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计划 ...


  •   宋和锦等人不知道弘文书院发生的事情,只知道第二天上午,找上门来邀请红娘前往大户人家登台唱戏的邀约骤然增多了不少。

      对此情况,宋和锦等人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有钱赚,谁会嫌多?他和红娘此前的一番免费演出,目的就是吸引众人目光,打响知名度,如今目的达到,甚至超过自己的预料,简直求之不得,断然没有拒之门外的道理,只要不是互相冲突的,通通接下。

      这两天,红娘声名大噪,有些人家甚至放言,没有“轻歌舞”,便不去看戏。请红娘去唱戏的人越来越多,有些戏班子为了请到红娘,找上王班主,开出了五两银子的价钱,有些养了戏班的人家,也慕名而来,一时间,踏上王家大门的人络绎不绝。

      王班长从来不曾被这些高门大户的如此热忱对待过,一时受宠若惊,等听清来意,便面露难色。

      前来邀约的管家们一看,脸色瞬间拉了下来,道:“王班长可是不肯?”

      王班主心里苦,赚钱的活计,谁会推拒呢?但是红娘不是他这里的人了啊!他只得将实情道出:“不瞒大人,这红叶姑娘以前虽是我的养女,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她如今跟了宋老爷,我亦不知她现在身在何处。你们要找她,须得找那宋班主才行!小的实在无能为力。望诸位海涵。”

      王班主不是没想过把红娘强占回来,然而那宋家虽然已经落败,可终究在这偌大的京城辉煌过,根底怎么说都比他们这些下九流的强,难保没有贵人在后面,他是有心而无胆,只能眼睁睁看着发财的机会在自己面前白白溜走,简直痛彻心扉,这些上门指名道姓要红娘上门唱戏的人家,都不是善茬,这一个个的,哪一个他都得罪不起,只能据实相告。

      于是,那些家丁管家们转而打听宋班主的落脚点,找上门来。

      宋和锦此时已经把高个汉子他们隔壁的一个小院子租下。院子格局与高个汉子他们住的差不多,但院子要小一些,价格同样要七百文钱一个月,押金三个月,一下子便要拿出两贯八百文钱来。宋和锦把之前卖书的钱全数垫上,还差一两多,好在茶楼那边《射雕》预订的人许多,收过来的订金足够应付。

      他租院子的原因,不是为了红娘,而是为了抢在其他人抄了《射雕》二道贩卖之前,把《射雕一》、《射雕二》制出,放到市面上销售。制书需要的空间大,他原先考虑把制书的作坊放在宋家后院,但当他才跟王梅清略提了一耳朵,便被她不客气地训斥了一顿,宋老夫人不知道怎么知道了这件事,把翠娘叫过去骂了一顿,特意让翠娘转告他,好好收心读书,不要去想一些有的没的,还吩咐翠娘把他的那些旁门杂书,通通拿去烧掉。

      宋和锦一听,哪里敢在家里制书,就怕在制书的过程中,一个不注意,一转身的间隙,投入了大笔银钱和精力才制好的书被宋家这些女人给烧掉。

      他决定租一个院子,专门用来制书。
      他收了订金,便要赶在约定之前把书制出来,交付给客人,时间很紧,他把院子租下来之后,雇了王铁柱媳妇给他打扫卫生,并退了他们那边的房间,把红娘接了过来。

      哦,对了,红娘现在改名为红叶,不叫红娘了,宋和锦当时在戏台上介绍红娘为红叶的时候,只是为了把她和以前王家班的红娘区分开,一方面是为了打响“轻歌舞剧团”的品牌,一方面也是为了预防日后王班主他们有不轨图谋,掰扯不清。

      但是红娘对“红叶”这个名字却很是喜欢,见他在自己的袖子上用白布绣了一个“轻歌舞.宋班主”的袖章,自己也绣了一个“轻歌舞.红叶”,特意戴在上臂上面。

      宋和锦其实早有把红娘单独接出外面住的这个想法,毕竟她孤身一人,长得也好看,难免有人见色起意,高个汉子他们虽然在一旁看顾,但是他们白日要上工,只有王铁柱媳妇一个妇道人家在,万一有人趁虚而入强来,后果不堪设想。

      他把红娘接到新院子,也方便她练功,宋和锦早发现了,红叶有每日吊嗓练气的习惯,原先的院子人多眼杂,也不知道她是怎么练习《赤伶》的。

      京城好的戏班一出戏能赚一百多两银子,宋和锦十分清楚自身的定位,他们只是一个噱头,算是主戏的余兴节目,胜在新奇有趣,登台费用亦不高,才有那么多富贵人家争相邀约,等到风头过去,恐怕无人问津。

      同样的节目观看多了,自然会审美疲劳,觉得乏味,所以趁着他们知名度逐渐升高的时候,趁热打铁,多推出些花样。

      《赤伶》是唱曲,宋和锦便增加一个乐器演奏。这个时代的人们倾向于君子六艺,崇尚曲高和寡,唱曲实在称不上高雅,奏乐指法越是难学、曲子越是晦涩,越显得高深莫测,越受人追捧,越得读书人交口赞颂。

      宋和锦了解到这个情况的时候,心里不屑地冷哼一声,简直无语。对于一个音乐爱好者来说,这等装逼的模式简直不能容忍,听不懂的歌词一律沉塘!嘈嘈切切像锯木乐声的通通打死!

      哥就让你们这些古人见识见识下,什么叫合奏,什么叫肃杀!

      他把记忆中的geisha哼了几遍,确认旋律没有问题了,让红叶记熟。geisha的演奏有不少版本,宋和锦记得最简单的一个版本,是古筝+洞箫的组合,很适合在这个时代演奏,有现成的乐器。

      红叶听着宋和锦对这首曲子的描述,眼睛越来越亮,她能弹古筝,洞箫却需另寻他人。不过这难不倒红叶,她认识不少弹唱皆佳的乐人和卖唱女,宋和锦干脆就把这事全权交给她负责。

      而宋和锦自己则在院子里,买了大块墨块、蜡、纸张等物,筹备制书事宜。

      他原想用活字印刷术把《射雕》印出来,作为一个专门研究过四大发明的历史教师,他完全知道并且还记得活字印刷术的原理和所有步骤,然而考虑到时间以及成本的问题,最后他却是决定采用铁笔蜡纸的方法把书印出来。

      铁笔蜡纸是八十年代学校老师们常有的一种印刷试卷的方法,宋和锦做老师的时候,学校有打印机,已经没有人用这种方式了,是他偶然听老教师们闲聊谈到,才知道原来还有这样的一种印字方法,为此还特意上网去看过制作过程。

      首先要刻蜡纸,蜡纸由两层组成,上层是蜡,下层是纸,把蜡纸放在平整的光洁的木板上,用铁笔在上面刻字,要把蜡刻透,露出下面的纸,又不能把纸戳破,印刷时,把白纸放在下面,盖上刻好的蜡纸,用油墨滚筒使劲一滚,字迹便印到了白纸上。

      这种印刷方法,其实就是现代油印机的原理,但是放在这个纸和笔价格都很是昂贵的古代,这个方法无疑极为先进,方便简易,人人都能操作。

      知识就是财富,放在哪个时代都是真理。在古代,知识大部分掌握在世家大族手里,很多古方和秘法只有世家大族才有,并且敝帚自珍,不轻易外传。一旦有人不小心外传出去,轻则牢狱之灾,重则杀身之祸。

      一旦这种印刷方法宣扬开去,民众获取知识便容易许多,知识下移,从长远来说,无疑有利于促进社会的整体发展,但是对于统治者集团来说,这等于动了他们的奶酪,甚至有可能不利于王朝统治。

      宋和锦在想自己是不是过度猜想了,毕竟这个时代已经有了雕版印刷术,但万一呢?
      宋和锦不敢赌,所以他打算尽可能地把风险降到最低。

      他把整个制书过程分成了多道工序,自己和红叶雕蜡纸,当初为了让红叶唱好曲,戏班是教过她识字的,不过她写字不行,歪歪扭扭的,但宋和锦手头不是人手不足嘛,蚊子再小都是肉,按照纸上的字临摹着刻画,速度慢些总好过无。他现在把翠娘也带了过来,让她负责滚筒推滚印刷,印好的纸张拿回到宋家,之后再让宋丹丹分类、装订。

      宋丹丹对缺人手的宋和锦来说是个意外发现,之前宋和堂他们把书抄好后,如何装订成了一个问题。宋和锦拿着抄好的一沓纸张回自己房间的时候,碰上了来找翠娘的宋丹丹,她想托翠娘给她买些布料回来绣花,好卖些钱。

      宋和锦看着说出这些话满脸难堪的宋丹丹,心里一动,便问她能不能装订书籍。宋丹丹之前没干过这活,但是她手里有线装的书,也不愿意把这个机会推之门外,愣是咬牙应下,回去拆了好不容易从宋府带出来的书,一夜没睡,把一本书装订好,翌日交给宋和锦。

      宋和锦只是试试,没想到小姑娘真的做成了,对她的动手能力大为惊奇。如今制书需要人手,就想起她来了。

      当然,他原先是想把宋丹丹接过来的,但是考虑到宋老夫人轻易不让年轻未婚女子外出,念头便作罢。

      不过如此一来,他在制书一事就瞒不过宋家众人,他们会不会横插一脚,也很难说。

      倒是翠娘到外面和儿子一起干活,家里的活就没人做了,心里惴惴不安。但奇怪的是,宋老夫人并未对此横加指责和阻挠,让她松了一大口气。

      宋和锦让翠娘做的是架锅融蜡,蜡融化后,把流动的蜡倒在白纸上,摊平压实,晾干待用。

      第二本《射雕》他已经写了一半,再花五天就能把整本书写完,可以动手制书了。

      不过这一切目前只是计划,骤然增多的邀约,让他不得不把精力先放到红叶演出的事情上面来。

  • 作者有话要说:  不好意思,重新设置更文时间了,设为中午12点,但是没想到设到明天的了,搞了个乌龙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