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1、地宫上 ...

  •   然而林其也只在实验室里待了两天。

      第二天的夜里,古老的一个电话让林其连夜买票直接飞去了J省。这里就是地宫的发现地。

      下了飞机坐上了来接他的车,林其在辗转了八九个小时之后才到达目的地。这里是一片连绵起伏的石山,山体坚硬而庞大,从没有人想过这样的山体下面会掩藏着一座规模庞大的地宫。
      在来的路上,来接林其的司机小柳已经跟他大概介绍了一下情况。

      地宫的发现其实有点戏剧化。这里本来距离工程线路还有几公里的距离,按说是影响不到这边的。但没想到这座石山表面上浑然一体,地下却有许多天生的孔洞连通。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工人发现有些水源的水位逐日降低,几处浅塘甚至直接干涸,担心是工程设计出了问题,赶紧上报。

      接到上报,上级部门和参与工程设计的专家也都很看重这个问题,实地勘察了两天,在排除了工程线路本身的问题之后开始向周边和地下深处进行勘探。结果发现这里的地下土壤质地非常松散,易于渗水,但这些水并没有留在这些土壤中,而是更向下向远处渗透,沿着地下的一些孔洞最后汇聚到了石山这边的地下。

      专家推测,这里的地下很可能有着巨大的空间,这才能容纳那些流失的水源汇聚。

      为了确保这边不会因为湿度和地下水的原因导致塌陷,进而影响工程,专家们又对石山地下的情况进行了一番勘探。他们向下挖了一条竖井,找到了一个渗水的孔洞,先后用声呐、微型机器人、视讯探测器等多种方式进行勘察。最终确定地下有着非天然的一处建筑,整体面积估计要超过一千平,这是堪比定陵地宫的大发现!目前所有已知地宫中,只有定陵才有这么大的面积!这一发现瞬间轰动了整个考古界。

      这么大的规模,说不定是帝王陵!而且这处地宫跟别处不同,发现这里的时候,地宫已经开始进水。虽说有帝王陵不能发掘的规定,但要是此处地宫已经确定进水严重,那势必要进行保护性发掘,不然恐怕地宫内的珍宝将全部毁于一旦!

      于是几天之内,各种专家都纷纷赶来,在石山脚下迅速的建起了一大片临时厂房,各种仪器已经全部空运过来。专家们夜以继日的研究和勘探,想要弄清楚这地宫到底进水情况如何,到底是不是要紧急启动保护性发掘?

      最后得到的结论很不乐观。经过初步勘探,基本可以断定,这下面是个规模宏大的地宫,且地宫最外层已经严重渗水,保护性发掘不可避免。但是因为只有发掘之后才能判断出地宫内部是否受损,如果地宫内部情况尚可控制,那么只发掘外面几层也是有可能的。一切都得先动手看看情况再说。

      林其接到电话的时候,地宫的最外层已经被发掘了出来。

      在距离山脚下的地平面五六米深的地方,有一条斜坡式墓道,墓道本身有一条石坡,但是已经全部用土填满夯实的,因为渗水,土壤湿度很高,运用各种工具人力挖了一整天才让这条石坡墓道现于人前。现在石坡上垫满了海绵和木板,在吸除墓道的湿气和泥浆。墓道顶部也被逐段竖起的木柱和架子撑住,以免塌方。

      石坡墓道倾斜三十度左右向下,三十几米后才到达了地宫的宫门。这是一座纯石材质的双扇推门,很重,但是保存很好,仍可开闭。在地宫的宫门口,古老发现了林其那卷秘录上的纹饰图样。等到宫门打开,通往各处宫室的墓道中,古老又发现了秘录中机关的痕迹。自从拿到秘录之后,古老虽然也有多次阅读,但时间所限,尚未研究完全本,这又全身心投入了地宫的研究,为了保证万无一失,古老果断一个电话叫来了他心目中的秘录传人林其。

      石山脚下的大片厂房中,有一片被建造得格外高大,安保也格外严格。这是临时建起来的实验室。据小柳介绍,这是从之前海昏侯墓发掘得来的经验。像是这种进水严重的地下墓穴,为了保护文物,让文物不必更换太多的环境,临时在附近修建文物提取和修复保护的实验室非常方便。
      古老就在实验室里。他们已经通过了第一道门口的通道,在靠左侧的墓室前发现了两块装在石函内的金碑。

      看到林其,古老只是点了个头示意。他看上去累坏了,此刻跟其他几个专家正在一起聚精会神的研究从金碑上拓下来的碑文。

      虽然水汽很重,但显然金碑保存还很完整,碑文也很清晰。这碑文也解释了为什么这座地宫上面没有封土的痕迹,地宫门口也没有石碑。

      因为这地宫的主人豪气的表示,此处是他机缘巧合发现的吉地,地下天生空旷,且有灵石灵泉,故在此处以山为碑,地泉中立宫,将此地宫定为自己永生之所,升仙之路。

      认为自己有偌大机缘的地宫主人甚至在金碑上只用了自己为升仙预备的法号,他自号“如磐真人”,俨然已经把这处石山下的地宫当做了自己归去后的道场。这种想法也处处体现在了地宫的建筑及陈列上。

      在最外侧打开的两间屋子里,土木结构的墙壁已经因渗水而导致了不同程度的塌陷,屋顶嵌的石板也有的掉落之后碎在了地上,屋顶的石板上全都有绘制出的祥云、飞鸟、鸾凤、飞天等仙宫景象,即使是碎裂的石板也需要拼合起来。这让地宫的发掘工作又增加了不少的工作量。

      林其到的第二天就开始跟着古老参加现场的发掘工作,他的任务是跟随两个有经验的考古工作者一起勘探通道里是否有他熟知的机关或暗纹。任何一处他发现的秘录图纹,都会有工作人员跟上来,拍照记录,并在旁边摆放标签以作标记。

      这是林其第一次参加现场考古,而且一来就是这么大场子。

      考古工作并没有他想的那么好,现场绝称不上干净。向下的墓道里哪怕垫了木板海绵也湿漉漉的,有时会踩出一脚泥浆来。好在毕竟地宫规模大,整体还是很宽敞的。
      林其沿着墓道仔细观察。

      这一条通往地宫深处的通道有五六米宽,三米多高,足够一辆大车驶入。整条路面都是由一米见方的石板铺就,光洁而整齐。石板表面刻着祥云纹,仿佛在昭示,这是一条登天路。

      目前通道已经清理出十几米,前方依然倾斜向下,隐藏在黑暗中,但已经有不少仪器在扫描深处的宫室构造了,只是在未确认各处空气指标和有无其他危险的情况下,不许人员进入。

      没有危险可以进入的这端通道两侧共计清理出四间宫室,分别陈列着一些出行的仪仗、车马、鹰犬及从人塑像。林其在几尊雕像的衣着纹饰上看到了自己熟悉的花纹。他默默的指出来,让工作人员拍照记下了。

      有一处图纹让林其有点担心,看上去极像一种机括的变形。而那种机括,林其记得在秘录中,是专门用来做弩匣针匣之类射击机关的。

      林其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古老,古老点点头,示意林其来看目前的扫描复原图。

      根据目前得出来的部分扫描图加以推测和完善,这是一座非常典型的宫室,再往前往下,墓道还有二十余米长,顶部为拱形券顶,在这段路中还有两座宫门。在这两座门后应该才算正式进入了地宫,目前都还在墓道之中。但因为墓道过长,石门又厚,更具体的结构图目前无法得知。

      同时扫描结果告诉大家,古老的小心谨慎和林其的发现都是正确的,下一道石门是封死的,只能拆卸,不能推开。石门后的墙壁中有疑似机关的装置,不能贸然进入。

      考古队很快就推进到了下一座石门跟前。

      这座石门其实也是双扇推门,只是门后有一道事先造好的沟渠。在墓门关闭的时候,有人用长钩子从门下探入,将一枚或者数枚石球钩入沟渠中,使之掉进机括的位置卡住石门。这样门一旦封闭就无法推开,只能强行破坏。

      考古队对于这种情况很有经验。

      一个字,拆!

      石门后的机关也是同样。先拆墙,再拆机关,争取让机关无伤取出,这样还能研究一下古代机关结构和杀伤力。

      也幸好这座地宫虽然规模宏大耗费不少,但实际并非武则天乾陵那种。虽然都是“因山为陵”,唐代的地宫都是取一米多长,半米左右宽的石条,以燕尾形细腰铁栓板固定在一起,再将石条两两之间凿洞用铁棍贯穿,再用锡铁融汁灌注,把铁棍和石条熔为一体的同时,也将石条紧密连接贴合。

      在林其目前浅薄的考古知识储备里,他觉得那种唐代地宫的石墙,除了暴力拆除,恐怕是再无计可施了吧。估计这也是唐代陵寝很少被盗的原因吧。除了炸,根本进不去啊!等炸了,你是进去了,可警察也进来了啊。

      这座地宫却不同,墙壁虽然也是用石条嵌筑,两层石条之间还有一层夯土,但石条之间却并无那么紧密的连接。虽然可能当时也用了一些秘方使之贴合,但现在这地宫它渗水了啊!过大的湿度让土层质地产生变化,这也给考古队的拆墙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note作者有话说
第41章 地宫上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