膝。

      安兰感慨万分,“听小姐你这么一说,小公主的这八年应该过的很不好吧。”

      墨白没有出声,侧身缓缓靠在一旁,目光由自己脚尖移动到腰间,皆是上等的丝绸面料,真正照应了生的逢时。小公主若过的好,眼中怎会有历经沧桑的悲伤,那是墨白触之不及的。

      “咦?”过了会儿,安兰又道:“小姐你是怎么知道这些事的呀!”

      “郭冈说书!”

      !!!安兰捂脸,为之绝倒!

      两人说的起劲,墨白突然觉得轿外很是嘈杂,掀起帷幕看向外面,只见杨文斌的人来去匆匆,神色紧张。

      她问,“发生了何事?”

      被喊住的侍卫小心翼翼道:“公主不见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2章 少女伊敏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