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第7章 桂芝娘 ...

  •   我村有个妇女主任,就是桂芝娘。他是副书记申有福的婆姨。是个利索之人。虽也破衣烂裳,但总是穿着周正、干净利落,再苦再累短发梳得溜光。知青求她啥事,总是有求必应。不知为啥老申总也不给他个好脸,别看她在外面风风火火的,一到老申跟前就低首敛声。队干部开会,作为妇女主任的桂芝娘发言时总要看老申一眼。老贾(书记)说:“你睄(sào)他作甚,说你自己的意见。”就是因为桂芝娘始终没有生个男娃。后来知道桂芝娘再不能生育了,老申就奔上头(榆林)背回来个娃,桂芝娘爱得不行。一个心慈能干的女人。

      桂芝娘家离集体灶房近,常来,她招呼着还在灶房的知青拾掇这拾掇那,把第二天的馍面发上;把大铁锅洗净,温上水,一方面给知青们洗漱,一方面第二天早上熬粥也省事了。看看面缸、锅灶、柴碳……算计着后面的日子,最后他再给灶长交代几句,拖着疲倦的身子回到自家窑中。

      两个女知青要磨面,却不知如何下手。去问桂芝娘。桂芝娘刚从地里赶回来做晌午饭。边忙着做饭,边告诉她们:准备什么家什、磨面蒸馍的程序,一些注意事项:麦子洗净晾干最好,赶不及也要再簸一遍、准备块纱布把面笸箩罩住,省的落上灰、草……问:想什么时候吃上?
      “今晚、或明天。”两人说。
      “太急了,你们要吃怎么早不张罗呢。”桂芝娘估摸了一下:“你们那些麦子无论如何今天也磨不完。这样吧,俄这里有些磨好的新面,俄再给你们问几家,你们拿麦子跟他们换回些新面,剩下的你们自己再磨点儿。”桂芝娘带着她们两个跑了几家,各家分的不多,平常日子谁家也很少存白面。提溜回小半口袋回来,又帮她们借了罗面笸箩、簸箕、筛罗,给她们把牛圈前的石磨清扫干净,向同升老汉给她们说下一头快驴。叮嘱她们,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就问白家老婆儿。
      “哪个白家老婆儿?”
      “就是组长韩生根婆姨的姥娘,他家就在磨盘旁边。”
      “他家不是地主成分吗?”
      “别管那么多。那老婆儿可厚道了,做面食一把好手。赶不及了,俄得上工了。”桂芝娘匆匆扛上锄头上山去了。

      按照上头的规制,必须要有妇女参政,大队要设妇女队长。但是像俄村这样的偏僻山村,妇女根本就没有地位,合作化以后这村一直没有妇女干部。公社三番五次批评,很多工作和会议上头指名是要妇女队长(或主任)去参加的。老贾当政后了解了一下,这村婆姨中只有两个人是党员,一个是段和生婆姨,一个是申有福婆姨。都是在做女子时在娘家入的党,都做过妇女工作。一个泼辣、一个贤惠。老贾意欲桂芝娘,申有福避嫌,不同意;老胡想着亲家,也不同意。树生领导生产,烦透了和生婆姨斗嘴吵架,颐指气使的派头,同意桂芝娘。老贾问过自家婆姨和顺茂婆姨,都说桂芝娘人好。顺茂说了一句:“兰嫂病重时,除了官生娘,就是桂芝娘来的最多。”一句话勾起爱恨情仇,本想民主一下,当下就定了桂芝娘。老贾说就这样定了,众人无话,一个婆姨,无关轻重。每次开会,桂芝娘都坐在角落里,只听众言、很少说话。但分派什么工作,没有不完成的。后来,老胡常让她协助管理知青的工作,因为还有几个女知青,他不方便过问。桂芝娘就主动把集体灶上的事管起来了,不管多忙多累。
      桂芝娘还有一好,从不嚼舌,不拾翻谁家的家长里短,尤其是婆姨间的蜚短流长没听她在嘴里叨唠过。像大家都在背后里说的官生娘如何骚情打卦,到桂芝娘那里总说官生娘怎么命苦。
note作者有话说
第7章 第7章 桂芝娘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