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5、诗会 ...

  •   河畔淮王诉旧思
      亭下才子赋新词

      “赵兄,余瑨那小子叫咱们无论如何也不能到湖这边来,说有人守着,我看,这儿也没什么人嘛……”顾清妍一听这个声音,胸中马上就升起了一团怒火,这正是在学正的斋房里,试图冒犯他的那个人。
      “哎呀,听他的做什么,自从他拜了那个什么致仕的老头为师,二皇子和侯爷就看他不顺眼了,好在他爹和他大哥还算识相……要不然,你以为就凭他中了个什么举人,他就能一天到晚在我们面前摆着个臭脸吗?”
      “赵兄说的是,可咱们现在怎么办?那些小姐们都在前头的花苑里呢,咱们得从这树林中一路过去,不然万一被那边的守卫发现,咱们丢脸事小,惹恼了二皇子事大呀!”

      周裕宸似乎察觉到了顾清妍情绪的变化,他把顾清妍手中的桨接了过来,轻声问道:“你认识这几人?”
      顾清妍把前几日赵兴在国子监挑衅侮辱她和林逸恒、程渝的事对周裕宸说了一遍,自然,她含糊的带过了斋房前那人试图对她动手动脚的事。但即便如此,周裕宸眼底已经燃起了一团杀气,他声音低沉的开口说道:“说吧,你想怎么处置他们?”

      顾清妍沿着河岸往前看去,女眷们赏花的园子离这儿还有一段距离。但正如那人方才所言,只有这一片树林因为船只难以停靠,加之并没有路通往花苑,所以才没有派兵把守。这几个登徒子,为了一睹京城中女眷们的芳容,也真是舍得铤而走险,连一点颜面都不顾了。
      顾清妍略一思索,冷冷的道:“不过是几个市井无赖,怎劳王爷亲自动手?依我看,今日二皇子一心要在众人面前立威,我们何不给他个机会呢?这女眷们赏花的地方防守的如此严密,若是众目睽睽之下,有人胆敢冒犯她们,我想,二皇子不但不会因为这赵兴是卢赫源的妻弟就包庇他,反而更会重重的惩处他吧?”

      树影轻移,落下的光点和湖面上荡漾的粼粼波光连成一片闪烁着。船上的两人相视一笑,周裕宸抬手轻轻拂掉了顾清妍肩头的片片落叶,又在她脸颊上落下一吻,笑道:“你说了算。”
      顾清妍歪头看着周裕宸,距离上次他们在别院中相见,也不过短短一月光阴,但在顾清妍眼中,周裕宸似乎和以前有些不一样了。

      周裕宸似乎从她的目光中读出了什么,他叹了口气,一手揽住顾清妍道的肩头,一手拉起顾清妍抓着船桨的双手,对她说道:“‘莫放春秋佳日过,最难风雨故人来。’——这是你对我说的。清妍,这次险些把性命丢在茫茫塞外,我躺在帐子里,许多曾经执着的事,解不开的心结,我忽然间一下子都放下了。原来人生转瞬即逝,功名利禄都不过如此。若是我这次大难不死,我想,往后还能有几个春秋佳日与你携手共度?回来路上我就下定了决心,往后,无论什么事,我都不再瞒着你,也不再让你一个人提心吊胆的在这条路上摸索——说到底,如今我在这世上唯一放不下的,也就只有你了。”

      顾清妍心中一暖,低声说道:“你带我来见太子,我知道你的良苦用心。我也不想这样过一辈子,早晚有一日我会离开这个地方,我不喜欢京城,待一切尘埃落定……”
      周裕宸放开了她的手,接过她手中的桨,慢慢往他们所来的地方划去,一边划船,他一边道:“待一切尘埃落定,我和你一起,找一个你想去的地方。或许是塞北,或许是江淮,只要你喜欢去的地方,我都可以陪着你去瞧瞧……”

      ……

      “赐酒盈杯谁共持,宫花满把染金枝……”

      “菊花低色过重阳,似忆王孙白玉觞……”

      顾清妍和周裕宸两人回到岸边时,那里已经没有多少人了。倒是后面的凉亭下已经摆满了宴席,酒香阵阵,欢声笑语中,传来了一片吟诗作对的声音。顾清妍很快就找到了程渝和林逸恒,他两人好像在着急的四处张望着,一看见顾清妍,林逸恒快步赶了过来,道:“清彦,你去哪儿了,我们还以为又出了什么事呢……对了,我好说歹说,终于把那位顾家……”
      说到这儿,他忽然意识到顾清妍身后立着一名高大的陌生人。此人虽然容貌平平,却无形中令他感到了一种压迫感。他下意识地后退了一步,疑惑的看着顾清妍问道:“这位是何人?”

      “这……这位是邹兄……”顾清妍并不想让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周裕宸身上,于是便一语带过道:“他也是从杭州来的,方才我正与他在湖边聊些淮杭之事,却发现赵兴他们几个人乘着小船,偷偷摸摸往对岸去了。我猜,他们多半是趁着这边二皇子设宴款待众人,想去一窥京城中那些姑娘们的玉容……你们说,我们想个什么办法阻止他们好呢?”
      正在此时,一捧艳菊扎成的花团从空中抛了过来,落在了顾清妍他们三人的脚下。顾清妍疑惑的抬头望去,只见二皇子周裕宛身边众人指着这边兴冲冲地喊道:“在那儿!在那儿!”

      “他们是在击鼓传花。”周裕宸凑上来在顾清妍耳边低语了一句。说完之后,他后退了几步,隐入了一旁的人群中。
      人们朝四周散去,给周裕宛让出了一条路,周裕宛带着几名意气风发的年轻人走了过来。
      周裕宛在顾清妍他们面前站定,顾清妍感觉到了一道熟悉的目光向她投了过来。“殿下……”余瑨那低沉冷清的声音响起:“这几位可都是江淮大名鼎鼎的才子,方才我们几人算是抛砖引玉,如今,您可以听一听真正的佳句了。”

      “哦?”二皇子周裕宛一听顿时来了兴趣。当顾清彦他们三人自报姓名之后,他眼中那一抹笑意更浓了:“既然如此,那还不快给三位拿纸笔来!”
      说罢,他又对三人道:“几位大概是来的晚了,还未来得及品尝宫中的酿蟹和这竹叶青酒吧?不如先坐下来饮上一杯,再做诗也不迟。”

      “是啊。”他身旁另一人见二皇子对这三人颇有些另眼相看,忙跟着道:“酒助诗兴。三位喝上一杯,或者下笔更有神呢!”
      说话间,已经有人走过来摆上了桌椅碗碟,那人继续道:“哦对了,如今不过是我们在二皇子面前相互切磋,诗、词文体不限,篇幅不限,你们尽管做便是。”

      “作诗又有何难……”林逸恒看着眼前这些衣着光鲜亮丽,满脸笑容簇拥在二皇子身边的人们,再想想自己那仍然关在衢州牢里的家人,心中不禁一阵郁然,他坐下来,淡淡的道:“何必要借酒助兴,不如写了再领二皇子您的赏赐吧。”
      顾清妍和程渝也躬身一拜,走到席后坐了,三人都是提起笔来,一挥而就。周裕宛连忙传人吹干墨迹,将三篇字收上来,先取了林逸恒的,亲自读道:“小楼寒,夜长帘幕低垂。恨萧萧、无情风雨,夜来揉损琼肌。微风起,清芬酝藉,不减酴酵。渐秋阑、雪清玉瘦,向人无限依依。似愁凝、汉皋解佩,似泪洒、纨扇题诗。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度芳姿。纵爱惜、不知从此,留得几多时。人情好,何须更忆,泽畔东篱?”

      他一口气读罢,众人鸦雀无声,唯有余瑨拍起手来,对二皇子道:“殿下,如今您知道我所言非虚了么?不是我等自谦,这样的词,京城之中,即便是不是在众目睽睽之下,恐怕也没有几人能做得出吧。”
      顾清妍纳闷地看着余瑨,她暂时还不知道他们的这位“师兄”今天是怎么回事,为何一反常态,在众人面前替他们说起话来。不过,如今她正想寻找一个让二皇子注意到他们的机会,余瑨也算是助了她一臂之力了。

      周裕宛点头道:“没错。我虽然不善吟诗作赋,但却也懂得赏读一二。这篇词韵味悠远,清丽脱俗,却又满怀愁思,和眼前这白菊,这秋景十分相称,读来着实令人动容。”
      林逸恒接过周裕宛递来的酒,仰头饮了,拜谢道:“多谢二皇子夸奖。这般盛世美景,我本该做些诗赋歌颂太平,怎奈臣下一家都是戴罪之人,实难写不出像方才几位那样激昂慷慨的诗句。还望殿下不要因为小人坏了殿下的兴致而治小人的罪,小人就已经感激不尽了。”

      周裕宛忙上前扶住了正要下跪的林逸恒,小声说道:“这……令尊的案子,本王也听人说过,你不必太过伤心。若他确实冤枉,父皇会还他一个公道的。”
      顾清妍在林逸恒身旁听得清清楚楚,二皇子的声音虽然和刚才一样清朗悦耳,但他的底气却有些不足。虽然,他穿着一身精致的袍服,无论是出场时那一番话还是如今他在这诗会上的一言一行从头到尾都是精心设计过的,但说到底,他也还不过只是个孩子罢了。

      下面一张,则是程渝做的一首七言绝句。旁边早有国子监的学生出声对二皇子道:“这一位,是江浙今年乡试的解元,静山书院张老先生的弟子,极有才名的。”
      周裕宛忙点头拿起纸来,读道:“王孙莫把比荆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这一回,四周的人纷纷称赞,都说程渝这诗做的好。有人道:“这一首与方才林公子做的实在是不相伯仲,殿下说做的最好的有一份重赏,不知该让谁来裁决?”

      这时,后面的人群中传来了一道沉厚有力的声音:“听闻长宁公主就在对岸与众女眷一同赏景,她才胜男子,才名无人不知,我们何不去对岸,请她当场评阅呢?”
note作者有话说
第75章 诗会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