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5、考研之始 ...

  •   暑假如期而至,有远见的同学可以选择参加暑期夏令营,这个需要推荐,可以为考研、保研暖场、预热,各个学校、科研院所都很重视;或者到学校或培训机构参加教育实践,拉开教师生涯的序幕,为求职做准备。当大桓只是一个懵懂的小年轻,行事总比别人慢半拍,终于有了目标——考研。父亲知道这个消息,稍感欣慰,他不在乎你考什么,读完研究生,再谋发展,争取进高校,这是父亲给大桓制定的人生目标。
      大桓母亲的一位叔伯兄弟,邻村的,当初念了个师专,在外地一个初中教书,工作也不太顺心,就很用功地读书考研。第一次考上了,学校不肯放人,后来托人找关系,学校松了口,要教满三年。第三年,这位堂舅考上了兰州大学化学系的研究生,后来,又跟着北方名校的院士读博士。毕业后在上海某知名大学任教,生活压力太大,就跳槽去了江浙的一所一本院校,现在是博导、教授,名利双收,让人好不艳羡。同为读书人,父亲跟这位妻弟的关系不错,很了解他的发家史。父亲认为,大桓智商不会差,上的大学就比堂舅好的多,只要肯用功,未尝不能依样画葫芦,虽然很难比肩前人,但进个普通高校当老师,已经是这种家庭出来的最好选择。
      儿子的现状,比如严重的网瘾,父亲并不是很知情,但学习不佳的窘状是掩饰不了的,没有奖学金、没有入党、没有重要的奖励,正常发展,找工作,当高中老师。当了一辈子老师,父亲告诫儿子,头十年一定要成为骨干,计划生育又会造成一波生源锐减的潮流,混得很边缘,后果会很严重。父亲希望大桓是个上进的人,最好能顺顺利利的,都跟着省心。
      大桓去了田阮家,他父母都在,但他没有放假。田阮的母亲跟大桓聊天,当大桓提到要考研究生,她就对大桓三兄妹赞不绝口,连小妹都在县城上高中。说到田阮就有些黯然,他和他的大姐上小学时也是数一数二的成绩,越往上走就越趋于平庸,农村孩子的天花板来得特别快。说到大桓的爷爷,他母亲就说老人太脏了,难得你父母尽心招呼这么多年,这一去就少了个负担。大桓眼睛红红的,“可惜爷爷没享什么福”(这就是吹牛皮了,将来一定会兴旺发达,让老人享福吗?)。然后就谈到大桓的父亲,太瘦了,脱略不成人形。
      大桓只在家待了几天,就回到学校。中文系考研的参考书目特别多,不可能全部买,图书馆阅览室开放时间非常重要,要充分利用,拿了老卢和阳一的图书证,去图书馆文科借书处分批拿出了十五本书,并非一一对应,大多是专题论文,翻一下提高自己学科的厚度,短期内收效甚微。主干科目《中国文学史》,收集了两个版本:游国恩领衔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虽是经典,但意识形态浓,总是采用阶级分析法,跟现在的潮流不太符合,对于当下文学史的学习不太适合,这套书在旧书摊上十多块钱一套,挺便宜的;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是中文系通行的教材,四大本,因为品相好,旧书摊的老板按定价五折出售,内容太多了,一本都还没翻完,看到尾就忘了头,有些部分有博而寡要或定义不明的缺憾。
      作为理科学生要转为文学专业研究,有明显的短板,缺乏专业语境的论述训练,大桓的文风,文学性是够了,但不切要旨;再者缺乏熟读大量文学作品的支撑,虽然也看了些作品,但心有旁鹜,既要完成繁重的化学专业学习,又要上网打游戏,目标制订得有些晚。一些考研论坛上提到,报考学校学生的笔记很重要,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授课老师往往是出题老师,出题范围在笔记之内是大概率事件。上哪去弄笔记了,没有门路,网上找也很困难,就算花了钱,也未必搞得到。大桓还是用他的笨办法,为了强化记忆,抄书。
      大桓比较喜欢古代文学,分段的话,应该喜欢明清,特别是小说,只是古代文学太冷,太象牙塔了,没有什么实用价值,想想未来的出路也是很头疼的事,全国招该专业研究生的院校也就二十处左右,博把大的很有必要。那些考生中也有奇人异士,有人会背上万首诗词,大桓的优势在于他史学功底很扎实,文学作品和历史背景紧密结合,考试科目专业二是考察综合知识,古代史占很大篇幅,这个大桓都不用准备的。
      英语这块地早已荒芜多年,现在要拾起瓦砾,开垦田园。清晨六点半起床,早餐后,来到大操场,在靠近大树的一边,坐在阶梯上开始读英语背单词,考研英语难度跟六级相当,这是明显的短板,只有放手一搏了。晚上在原高职院的教学大楼上自习,听一个小时英语听力,这个听力说多了都是泪,只能蒙选择题,填词十个能中二三都是正常发挥。再花一个多小时做阅读,背一些范文为写作打底子,大桓的英文写作跟母语写作相距甚远,句式简单,语言贫乏,没料。同为公共课,好在政治不用怎么费心。
      阅览室开放的时候,每天就守着开门,直到关门再离开,这段时间重点突击《中国现代文学史》,再加上当代文学史和古代文论。流通部的书很多都被人一直借着不还,好在参考书阅览室有存本,买不到或买不起的书就在阅览室里看。现代文学史地位比当代文学史重要,钱理群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一直在借阅,重点地方就抄在笔记本上,一直把这本书看完,抄了厚厚一册。钱理群是北大教授,余杰的导师,余杰的书,海鸣有一本,借过来看过,大愤青一枚,喜欢用典,初看有点爽。不过还是要认清形势,跟党走,我们要取得俗世的成功。
      有一个小插曲,大桓对面每天都坐着同一位女生,她来得也挺早。大桓倦了,有时打量一下她,挺文静的女孩子,相貌普通。大桓看书还算专注,也就没注意到女孩子有没有看他。阅览室在假期只开放一个月,在最后的几天,那个女孩换了件鲜艳的衣服,做了头发,有时好像往大桓这边看,让他不敢直视,心里泛起涟漪。大桓请教了一下李南,他一听就来了兴致,一直在鼓气,叫勇敢的上。李南的女友毕业了,在外地教书,两个人联系是断断续续的,于是在自习室勾搭上了一位进修的女教师,两个人聊得火热,玩暧昧呗。他谈到周围的学风比较差,自己的意志力没那么坚定,也受到一些影响,现在正该努力的阶段,无意识地会松懈下来。那个女孩还安慰、劝解他。大桓可没那么自信,图书馆里都是那种大桌子,两边都是人,在换书的间隙可以跟上,但不能老盯着别人,有正事要做,再说没有任何交流和铺垫,要是会错了意,自作多情,那算不算骚扰了,在安静的图书馆,真发生那种惨剧,是不是要找个地洞往里面钻。“多情却被无情恼”。
      文学理论是撑起文学研究的基石,这是大桓的弱项,文学理论强调审美,但这门课很无趣,就是一堆理论的东西,又是那种文科似的系统,特别是源自近现代西方各个流派的理论,普通名词的释义都佶屈聱牙,大桓更喜欢古代文论,很多都以诗评诗,朗朗上口。文学理论的学习网上一般推荐北师大童庆炳主编的版本,入目处几行马列,让人绕道,后来就以本校的王先霈教授主编版本为参考。
      晚上的学习不适合记忆,很多重要概念背不下来。高职院这边有时人太多了,就去西区比较偏僻的教学楼,一间教室才十来个人,适合看书。大桓总是快熄灯时候回去,人渐渐少了,最后只剩他一个人,他就在黑板上练粉笔字。一手字歪歪扭扭的,没长进,实在是辜负父亲的期望,开学后马上要实习,大桓心中没底。一天晚上,教室里走的只剩下三个人了,大桓和前排一男生、后排一女生。那个男的挺烦躁,时不时看表,嘴里嘀咕,“怎么还不走?”大桓看自己的书,不理会。然后,后排的女生挪到前排,两人是一伙的,在那里亲切交谈。大桓铆上劲了,继续翻书。快熄灯锁门了,那对男女才悻悻离开,男的嘴里骂着什么,手里拿着一条大毛巾。什么鸟人啊!
      大桓想记单词、英语作文、政治大题、文学史纲要、文学理论、一些经典而以前忽略或未背下来的诗词,在频繁地用脑后,以求能背的滚瓜烂熟。此时,一向引以为傲的记忆力,不争气的离线了,可能是心太急,塞了太多东西,疲劳战引起效率低下。酒精也不是好东西,这两年吃吃喝喝多了,酒肉穿肠过,喝酒伤记忆力,这是科学证实过的。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