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 2 章 ...

  •   刘晓军,20岁,这是他当兵的第三年,凭借着自己对乐器的驾驭能力,在部队也算是混的风生水起。一把吉他,一副好嗓子,让他在军区获得了很多荣誉,再加上天生长得就不错,让很多在部队服役的女孩子也都芳心萌动。张雪,她是军区里的小公主,她的爸爸是军区医院政委张正光的唯一的女儿,而张雪是这所医院的一名军医,22岁,少尉,比刘晓军大了2岁,按照常理来说,一个政委的女儿喜欢你一个穷当兵的,还是个大头兵,连干部都不是,如果真的想在军区混的好一点,不去献殷勤也就算了,最起码也要不拂人家的面子不是,但是这位钢铁直男刘晓军同志愣是认为这个女孩比自己大两岁,不喜欢她,还说一些难听的话赶她走。此时的他,并不知道家里发生的事情,甚至不知道自己已经有了一个儿子。
      在部队里,连队会组织所有士兵在同一时间给家里写信,每个人都不例外,从部队寄出去的信不止饱含着对家乡的思念,还有一些人会把攒了几个月甚至几年的钱一起邮寄回去。对于当时这些当兵的来说,虽然每个月只有40元钱的津贴,但是在部队里有吃有喝,大部分人都会把攒下来的钱都寄回去。今天,又是一个写信回乡的日子,连队的连长早早的就集合起了所有人,他们带上信纸,带上笔,带上对家乡的思念,含泪奋笔疾书这。刘晓军也是一样,他笔走龙蛇,几行行书也展现了以前写字的功底,他与其他的战友一样,把攒了2年的钱,一次都邮寄了回去。以往的信,寄托了思乡,但是今天他的这封信不同寻常,同样也寄托了思念。
      信的一路颠簸我们不讲,但是在这封信到达刘家的时候,早早在门口等的人却不是刘家的人,而是孟伟兰。就在要接过信封的时候,刘家的婆婆出来了,看样子,不免又是一场风波。
      “拿过来!你拿我们家的信干啥?”看那封信鼓鼓囊囊的就知道里面装了不止信纸,陈静霞早就看出来了,肯定是大小子给家寄回来的钱。
      “我就是看看,又不要里面的东西。”孟伟兰毕竟只有一个人,而且拿着老刘家的信,虽说这是自己对象寄回来的,但是并没有写了她的名字。她也不好拆开看,只能怯懦的将信递给陈静霞。
      陈静霞一把就抢过来,瞪了孟伟兰一眼,便转身回房子了。
      进了这个屋子,那就不用想了,这封信估计是再也见不到了,叹了一口气,孟伟兰朝着家的方向走去。
      陈静霞回到屋子,迫不及待的打开信封,信上的字她看不太懂,只能把信纸放到一边,然后拿起那一沓崭新的纸钞,一元一元的数了起来,大概300元,这可是很多的一笔钱了,村里的那个唯一的教师一个月才拿到25元,2年能攒了300元也是非常不错了,这300元够用很长一段时间了。想到这里,她便把钱一层一层的包好,藏在了炕边的箱子底下。
      刘家的家主是刘金泉,他在村上的大队部当个小官,一个月少的时候只有5元不到,多的时候也没超过8元。因为是从外地搬迁过来的,所以家中的土地都是承包的,家中孩子也比较多,晓得老幺刘小波才10岁,都要上学,这是刘金泉对他们的要求,虽然没钱,但是知识绝对不能落下。
      外面的大门吱吖吖的想起来,刘金泉下班了,刚走进屋,陈静霞就看见了他手里拿的东西,一袋子的‘鞋垫子’(以前的一种饼干),这下,陈静霞就喜上眉梢,开口就毫不吝啬的夸到:“行啊!出息了,这么多年没见你买过点好吃的,这回有了大孙子,你终于舍得出钱了啊!正好老幺也能沾沾光。”
      “去边拉去吧!要不是当年你爸把我撵出来,我也不至于把地都卖了,换点破钱在这地方搭炕。要是有钱,早给你养肥了。要不是有了孙子,你可占不到这个光。”刘金泉一边脱鞋一边头都不抬的说。
      “这玩意这么贵,你买那么多干啥?买一点先吃着啊,实在没了再去啊,一次就买了这么多,坏了咋整。”陈静霞有点埋怨的说。虽然陈静霞对孟家那么不客气,可是对自己加的骨肉那可是真的用心伤心了,决不能让这个大孙子冷着、饿着。
      想当年,刚和刘金泉来到这个村的时候,手里抱着老二,背上背着老大,不管是冬天严寒还是夏天酷暑整整捡了3年的大粪才换回一点钱租了土地,到现在10年的时间才建起了自己家的第一所小土房。
      “我就是故意多买的,多买的便宜,而且你跟了我这么多年,生了4个孩子,吃尽了苦头,你要是怕坏,那就等它快坏的时候就吃了吧!”刘金泉若无其事的说。
      陈静霞也变得沉默了起来,虽然安静了下来,但却并不冷清,反而温暖了起来,不知道是刘金泉回来增加了人气的缘故,还是刘金泉说的那番话让陈静霞心里暖得。
      1970年那一年,在东北中部的某个小乡村,上演着一出狗血剧,一个地主家的女儿喜欢上了一个穷小子,若不是那个穷小子还有几分才华,上得了大学,就可以说是一无是处了,在那个年代,上大学能怎么样,上山、下乡,有谁能跟着去吃苦的,所以地主家肯定不同意啊,所以那个女孩就设计了一套连环计,忽悠了所有人,终于得偿所愿,好景不长,一年没到就让人发现了马脚,地主家一直认为是那个穷大学生蛊惑的她,所以把这个穷大学生赶出了村子,还被一把火烧了行李,本来就是喜欢他的那个女孩,现在又带上了愧疚,终于义无反顾的带着他离家出走,来到了这个新的村子。
      陈静霞和刘金泉的故事就像是刘晓军和孟伟兰的故事一样,陈静霞本来就是一个风风火火的人,看着还不如林黛玉有主见的孟伟兰当然是不喜欢的。而且这时的年代不像以前,生孩子好几个,1991年正好实行计划生育,谁也不敢跳出来顶风作案。一个孩子,也就代表着刘家就这么一个孙子,老幺才10岁,等他结婚可远着呢。所以为了留下这个孙子,陈静霞愿意背负所有的骂名,也要把孙子留住。不是我们老刘家不要你,是你孟伟兰不来我们老刘家。既然你不来,也就不要怪你们母子分离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