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2、平都风云 ...

  •   方谨初语声冰凉,魏钧的眼中却似有火苗在燃烧,亦烧出了逼人的冷意,他并没有因为他在国外出生入死,却被国内的权奸出卖而寒心,却不能容忍他们把陛下和国家大事都当做争权夺利的砝码,他的君主一世英明,对他有知遇提拔之恩,是他发誓要效忠的对象,他的国家,是他愿意用一生心血去守护的对象。

      苏芩芳轻轻开口:“继位的是太子。”

      魏钧脸色森然,心中升起了一个不好的猜想,然而苏芩芳的下一句却又出乎了他的意料。

      “阿钧,不是你想的那样,希望你退兵的是太子,勾结庆王的却是睿王。”

      魏钧神色一凝,方谨初皱眉:“怎么回事?”

      苏芩芳眉头紧锁:“此事还要从太子刚监国的时候说起。当年陛下为了筹措军费,曾下令查办了好些收税不足的官员,关押了上万私铸钱币之人。可咱们这位太子却偏偏喜欢听信儒生仁义道德的那一套,在主政的时候赦免了大批罪犯,此事虽然让他得了仁厚的名声,却让陛下十分不满。另有一次……”

      这些事魏钧其实是知道的,但方谨初却是初次听闻,他听得认真,魏钧瞧了他一眼,开口道:“芩芳,长话短说。”

      方谨初立刻道:“我明白了,太子和陛下政见不合,所以你来之前发生了什么?”

      苏芩芳马上会意,跳过了大段朝局的解释,言简意赅:“十一月初,陛下撤换了御林军统领姜子成,”他冲方谨初解释了一句,“此人是太子妃的父亲。月末,陛下病情突然恶化,连着几天在宫中养病没有召见太子,反倒是睿王一直在侍疾。腊月十二夜里宫里突然闹刺客,姜大人以雷霆之势连杀四名新换的副统领,从新上任一个月的统领手中夺回了御林军,随即带兵入宫,最后发现陛下已经驾崩三日了。”

      “不对,”方谨初闭目仰头,手指在扶手上轻敲,听到这里马上道:“既然陛下在太子政变之前已经驾崩,宫禁掌握在睿王手里,他为何既不直接抢先登基,也不想办法控制平都,反而拖到了太子动手?”

      “你有所不知,”苏芩芳快速地解释,“虽然睿王与军方更加亲善,可若没有陛下的亲笔诏书,谁也调动不了地方驻军,无凭无证谁敢擅自为他出兵?除非是他自己的岳父孟长策,可新陵虽然离平都不算很远,究竟也需要起码十余天才能到,何况还有咱们王爷在靖安盯着。我在平都根基尚浅,许多隐情一时半刻查不到,据我推想,睿王应当是在隐瞒陛下驾崩的同时给他岳父制造了什么机会,只是不知为何反被太子抢先了一步。”

      方谨初皱着眉头不再说话,苏芩芳的解释也算合理,可他还是隐约察觉到一些不对劲,无他,按说太子和睿王相争这么多年,按说不论是谁都应该做了极充足的准备,可为什么在最后关头反倒都显得这么被动,倒像是同时被谁算计好了似的。

      可惜他父亲远离朝堂毕竟太久,皇伯父又比预期中驾崩得略早了一些,他知道苏芩芳仓促之间也就只能查到这了,再追问也没什么意义,不如先顾眼前。

      魏钧显然也是这么想的,他问:“你说勾结西宁庆王的是睿王,怎么回事?太子为什么希望我退兵?”

      苏芩芳答道:“我想你已经猜出来他们勾结西宁人的目的了?”

      “为了把我拖在这里无暇顾及朝局?”

      “不错。咱们王爷中立了多年,太子和睿王都断了拉拢之心,可你却一向被当作太子在军中最大的倚仗。太子在军中威望一向不及睿王多矣,朝中支持太子殿下的大多都是清贵儒生,唯有你受过太子的恩惠,且和睿王交恶,你权柄越大,睿王越不敢让你有回京的可能。”

      魏钧毫不意外,苏芩芳续道:“刚刚我说到先帝驾崩太子入宫,在这之后,睿王就被关押了起来,太子在朝臣支持下继位,”他略一停顿换了称呼,“陛下虽然登基,皇位却并不稳固,陛下他……”苏芩芳斟酌着用词,“仁厚,想要以儒道治国,进封了数位文臣,我走之前三日,有个太学生上书陛下说北靖连年征战以致民生凋敝,想要陛下裁军,陛下竟然把折子下发令群臣廷议……”

      魏钧叹气,方谨初扶额,苏芩芳也十分头痛的样子。

      “怎么说呢,陛下的用心是好的,可是这种事哪里是说干就能干的呢。北靖如今手握实权者几乎都是凭借军功上位,陛下喜欢结交文士本来就叫他们不满了。”

      方谨初轻笑出声,语带讽刺:“陛下爱惜百姓,用心自然是好的。只不过他不放心偌大兵权都分散在了各方镇抚使手里,急着收拢权力,也是真的。”

      苏芩芳有些尴尬,摸了摸下巴,默认了这句话,方谨初也没有再继续出言嘲讽,淡淡道:“帝王心术,本该如此,只是他做事太急,这下可算捅了马蜂窝了。”

      话说到这里他顿时恍悟,“所以现在他就想起大哥了,想要大哥早点回去给他撑腰?”

      苏芩芳点头:“是这个意思。”

      方谨初朝魏钧看过去,魏钧双眉紧紧锁在一起,语声平稳:“帝王之位,有德者居之,我不可能为了这个耽误国事,太子救过我那是另一码事。再说陛下也太高估我了,他得罪的是整个北靖军方,我一个人回去能有什么用。”

      苏芩芳道:“话也不能这么说,咱们打下西宁只是时间问题,放眼整个北靖,除了咱们王爷有谁的功勋可与你相比?王爷百年之后,除了你又有谁能继承王爷的基业?如果你愿意出面,陛下的愿望未必没有实现的可能。咦?惠宁,你想到了什么?”

      他说最后一句话的时候转向了方谨初,魏钧也朝他看过去,就见他嘲讽的表情慢慢消失,脸色越来越阴沉,眼中流露出了恐惧之色。

      他从得到先帝驾崩的消息时就在心中不断推演盘算,魏苏二人身在局中,他却因着旁观者清,以及……关心则乱,有了别的猜想。方谨初闭了闭眼睛,没有回答,却先朝苏芩芳问道:“你为什么会突然来到此地,不要告诉我你是帮陛下做说客的。”

      苏芩芳好笑:“自然不是。是王爷传信命我走一趟的。”

      魏钧惊讶挑眉:“义父叫你来是什么用意?”

      “王爷只叫我马上亲自来把这些事情告诉你,并没有说他有什么安排,但我猜测,他是怕你掉进别人的陷阱有什么危险,毕竟你带兵在外,若有什么闪失,可就……”

      方谨初只感觉他再也忍不下去了,忽然开口道:“我们回去,回平都。”

      他的声音有些颤抖,望向魏钧的眼神可以称得上是惶然,甚至带了一丝祈求,魏钧有些意外,因为在大事上惠宁从来都是毫不迟疑地听从他的决定,就算他心里不同意,也会据理力争,还从没在他做决定之前直接试图干涉他的想法。

      “为什么?”苏芩芳不解道。在他看来,平都现在的局势扑朔迷离,虽说魏钧身处敌国有一定的风险,可到底是手握重兵,且眼前的隐患几乎都大白于天下,可以说几乎已经没什么威胁了,如果回国,则难免要面对难以预测的局势。

      退一万步讲,如果局势明朗之后确实对他们大有不利,他们甚至可以在西宁扶立新帝拥兵自重,先保住自己,再以图后计。

      方谨初不再看魏钧,他闭着眼睛,睫毛微微颤抖:“安亲王有危险。”

      那一瞬间,他几乎有种立马吐露全部实情的冲动,却因为某些不知名的恐惧,让他的内心陷入战火连天般的斗争中。他只觉得他素来严丝合缝的面具在剧烈的心神震荡之下变得支离破碎,他不敢睁眼,不敢看苏芩芳脸上的疑惑,不敢与魏钧对视,怕接触到他探究的眼神,他会在那样的眼神面前丢盔弃甲溃不成军。

      至少在今日之前,安亲王在北靖的处境是绝对不会有人为他担忧的。安亲王是什么人?今上胞弟,北靖战神,赫赫武功,何等的位高权重,何等的柱国栋梁。熙和帝对这个弟弟的信任已经到了几乎盲目的程度,任何关于军事的决议只要是他提出的,甚至不需要一个合理的解释都会被通过,征战多年从未有过参军之类的掣肘,从未被克扣过物资军饷,连靖安城都是用安亲王的封号命名。而安亲王也非常完美地扮演了皇弟的角色,从来没有辜负过兄长的信任,在外为国征战,在内从不对朝政发表自己的看法,更不会在朝中私交大臣,近十二年甚至都极少回平都,把自己当作坚不可摧的长城,有他在的边关十余年来固若金汤,若非如此,羌戎也不至于会绕了几千里尝试进攻函关。

      这样的一对兄弟,是北靖的定海神针,保了四境数十年的太平,这样的安亲王,有谁能对他造成威胁?

      但是有一件事,因为所有人都根深蒂固地相信着世人眼中的事实,所以竟是从未有人意识到,其实这对兄弟,这对君臣互相之间的信任,全部维系在一个点上。

      安亲王无子。

  • 作者有话要说:  平都政局开始,目前小方小魏他们都还参与不了。
    简单解释一下,就是熙和帝尚武,为了攒军费操作比较激进,睿王跟老爹想法一致,但是太子那孩子比较崇文,日常政见不合(还有一些其它原因老皇帝不喜欢嫡子,后面会讲)。北靖真正强大的军队都在地方镇抚使手上,都城的禁军什么的基本只能维持治安,但是老皇帝平衡玩得非常好,一南一北和南北内部各自都能互相牵制,所以他在的时候很稳当,但是如果他不在了,继位的皇帝就只能看着一群强大的武将们瑟瑟发抖,只不过因为平衡还在,也没有哪家敢直接跳出来当出头鸟,只能暂时保持观望。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