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第 6 章 ...

  •   第6章名望提升
      接下来的事不出谢东池所料,田三杀人偿命,被判秋后问斩。
      田家人自然不愿接受,他们先是来谢家吵闹,一哭二闹三上吊,各种寻死觅活,什么手段都用上了。
      但他们很快就发现谢东池油盐不进,对他们的举动无动于衷。
      于是,他们也改了主意,逼田氏去为田三郎抵罪。若是女儿的命能换回儿子的命,那自然再好不过了。
      可官府的命令是这么好改的?更何况还有谢东池在一旁看着。
      所以田三郎的死已成定局。而田氏也因此受尽折磨。

      田氏在谢家耀武扬威了十几年,面对谢二郎都不曾服软,没想到回了自己娘家之后,反而变成了食物链最底层。
      她的父母责怪她,怪他害死了自己的兄弟。
      她的弟媳和侄子憎恶她,怪她害了他们的夫君和父亲,恨不得用她的命去换田三郎的命。

      而田氏自己也无比自责,所以纵使被弟媳时不时劈头盖脸地打骂和羞辱,或是被侄子“无意”中撞倒,她依然全心全意对他们付出。即使每日吃不饱却要干最多的活,她也无怨无悔。
      田父田母看着这一切,却丝毫没有怜惜这个女儿的意思,反而放纵了别人对她的欺辱。可能他们内心失去儿子的痛苦,也需要这样一种方法发泄出来。

      所以,田氏想不到,她的退让不仅不会让人心软,反而会让人觉得她心虚,甚至变本加厉。
      于是,她受的伤越来越重,身体也每况愈下,但自己却越发麻木了。

      不久之后,谢东池就听闻田氏又被父母发嫁了。
      对方是个鳏夫,娶过一个妻子,被他醉酒之后打死了,所以这些年一直娶不到老婆。
      田父田母为了对方答应的十两银子的彩礼,同意把田氏嫁过去。

      “大丫,三儿可是被你连累才丢了一条命。”田氏当然不愿嫁给那样的人,但田父一开口,田氏就只能无言以对。
      “你得为你亲侄子想想。你不嫁出去,我们哪有银子给你侄子娶媳妇,而这十里八乡,谁会花十两银子娶你?我们老田家的根不能就这么断了。你就看在你弟弟的份上,嫁了吧。”田父叹了口气,摆出一副迫不得已的样子。
      “大丫,你弟弟可是因为你才犯下大错,你可不能不管大宝。而且,媒人也说了,前一个没福气,是个不下蛋的母鸡。你不一样呀,你未来的夫君可是指望你给他生个儿子的,只要你肚子争气,他绝不会对你动手的。”田母也跟着劝。
      再加上弟媳和侄子也在一旁软硬兼施,田氏咬咬牙,最终还是同意了。

      等谢东池数年后再听到田氏消息的时候,已经是她的死讯。
      田氏过门后一直都没有身孕,终于耗尽了对方的耐心,步上了前任的后尘。
      而田家明知女儿枉死,却在拿了对方一笔钱后,就选择任由田氏死不瞑目。

      当然,田家这样的人家,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田大宝被一家人宠坏了,被人引诱,染上赌瘾,把全家都赔了进去。气死了自己的祖父母,自己也被追债的人活活打死。
      所以,有些人,哪怕不出手,对方也会自己把自己给玩死。有些事情,一开始就注定了。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而眼下,谢东池正在和他的新二婶交流。
      “曾夫人,给。”说完,他伸出纤细修长的手指将一个精致的木盒放到曾三娘面前。
      曾三娘表情平静,但眼神里有掩饰不住的惊喜,全然没有白天伤心欲绝的样子。
      呵,论演技,谁还不是个实力派了。

      “这是房契,就在县城东边,是三进的宅院。里面都已经打理好,曾夫人直接搬进去就行。”
      曾三娘打开盒子,拿出里面放的契书,看得很仔细。
      谢东池没有丝毫不耐烦,他今天的心情很好,有的是耐心。曾三娘帮了他这么大的一个忙,也算了了他一桩心事。
      “这是一百亩良田的地契,地址就在谢家村。夫人既然嫁入谢家,在这谢家村便再安全不过。等夫人平安生产,这些就是我给堂弟的礼物。还有这两间铺子,都是还不错的地段,夫人租出去也好,自己做些小买卖也罢,都使得。”谢东池微微一笑,端得是温柔端方。
      就好像这些被他随手送出去的东西一文不值,而不是能让人逍遥一辈子的巨额财富。

      但是曾三娘她很清楚,知道这是一笔多大的财富。若是换成靠她自己或者靠谢二叔,一辈子都攒不下一百两。
      青崖县不是什么繁华的地方,但那好歹也是个县城。一栋三进的宅院,少说也要两百两。加上整理到可以直接入住的地步,整修加上家具也得要个大几十两。
      还有这百亩良田,眼下并非荒年,卖地的人少,所以地价绝不会便宜。
      这一百亩田按市价怎么着也得要五百两。再加上两个铺子,零零总总,不下一千两。

      一千两啊!这可是一千两啊!
      一般的农家,一年能攒个十两银子已经很了不起了,若是碰上灾年或者有人生病,钱立马就能全部花光。
      就算是之前的张老爷,全部身家也没有一千两吧,自己却轻而易举就得到了。更何况,有谢东池这面大旗在,也不怕歹人盯上自己,日后可就高枕无忧了。

      曾三娘将盒子收下,唇边露出一丝笑意:“谢公子有心了,你二叔他变成这样,奴家心里担心的很,幸好有你在。我既然嫁给你二叔,定会帮他照顾好这个家,大丫二丫我一定视如己出,也会好好抚养腹中的孩子,谢公子日后不必再操心老家的事。”
      看到曾三娘如此上道,谢东池也很满意。
      曾三娘是个聪明女人,自己不过暗示了几句,她就能做得这样好,一举帮自己解决了两个麻烦。

      当然,防人之心不可无,经历的事情多了,谢东池除了对家人,对谁都有几丝防备。
      和曾三娘不过各取所需,自然不会大意。
      从头到尾,他不过是因势利导,没有直接插手干预。谢二叔休妻也好,受伤也罢,和他这个侄子可没什么关系,绝对不会留下把柄。
      反观曾三娘,现在她肚子里可什么都没有,光凭这一点,自己随时可以置她于死地。
      对自己没有把握的人,谢东池不会过河拆桥,但也绝不会给对方脱离掌控的机会。

      于是谢二叔死后,孝期内,谢东池就请族长为证,将这些财务和曾三娘做了交割。
      族长看到谢东池这么大手笔,先是震惊,后是感慨,更多的是担心。
      “池娃子,老夫果然没看错人。你叔叔那个样子,你都能如此待他,不愧是我谢家的麒麟儿。但你也不能太委屈自己,老夫知道你心好,但你把钱都给你二叔的遗孤了,你和音丫头怎么办?”

      谢东池明白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在没有成长起来之前,他根本不敢暴露自家的家底。万一被人盯上,就算自己能脱逃,自己的弟妹未必不会受伤。所以,纵使写话本挣了不少银子,他一直都很低调。
      私下会帮弟妹改善伙食,调养身体,但是明面上的财富并不多。一下子掏出这么多银子,族长自然不放心。
      比起谢二叔,族长自然更关心谢东池,这才是谢家村日后的希望。

      “族长放心。殿试之后,朝廷按例有赏金赐下,百两黄金足够置办这些东西了。”
      “你这孩子,怎么这么实诚呢?”族长恨铁不成钢地说:“百两黄金听起来多,也不过就一千两银子,置办完这些你还剩下什么?你去了京城怎么办?音丫头跟着你又要怎么办?”
      谢东池脸上闪过一丝为难:“二叔毕竟是我仅存的亲人了,我总不能不管他们。族长不必担心,我的书画还不错,在京城也靠字画攒了些钱,日子还是能过的。”
      又是一番好说歹说,族长才放下心来,答应替谢东池做这个见证。

      随后,谢东池写了奏疏给朝廷,陈述了一下自己眼下的情况,希望能延长这探亲假。
      他并不担心朝廷会不同意,因为此举完全符合了孝义之道,传出去也只会助长他的名望。这也算是自己那个叔叔对自己唯一的价值了。

      虽然谢二叔并非谢东池的亲身父亲,礼法上谢东池无需为他丁忧,但是从情理上讲,谢东池自幼失祜,谢二叔理论上对他有抚养之恩。
      谢东池奏章里表明自己二叔膝下只有两个女儿和一个遗腹子,自己身为他嫡亲的侄儿,总得为他尽一份心。一封奏章,谢东池写得那叫一个真情实感,相信看到的人,也会相信自己这个侄子对叔叔以德报怨,无怨无悔的心情吧。
      发出这份奏章的同时,谢东池也写信给了自己交好的同窗们,解释了此事。

      果不其然,朝廷很快就批复下来,不仅大方地延长了他的假期,还意外地对他的行为进行了表彰。
      他早就预料到,当今一直提倡以孝治国,不仅孝顺太后,同时对自己在世的叔伯长辈都尊重有有加。
      上行下效,人人在标榜自己的孝顺。自己的所作所为,正符合了这一点。
      所以,谢东池正好可以借此事再刷一波声望。现在声望越高,自己日后在官场的根基就越稳。

      谢二叔因为滥赌,一辈子都算潦倒,如今人没了,葬礼反倒办的极为风光。
      不得不说,真的很讽刺。

      青崖县包括县令在内的大小官员都亲自来了,秦州知州和同知,人虽没到,但是也派了家中晚辈过来祭奠。还有很多乡绅,员外,一些有门路的富商,都想方设法挤进来。
      谢东池也维持着几分憔悴的形象接待这些来祭拜的人,不管对方是什么身份,他都表现的彬彬有礼,让对方觉得如沐春风。
      一时间,谢东池的名字在整个青崖县彻底出了名,人们提起他都赞不绝口。
      还有很多长辈,回家就开始督促自家孩子好好读书上进,日后也能如谢东池一般,金榜题名,青云直上。

      “小姐,那谢家公子可真厉害,老爷都夸了他几天了。你说日后姑爷是不是也能这么厉害?等姑爷考上进士,也给小姐挣个诰命夫人回来。”小丫鬟在耳边叽叽喳喳,安家小姐安心却微微皱了下眉头。
      “环儿,慎言。什么姑爷,你家小姐还没成婚呢。你可别被人抓住话柄,若是传出去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家小姐有多恨嫁呢。”安心平日脾气极好,但是一旦她板起脸,就代表她态度坚决。小丫鬟不明所以,还是闭了嘴。

      这安家小姐也是人人都羡慕的好命。
      她家里富贵,安家的晚晴楼驰名整个秦州,已有百年历史。传到这一任安掌柜手里更加发扬光大,挣得钱数也数不清。
      安掌柜对这个嫡女极为喜爱,自幼锦衣玉食地娇养着,甚至还特地请了女先生到府里教导,才华眼界不输官宦之家的女子。
      同时,安家小姐长得那叫一个花容月貌,据说肖似其母,如同江南烟雨一般的温婉秀丽,如诗如画。
      美中不足可能就是她的母亲体弱,不得不常年卧床休养,而且安家夫妻间仅有她这么一个孩子,没有嫡子。因此也一直有眼红她的人背后嘀咕,现在再风光,安掌柜一走,没有亲兄弟撑腰,还不是落毛凤凰不如鸡。
      为此,安掌柜不得不纳了一个妾室,生下一个男孩,免得日后家业无人继承。

      不过,哪怕妾室有了儿子,在安掌柜心里,还是和爱妻生下的嫡女更加重要,所以早早为她打算。
      安家乃商户,虽然富贵,但是社会地位相对而言并不高。
      安掌柜很羡慕那些书香门第,也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能改换门庭。商籍三代不能科举,自家儿子是没希望了,但自家女儿若是嫁给读书人,那以后自己的外孙岂不是就可以读书入仕了?

      抱着这样的打算,安掌柜就想给女儿找个读书人为夫婿。同时又怕女婿瞧不起自己女儿,所以就选择了资助贫寒学子。他想得简单,觉得有了恩义,对方就不会薄待自己的女儿了,不然名声上也不好听。
      安掌柜这一腔慈父之心也是十分伟大了,可惜事情的发展却脱离了他的掌控。
note作者有话说
第6章 第 6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