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0、《纽约咳》第98章 雪中推车 ...


  •   大家玩儿的尽兴,也都被累到了。回到度假山庄,就有好几个人来找牛伊万要感冒或者止咳药。吃完晚饭侯总提议。“这两天玩儿的差不多了。天太冷,好几个人感冒。我也嗓子眼儿里痒,感觉不舒服。”

      “观摩打猎、模拟战场和战利品烧烤晚会,剩下这3个项目还没搞。我把钱都交了。” 牛伊万说。

      侯总说:“我看就到此为止。”

      连夜与文吉、伊恩协商了一番,活动到明天提前结束。早上让大家睡懒觉,起床后就在度假村里活动。进山观摩打猎取消,用伊恩库存的野猪肉、鹿肉再到镇上搞一些披萨之类的外卖弄个简单的午宴。之后趁天亮早些出发回纽约。

      早上起床时大约有一半儿的人说自己感冒了。有人咳嗽、有人流鼻涕、还有人集多种症状与一身。大家无精打采,蔫不拉几的在度假村里到处晃悠。

      令人期待的午宴,确实真材实料。但在中国人眼里如此烹饪手法,简直就是暴敛天物。侯总皱着眉头吞咽了几块儿瘦肉型的野猪和体脂含量极低的鹿肉,抱怨道:“肉太柴了,不好吃。” 随即在餐盘里加满了,附近镇上送来的美式炒饭。

      山珍被做的生硬,还不入味儿。只能依靠浓稠的酸甜酱汁,吃出廉价自助餐的感觉。反而是炒饭、披萨与美式中餐被哄抢。好东西却都被剩下了,看的伊恩连连摇头。最后牛伊万拎着几大盒野猪肉和鹿肉登上了返回纽约的大巴车。

      大巴车在路上开出不到1个小时,似乎到了暴风雪的中心地带。所有的车辆以龟速前行。不知道熬了多久,牛伊万睡着了又睡醒了。公路上的积雪已经被清除,大巴车依旧慢慢的移动。看着窗外雪景。除了高速公路以外,极目远望不见人烟。看着看着就又困了。歪着头脸贴在冰冷的车窗上犯迷糊。

      车上有几人想要去卫生间,牛伊万也觉得应该去缓解下腹中的压力。招呼司机停靠在加油站。车加油人放水,稍微的休整一会儿。突然,一声闷响,大巴车失去动力。任凭司机如何的踩刹车加减油门,只听到发动机轰鸣,大巴车却纹丝不动。下车刨开积雪一看,原来是托底儿卡在加油站路口的减速带上。

      先让大家下车,司机想办法脱困。直到从加油站里如厕、买咖啡饮料归来。重新登上大巴车坐定。司机急的满头大汗还是没有办法。所有的妇女儿童只能再到加油站便利店里躲避严寒。男士们开始在风雪之中推车。

      肩推背扛,脚底打滑。吸饱满肚子的冷气,明白了透心凉的寒。牛伊万真觉得当时不应该定这样重型豪华大巴车,更不应该提前回纽约。此时本可以在度假村围着壁炉、喝些烈酒、吹吹牛逼…… 在温暖而令人昏昏欲睡的气氛中打发时间。

      冻得手指和脑门发麻。牛伊万满肚子的火气,对着司机吼叫道:“你怎么开的车,减速带看不见。”

      “你们要是不想撒尿,咱们都快到纽约了。” 司机回嘴反击道:“在雪堆里的减速带谁能看到?”

      “行啦行啦”,侯总发话:“大家都冻坏了。赶快进便利店里缓和些。”

      “我已经叫了救援拖车。这鬼天气不知道啥时候才能来。” 司机两手一摊。

      在等待期间男士们又尝试了几次雪中推车。横队竖队变换。一会儿排成S形、一会儿排成B形,大巴车继续以原有的姿态保持不动。救援拖车也不见踪影。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推车男们几乎都普及了感冒症状。

      当等来救援拖车。牛伊万回到家的时候已经是凌晨。给教授发邮件推迟了见面的时间。第二天下午牛伊万把能搜集到所有的中成药与抗生素,都带到了酒店分给大家。耳边不断响起,熟悉的纽约咳。牛伊万知道情况有些严重了。

      牛伊万告诉侯总,“必须带感冒咳嗽的人去看病。”

      “我带出来的朋友们,应该我负责。但美国看病也太贵了。” 侯总有些艰难的说出了自己的顾虑。

      侯总一定是被马小美吓到了。给侯总接风的欢迎宴会上。大家七嘴八舌地免不了要把美国破败的基础设施,陈旧的地铁、落后的移动支付拿出来说一说。如此类话题是桌上极佳的谈资。

      就连萨沙这样的美国人也摸清了其中的门道。见到中国人就夸奖wechat和alipay、高铁与崭新的地铁。凭这几句套话,就可以瞬间拉近彼此的距离。

      酒酣耳热之际,不知不觉中就聊到了美国糟糕的医疗制度。对于美国天价账单大家都早有耳闻。通常被提起的版本是:某位中国人在美国旅行,小病小伤去看医生。然后医生既没有让住医院,也没有给挂吊瓶,之后就收到成千上万美元的账单。

      牛伊万突然想起谢尔盖,但话到嘴边还是收住了。结局太沉重,不想重新激发,已经埋藏起来的记忆。便让马小美分享了最近带客户看病的经历。

      一位从欧洲来找我们买房的客户。不再年轻的身体经不住旅途劳累,刚到纽约就觉得不舒服。暂停看房流程。马小美陪着去纽约某知名医院检查身体,就被要求住院了。

      入院后医生直接要给客户实施换心脏手术,同时推荐签署遗体捐献协议。瞬间就吓坏了这位行走江湖多年的老人。马小美发动所有的资源关系另外找医生。终于搞明白了这不算是太大的问题,回欧洲治疗在家里慢慢养着最好。

      谁也没想到纽约的医生坚决不放人,只是每天住在医院里观察耗着时间。等到终于交涉成功可以出院的时候,发现20多万美元的高额保险在一个月住院观察中都已经被用完了。

      马小美叙述的声情并茂。侯总与朋友们不断唏嘘,“病治不好,遗体都要留在美国啦。”

      “最气人的是客户回欧洲后,买不到保险了。因为被美国医院一下子光了20多万美元的保险额度。现在想继续看病都没办法了。” 马小美又补充说了事情的后续种种。

      牛伊万插话道:“还记得那位来访学的中国医生吗。就是研究大脑的那位医生。”

      “有印象。”

      “那位哥们儿刚来时很兴奋。告诉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的人头。也不知道都是从哪里来的。”

      “我屮艸芔茻。”

      “健康最重要,在美国绝对不能生病呀。”

      “太可怕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