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三章 ...

  •   我走出百十来步,忽然觉得自己今天烧饼吃多了有点撑,看着这剩下的半个,决定回身去要碗茶喝。
      于是我就又走回了那个被我抢的生意冷淡的茶楼。
      随便找了个位子坐下,伸手招呼来店小二要了壶最便宜的茶,我百无聊赖地听着那个说书先生讲故事。刚刚路过的时候还像是正正经经在说书,这一回来,倒完全像是在歌功颂德了——
      “那个时候,皇帝身边的近身侍卫都已经被吓傻了,尚未进殿正在殿外卸甲胄的段烨却迅速察觉出了事态,飞出的那一剑蹭偏了快递到皇帝胸前的匕首,然后将一边蠢蠢欲动的年轻太监钉死在了身后的柱子上——随之‘当啷’落地的是薄薄的铁片。再加上段烨上前擒了那刺空慌神的刺客跪地请安,朗声一句“请陛下恕臣未卸甲惊扰天颜之罪”,前后也不过眨眼的功夫。代王筹谋几年的计划,就被段烨抬手间化解……”
      我听的津津有味,暗自想着这老头儿在这里给段烨歌功颂德绝对是想讨打,就见有人一拍桌子站了起来:“喂!老头儿,你这儿胡说八道什么呢?在我郑国大赞段烨、是忘了三年前他怎么打过来的了吗?”
      我算了算时间,这个人真的还算好涵养了,能忍这位老先生给敌国将领歌功颂德这么久,不容易。估计他是想着马上能听到我军英勇抵抗外敌的部分,没想到竟然咬着段烨当初的事迹不放了,越说越兴奋,没完了。
      那位说书的老先生竟然也不发火,悠悠然喝了口茶,惊堂木不轻不重地敲了下,才缓缓开口,这份气度让我更来了些兴致。
      “段烨若是都当不起这份称颂,试问当今有谁能?当初我郑国和齐国交好的时候,齐王求亲不是给自己的儿子求,而是给少年挂帅的镇远将军段烨,那时候多少王公贵族想求得这份荣幸,试问在座诸位若是有那个机会又有谁不想?至于之后种种,不过是都为了国家利益而战,谈不上谁对谁错。”
      “你说的倒好听,当年的事情你亲眼看见了?谁知道那些消息是不是齐国有意渲染的,就为了让咱们的百姓有惧怕心理,甚至是你这种愚人,直接被这些言论洗脑了吧?是不是仰慕他段烨仰慕到愿意叛国了?”那人语气激动,估计那场战乱中损失不小。
      嗯……段烨在郑国声誉最好的时候,我只能偶尔跑出府去玩玩儿,没机会听到他那些丰功伟绩,没被洗脑,但“叛国”这个罪名我倒是深以为然,不禁伴着他这激动的情绪点了点头。
      “叛国倒是不敢,就事论事罢了。段烨十五岁刚刚满年龄就化名参军,两年的军功是实打实自己挣下来的,没半分用到镇远公府的势力。十七岁那年参加武举拔得头筹,是齐皇钦点的武状元,亲封的征西副将。试问各位十五岁的时候在干什么?十七岁的时候在干什么?”
      这下子没人说话了,不知道他们是被气到哑口无言还是思考这个问题的答案。
      反正我,十五岁的时候每天到处疯找乐子使坏,十七岁的时候,家破人亡,苟延残喘。
      这么相比起来,段烨真的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最起码他有力自保——我很艰难地从这老头儿的叙述中摘出段烨的形象,尝试和我认识的那个他做一个对比。
      “段烨十七岁的时候以副将之位,辅佐征西将军傅常平蛮夷之乱,领兵两千趁夜奇袭敌营,敌军死伤过万,为最终的胜利打下基础——那时郑齐两国定下盟约,分两路军夹击蛮人的部队,段烨军的牵制让我们这边得手,抢回了三十多年前丢掉的五座城池!这场仗断断续续打了一年多,我国撤军的早,后来那些利益多半都是靠着那份盟约从齐国分过来的,诸位不会都忘了吧?齐皇召傅常回朝后,正式封段烨为抚远大将军,时年十八。那是齐国有记载以来最年轻的大将军——就算是他那个身为镇远公的爹,正式接管关陵军的时候也已经是二十五岁了。”
      嗯..这段历史发生的时候我也就十一二岁,情理半点不通,连最爱给我讲故事的三哥都还没能力整天往外跑,所以倒是第一次听见——没想到,他当年征西的时候还只是个副将,带领的也不是那威名赫赫的关陵军——从其他很多民间话本里,我一直以为他早早地就从自己啥也不干的爹手里接过了关陵军大杀四方。
      但当然这位敢在我大郑为段烨正名的猛士也不一定说的就都是正确的,可最起码勇气可嘉,毕竟拼着被打的风险胡说八道代价可是有点高的。
      那位叫嚣了半天的汉子可能是没词儿了,半天没有还嘴,当然也有可能是等着这老头儿的下文一起反驳——这群人互相沉默了一阵儿,后那人嗤笑一声,“那又怎么样?人都死了。”
      我被吊起的兴致瞬间就消失了,一时间感觉自己有点无聊——方辑跟我说过,要是总想着死了的人的事情,活人就活不好了。我一直深以为然,今天却因为这个名字破功了,真是修行不够啊。
      味如嚼蜡般的靠茶水硬顺下去了那半个烧饼,我叫住店小二,换了壶好茶。
      等再抬头时,刚刚茶馆内寥寥几个听书的人也骂骂咧咧地离开了,那说书老先生明明是被一句话堵的没了下文,此刻却面容平和的收拾着东西,半点不见焦躁。
      我突然更加的好奇。
      然后他,径直地走到我的面前,丝毫不见外地坐下,看到茶来了就施施然给自己倒了一杯:
      “姑娘,有什么想问的,就问吧。”

      对方如此开门见山,我却有些不好意思也不知该怎么开口。
      问什么呢?段烨的英雄事迹?其实没啥好说的,在我们两国还交好的时候各种传奇故事听多了,保证比他这娓娓道来精彩很多;段烨的性格?这玩意儿哪是三言两语说得清的,而且他一个威震四方的大将军,多副面孔摆着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他怎么死的?这事儿一直没个定论,目前比较普遍的说法是功高震主把齐皇吓怕了,齐皇借着让他回国平叛的机会暗中下手杀了他——哦,很可能就是因为这个,郑国才没灭国——这些人真应该谢谢昏聩的齐皇。
      可说到底,这些都是传闻。
      我的对段烨的记忆停留在那一刻,他丝毫不留情面——当然也没啥情面对我留时,说我无能为力的那一刻。

      被方辑带走后我慢慢回想那段时间的事,其实挺对的。可造化弄人,他刚刚教育完我,就身体力行地展示了一下什么叫“无能为力”——他为之付出多年的国家,就那样残忍地放弃了他。
      我的恨在那之后忽然淡了很多。
      师父和方辑一直担心我突然不那么自己作死是压抑起来时刻准备伺机报复,可我觉得不是,最起码不完全是。我只是觉得挺可笑的,也挺累的,更多的是深深地了解了“无能为力”——师父和方辑说了那么多,都不如段烨这一死。

      “对了,不如您给我讲讲段烨的亲事吧,当年齐皇不是还来提过亲吗?后来怎么样了?”我突然兴致勃勃地问。
      是了,其实对段烨这个人什么样我自有定论,我更多地只是想……只是想知道,褪去了少年将军这个外壳,他其它的故事。
      我好奇,那样一个他,和我想象中的人有几分相似。
      当初执着仇恨太深,我对身边的人和事都不太在意,现在想来真是大大的遗憾。
      这位看上去不一般的淡定老者被我这么一问可能是懵了,大概想破脑袋也没猜到会听到这么个问题。我冲他笑笑,倒是没觉得有什么毛病——天下这么多少女,其中多少都幻想过成为段烨的妻。我虽然是被三哥那家伙搞得没赶上时候,现在却也有了迟来的好奇。
      他的那些亲信调侃他是他是光棍一条被段烨打了出去,可据我所知,那时离提亲事件已经过了两年有余,正常情况下应该完婚了。可当时身份尴尬又情绪不稳,没细想过。
      “和历代镇远公不同,段烨第一次领兵出征时带的不是自家嫡系关陵军,”老先生应该是斟酌了下后开口,“所以他在军中的资源也非他人可以比拟,亲信遍布各地。虽然其中大多数都在他接手关陵军后调了近来,但交情是不会断的。这得天独厚的优势,估计也是被人看不惯的原因之一吧。当时有消息说,齐皇喜欢他要喜欢疯了,准备将最疼爱的公主下嫁,要是成真了还保不住要传位给自己的女儿——这哪儿行啊,虽然齐皇还值壮年变数还大,他那些儿子们却一个个闻风丧胆,难得地联合一次,手下大臣集体上书说既然齐郑两国邦交良好受益良多,不如求娶一位郑国的公主。
      “齐皇一听,觉得这个提议不错,表达了至高无上的荣宠——于是就脑袋一热派使臣去郑国了。”
      老头儿说到这儿时语气有淡淡的嘲讽,这两国邦交大事被他这么一说跟闹着玩儿似的。
      我不禁想起段烨。
      他那双轻易没有波动的眸中,偶尔闪过的,也是如出一辙的浑不在意——那是和我想象中的段烨、最相像的地方——我当初见到段烨的时候,几乎是震惊的。
      可太多事情,是等我平静下来之后才明白过来。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章 第三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