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去镇上 ...

  •   不知不觉过了好几天,今天家里三人都起得很早,不为进山捕猎,也不为躲门缝偷窥。

      而是因为今天是个好日子,秋高气爽,天朗气清,即便现在天看起来还蒙蒙亮,整个村子的人却都早起了,穿衣做食,牵牛拉货,忙得不亦说乎,村子被喜气渲染,浓浓的化不开。

      据说今日至明后三天是阳宁镇一年一度的大集,恰好定在秋收日之后,也是为了庆祝一年下来的好收成,比起往日热闹程度不知翻几番,集市上商户云集,来自周边村庄的农家大户兜售自家的余粮或手工制品,从衣食住行到吃穿用度,更重要的是还有外镇的商户携本地货物而来,这简直就是现代社会的对外贸易交流会。

      不得不说,这个叫麟国的国家真的挺先进的,这样的大集不知道是哪位国君率先提出并实行的,苗玲不懂政治,但不妨碍她觉得好。

      仔细回想,原主所在的苗家村所属的镇上,并没有这样的大集,只记得比较好的情况是秋收交完税之后,家里的余粮仅仅只能让一家人勉强糊口,更别说间隔性的灾害年吃了上顿没下顿了,所以这肯定是与当地的富饶程度息息相关的。

      这样一个日子,历来就深受追捧,大家可以暂时放下农具农活,抛开邻里纷争、妯娌矛盾,穿上喜欢的衣服,结伴去镇上,尽情耍玩,对苗玲而言更是有着别样的魔力,吸引着她去狠狠了解一番。

      这不,苗玲正在给两位雇主打着下手,忙活着要带去集市上的吃食,没办法,像烙饼这样方便外带的食物她根本就不会做,就算有原主的记忆但断断续续的也没有实际操作经验,所以只能跟在他俩身后递递面团,顺便暗学手艺。

      而两兄弟对她这段时间的异常言行还是纠结着,遗憾媳妇没有原来那么软萌了,但总归还是他们的媳妇,这样想想就好多了。

      尤其是顾家兴,他觉着这几天过得很委屈,媳妇不给抱不给亲了,还总是自称无意实则有意的和他保持着距离,他稍微强硬点,她就比他还强硬,可是他很疼媳妇啊,媳妇干活比以前还卖力,简直闲不住还拉不住,他实在舍不得让媳妇心里不舒心,所以只好他自己憋屈忍让着了。

      “媳妇儿,媳妇儿,”顾家兴实在忍不住轻声唤起了媳妇,尾音拖得老长,带着他的委屈和爱意。

      他这是在求关注求安抚求媳妇的爱?

      “嗯?”苗玲把手里的面团递给大哥顾家源,转头看向顾家兴,嘴角上翘保持微笑,尽量温和地纠正道:“不是说了叫我小玲嘛,叫小玲多亲切,我喜欢大家叫我小玲呐。”

      “不,你是我和大哥的媳妇儿,我喜欢叫你媳妇儿,叫媳妇才亲切呢!”

      苗玲动手不动口,闷着头使劲揉捏手里的面团,淡黄色的粗粮面团在她手里被挤压得不成形状,就像她此刻的心情一样,乱得不像话,她忍了忍,尝试转移话题。

      “大哥,给。”

      她把面团又重新揉好,转身递给了正在烙饼的顾家源,似乎是想到了什么,改口道,“呃……阿源,给你。”

      “好吧阿兴,那我们先做饼吧。”至于顾家兴,算了吧,苗玲还不至于无视他。

      说实话顾家兴平时与人交谈挺爷们挺正常的,可一对上他媳妇,就变得像个孩子一样,总是撒娇卖萌又黏人,如果苗玲真是他媳妇,那还好,甜甜萌萌的挺有爱,可她不是,所以总觉得又尬又心虚,总想离他远点。至于顾家源,真的很有大哥风范,不管什么时候都很稳重,真愿她和他们是兄妹啊!

      只见顾家兴嘴巴一咧还想卖个萌,却被他大哥打断了。

      “好了好了,咋们赶紧的,早点出门,路程远着呢,外面已经有人出发了。”

      顾家源说完又看了媳妇一眼,然后便专心地烙起了饼。他刚刚可是看到了媳妇的小情绪,她当时很不高兴,可想想也不是什么大事,也就随她吧。

      不一会儿,食物,水,银钱,还有人都准备妥当了,三人锁好了门,齐齐出了门。

      隔壁的王大娘一家倒是前些天就回娘家省亲了,至于院外岔路上,已然人影攒动,大家打打招呼,互相问候,顶着初升的晨光,结伴而行,目的地统一,要不是知道这是去镇上的大集,苗玲还以为这是一群信徒赶着去哪儿朝拜呢。

      “阿源,阿兴,这边儿!”突然有人喊道。

      三人齐齐看去,只见前方不远处一中年汉子向他们挥手示意,在他旁边,还站着两个人。

      走进一看,原来是宋小瑜一家人,那中年汉子便是宋小瑜她爹,与苗玲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这位古代的大夫长得五大三粗,一副老实庄稼汉的模样,另一个约莫十三四岁的男孩是她弟弟,很是清俊秀气,高高瘦瘦,在给他些年头,必是一个温润儒雅的俊小伙。

      苗玲跟着兄弟俩向宋大夫问了好,原来这宋大夫是想让兄弟俩照看下自己的一双儿女,他自己要去看诊,想着集市上人多,不太放心两孩子。

      “没问题,宋叔,放心吧,刚好小玲也能有个伴儿。”大哥顾家源率先回道。

      苗玲看了看车上的宋小瑜,发现她也在看自己,于是对她友好的一笑,对方不仅亲切回应,还询问了苗玲这几天的身体状况。

      随后五人便结伴去镇上,一路话都不多,当然除了顾家兴之外,他总是觉着他媳妇累了,想要背她,一路嚷嚷着,被不断的拒绝,苗玲也没说什么过分的话,死咬着自己的身体需要锻炼,是为大家好,惹得两兄弟更是瞅着机会关爱她。

      就这样,大概走了三个小时左右,终于到了镇上,原主的体质是不太好,但苗玲的耐性可是足足的,这段路程她走得艰难却也吃得消,而对其他四人来说,更不在话下。

      一进镇上,一眼望过去,不得不说,确实繁华,主街道宽阔平整,两侧的屋舍高低错落,摊贩来得更早,沿街早已占好了摊位摆上了货物,看得人眼花缭乱,这时宋小瑜提议随意绕一圈,先看个大概。

      “嗯,也好,不过大家要跟紧点,镇大人又多,千万别走散了。”大哥顾家源看了看身旁两个姑娘,郑重地说道。

      “媳妇儿,来,我牵着你的手。”顾家兴总算找着机会了,三两下就蹭到媳妇身前,伸手拉去。

      苗玲没反应过来就被他拉住,暗甩却甩不开,也就由着他拉一会儿吧,此时此刻也不好得计较,而另一边宋家姐弟也在交代着什么。

      “阿书,跟好姐姐,笔墨的事咋们等晚点去买,位置姐姐都知道,你好久没出门了,先好好逛逛。”宋小瑜对着她弟弟仔细地说着。

      原来这宋小瑜的弟弟宋保书是个读书人,自小天资聪颖,好学不倦,是个读书的好苗子,可奈何这弟弟生性内敛,温柔腼腆,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很宅,除了平日有活计做,基本不出门,所以宋小瑜也希望他能趁此散散心。

      这少年也是乖巧懂事,一路上帮姐姐提着篮子不说,还听姐姐的话,从他的眼神里,看得出这孩子很敬重他姐姐。

      今天怕是周边所有人口都集结在了阳宁镇,这才早上,就感觉街上全是人,摊贩已经开始吆喝叫卖,看来这个镇确实富裕呐!按着宋小瑜的提议,几人慢悠悠地逛着,时不时被街上来自外地的新奇事物吸引着目光驻足不前。

      而苗玲此行的目的,其一就是看看这古代的市场,自己可以做点什么营生,这可是一辈子的事;其二是了解一下这古代的人口是怎么流动的,比方说她若是要去其他地方,需要用什么引路证明,这可是生存法则,别成了黑户到处流窜。

      这两目的如今都只适合偷偷打听,但大哥刚刚一句话,让已经琢磨好怎么独自行动的苗玲,犯起了难,算了,先观望吧。

      “小哥,对面那俊俏的小哥,来来来,泉州镇最流行的发饰,姑娘们最爱的款式,来来来,走过路过来一来,给媳妇带一个,保管媳妇乐开怀,来来来……小哥,那俊俏的小哥……”

      这嗓门一出,气势如虹,瞬间很多“俊俏的小哥”闻声望去,一时间那个摊位成为了焦点。

      顾家兴咧嘴一笑,拉着苗玲就想挤过去,而苗玲的关注点却在对面转角一摊位,所以猝不及防被顾家兴拉得一个趔趄,她马上反应过来,转身在顾家兴歉意的眼神中拉着他挤进那个卖发饰的摊位,刚刚差点就直接过去了,真是好险。

      对面那个写着“阳宁牙行:背井离乡讨生活,不是噩梦不远行,抛去烦忧抛去怨,留下希望好日子”的摊位,找机会她一定要去看一下!

      真是哪里有买卖,哪里就有套路啊,这牙行给苗玲的感觉就是,劳动力出口,还帮忙解决户口问题?

      苗玲简直惊呆了,你们这么一整,那些未来的史学家知道吗?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