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银行大院(9)让赵小美记忆深刻的两件事 ...

  •   作者/方_忆写于2023.12

      对于年轻时的父亲,赵小美确实没有太多生动鲜明的记忆留存。那些关于父亲的过往事迹,在她的记忆深处如同蒙上了薄雾,尤其是在她童年和少女时期的点滴经历,多数都已经模糊不清了,甚至有些事情是完全记不起来的。然而,生活总是会留下些烙印深刻的瞬间,有两件事对赵小美来说特别深刻,至今仍能依稀回忆起其中的情景与细节。

      这两件事情或许因为它的独特性或特殊的意义,在赵小美的成长历程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它们犹如明亮的灯塔,照亮了她心中关于父亲年轻时代的故事,并且时刻提醒着她,即使岁月流转,记忆会淡去,但重要的人和事总会以某种方式存留在心间,成为生命中最珍贵的片段。

      在小美刚上中学的那一年,第一次有机会跟随父亲、哥哥和二姐前往离城区很远的地方打茬子。这对于从小在城市长大的她来说,无疑是一次新奇而又充满挑战的户外活动。

      另一件事则发生在初一时,由于某种原因,他们那届学生并未如愿进入新的中学就读,而是被安排留在了原先的小学继续读初一。这两件事看似独立,实则有着微妙的内在联系。

      赵小莉对打茬子这项农活早已驾轻就熟,因为她在上一年就已经跟着父亲和哥哥去过两次。听说第二天又要出发去打茬子时,她显得从容不迫,只是平静地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而赵小美则对这次郊外之行充满了好奇与向往,跃跃欲试地想要加入他们的行列。然而,她深知母亲对此类事情向来严格,生怕因此惹来责骂,于是内心的冲动只能暂时搁置。

      她弯腰迅速解开棉鞋带脱鞋上了炕,打算用刚到手的小人书来转移注意力,享受这难得的宁静时光。尽管内心深处渴望参与,体会劳动的乐趣,但还是选择了不去在意,以读书的方式来度过这个下午,这也成为了小美心中一段独特的记忆。

      手里看的这本《平原枪声》小人书,是她用几张崭新的糖纸从班上坐后排的张蓝屏那里换来的。本来都快攒够第二本糖纸书了,但为了得到这本一直喜欢的小人书,不得不忍痛割爱抽出几张交换,这让她心疼不已。

      其实,《平原枪声》的小人书在小学时她就已经翻阅过了,那时是用桔子糖跟同班同学换了一天的阅读时间。现在没糖也能换,只要有新潮的糖纸也行,毕竟她的糖纸存货丰富,于是决定用几张糖纸再换一次重温。

      提起电影版的《平原枪声》,赵小美和妹妹赵小靓可是名副其实的铁杆粉丝,两人小时候不知看了多少遍,虽然一张电影票也就一毛钱,可对那会儿的她们都不能敞开了看。

      囊中羞涩买不起票的时候,姐妹俩就动起了歪脑筋:先是把家里用完的酱油瓶或醋瓶子上的商标小心翼翼地刮去,洗净晾干后,再悄悄往里头滴入父亲未喝完的白酒——那会儿父亲很少喝酒,偶尔也就一二两而已,所以瓶子里即便加了一滴两滴,他也几乎察觉不到酒量的变化。

      至于一个空酒瓶能换多少钱,赵小美记不太清了,只记得那些积攒下来的钱,都被她们毫不犹豫地兑换成了电影票。而对《平原枪声》的喜爱,远远不止于此。

      当市里的剧团将《平原枪声》在离她家不远的黄河剧场上演生动的舞台剧时,她妹赵小靓托同学的父亲帮忙,在每场演出结束后让她们进剧院帮忙打扫卫生,这样姐妹免费欣赏了好几场演出。

      正在灶下卖力拉着风箱的赵小玉,听到她妈说明天还要让去远处打茬子,忍不住一边拉风箱一边有些好笑的说:

      “爸爸每次带我们骑车跑那么老远,到了地方都快赶上吃中午饭了。”

      正在大锅旁边正往蒸笼里摆放窝头的小美母亲听见她这样说了,立马扭过头来,瞪了眼大女儿,厉声对她说道:

      “就你话多!谁不想在离家近点的地儿打茬子?问题是现在附近哪还能打到茬子?”

      等小美母亲把所有的窝窝头都整齐地码进两层大蒸笼,盖上厚重的笼盖后,才停下手中的活计,随手撩起围裙擦了擦手上的面粉,冲着炕上正和妹妹赵小靓抢夺小人书的赵小美大声责备道:

      “你都多大的人了,就不能让让你妹妹?赶紧下炕到里院挑水去,每次轮到你,咱家水缸就没见满的时候!”

      赵小美用力从她妹手中抢过小人书,不满说道:

      “刚您在屋里忙乎时,我哥就把水缸挑满了。”

      被她姐抢走小儿书的赵小靓气鼓鼓的瞪她一眼,然后撅着嘴拿起一本已经被翻得破旧不堪的小儿书,又重新翻看了起来。

      “哼,你哥在乡下干农活那么辛苦,难得回家休假几天还要帮你干活,我看咱们家就数你最会偷懒,快下去看看鸡食有没有冻住!”

      赵小美虽然心里嘀咕着:“喂鸡不是已经交给妹妹赵小靓负责了吗,关我什么事啊?”

      从上中学开始,赵小美和她二姐就轮流去里院挑水了。考虑到她们年纪尚小,无法承担父亲和哥哥所用的大水桶,所以特意换成了适合姐妹俩肩膀承受的半大水桶。想要把家里那个大肚水缸装满,她们每次都得来回跑三趟才能完成任务。

      母亲对赵小美的评价倒也没冤枉她,确实每当轮到她去挑水时,家里的水缸时常只有一半或更低的水位。但小美并不是故意偷懒,就拿今天来说吧,她只是想多看几遍这本引人入胜的小人书,觉得只有这样,才对得起自己辛苦收集的几张崭新的金色糖纸。

      已上三年级的赵小靓接替了她三姐喂鸡的工作。母亲担心她年纪尚小,剁不好鸡食,便特意安顿小美父亲提前将一天所需的鸡食全部洗净、剁碎并调配好。这样一来,赵小靓只需定时前往凉房上的鸡棚,把拌好的食物分几次放入鸡食盆中,并定时往鸡缸里添些清水就足够了。

      那时,与赵小靓同龄的赵小美却没有这般优待,她对此耿耿于怀,认为母亲明显偏心,纵然疼爱妹妹也不应如此过分。每当回想起这些,她心中难免会涌起一阵不爽。所以懒得搭理母亲,依旧低头专注翻看着刚从妹妹那里夺回的小人书。

      小美母亲似乎也意识到在这件事上自己不占理,于是耐着性子向三女儿说道:“美儿,你哥已经帮你把水缸挑满了,你就帮下你妹妹,去凉房上看看鸡食冻住了没?”

      这次她母亲并没有责备她,而是耐心地与她讲明事理,让赵小美觉得很有道理。在学校里她不也是那个争先恐后帮助班级和同学们的好学生吗?那在家里也应该这样做才对啊。

      而且她一直是个说到做到、实实在在的好孩子,在上小学的时候,就是三年级二班第一批加入红小兵的学生,思想先进着呢。

      “行了,我去看看鸡食冻没冻!”虽然她心里早就不生气了,也愿意去帮忙,但还是故意的板着脸,嘴巴上不饶人。说完这话,便起身把手中的小人书丢给妹妹,假装气呼呼地下地走出门。

      班主任王老师前两天特意把赵小美叫到办公室,语重心长地鼓励她要积极表现,力争第一批加入hongweibing。然而,自从赵小美得知自己这届学生将继续留在胜利路三小读初一的消息之后,她的心情就瞬间阴郁了。她之前可是满心期待着能跟随她二姐的脚步,进入九原一中校门,开始她的中学生涯呢。结果却事与愿违,他们这届被留在原校上初一,成为后来师生们调侃的“戴帽子”中学的新成员。

      王玉珍老师依旧稳坐二班的班主任,其他各科老师也都是熟悉的面孔。而生活总是充满未知与挑战,班主任王老师透露了一个让全班同学既兴奋又紧张的消息:

      初一阶段将会新增不少课程。除了语文、数学、自然、历史和地理之外,将有思想品德、英语、物理、化学,以及生物课。

      赵小美在得知这个消息后,心情犹如坐过山车般起伏不定。不过听说物理和化学这两门学科要等到初二才开设时,忐忑不安的心瞬间如释重负,大大地松了一口气。毕竟她的数学成绩本就不太理想,要是再添上这两门看起来比数学公式还要复杂的课程,真让她有些望而生畏。

      有一次,小美在家里见她姐赵小莉正埋头于一堆物理化学作业之中。作业本上铺满了如同神秘密码般的公式和图表,对她来说犹如一座座小型的科学迷宫,让人眼花缭乱。赵小美试图去解读那些复杂的线条与符号,但无奈它们仿佛在跟她玩着捉迷藏,越看越觉得头晕目眩。

      不由心里嘀咕:“这些公式表格可比小学里的加减乘除难缠多了,就像攀登知识高峰一样艰难!”

      这无疑在赵小美的心中种下了一颗名为“畏惧”的种子,让她对即将步入初中生活所要面对的物理和化学课程有了初步的认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