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6、柏妮丝和艾伦 ...

  •   “呕——”

      “呕——”

      曼蒂单手扶着墙,对着马桶保持呕吐的姿势已经好几分钟了。

      拉文克劳的四个姑娘们担忧地看着她的后背。

      “曼蒂......你还好吗?”,拿着手帕的帕德玛忍不住上前一步。

      在穆迪教授对蜘蛛使出不可饶恕的咒语时,曼蒂原本红润的脸颊一瞬间褪去了血色,苍白到像海莲娜小姐的面庞。

      这是小巫师们第一次接触这样的咒语。

      拉文克劳们,怎么说呢?

      没有太清晰的善恶观。

      拿弗洛伦斯做例子,她一点也不难受,甚至还想研究一下这些东西。她对知识有充足的好奇心,而且完全不在乎这些知识本身的性质。

      莉德觉得,可能是弗洛伦斯太早接触大人的世界,对人性了解的太透彻,以至于她会觉得会把这些都当成工具。

      既然是工具了,那怎么用,就是看使用者了。一个工具,不管本身性质如何,能实现她目的的就是好工具。

      莉德有时候会觉得,比起拉文克劳,弗洛伦斯更适合当一个斯莱特林。

      大部分拉文克劳也接近这样的想法,只是还没有达到弗洛伦斯这样离谱的程度。

      所以,面对穆迪的残忍,拉文克劳们好奇心和探索欲更甚于恐惧。

      这让穆迪感觉有点索然无味。

      但曼蒂不同,她在穆迪施第一个咒语的时候就变了脸色。

      下课铃一响,她第一个冲出教室,直直跑到厕所,扶着墙大吐特吐。

      “我......没事。”,曼蒂抖着腿站起来。

      弗洛伦斯拍拍她的肩膀:“曼蒂,别想了,一个咒语而已。黑魔法也是魔法,只是对人的伤害更大。”

      “我们现在在霍格沃茨,霍格沃茨是安全的,难道穆迪有胆子对着学生用黑魔法吗?”

      “既然不会,那就没什么可怕的了。”

      曼蒂打开了她的手:“不,我不是因为害怕,是恶心。我的妈妈,柏妮丝,就是这样死的。”

      在伏地魔和食死徒肆虐的时代,死的不够壮烈的人,都不足以让人记住。

      哈利和纳威的父母是因为七月预言死的,所以人们记住了她们。

      苏珊是因为全家几乎都死在食死徒手下,所以人们记住了她。

      但还有更多的人,她们死的悄无声息,连名字都不配被记住。

      柏妮丝和艾伦是预言家日报的记者和编辑。她和他在霍格沃茨相遇、相知、相恋,又在毕业后拥有共同追求的事业,顺理成章地结婚了。

      柏妮丝和艾伦就像互相契合的两块拼图,没有人能比对方更适合自己。

      艾伦结婚时对柏妮丝说:“我爱你,就像爱着我们的事业一样。”

      柏妮丝看着艾伦深邃的眼镜,她说:“我们走在同样的道路上,我们的心也会永远在一起。”

      伏地魔的压迫越来越强,他们掌握了魔法部,也即将扼住英国魔法界的喉舌。

      《预言家日报》的报社里,时不时就有一两个同事,在下班以后,再也没有来上班。

      一整夜一整天,总编没有回家,只在办公室里坐着。他的烟斗一直亮着,发出微弱的光。

      终于,他约见了柏妮丝和艾伦。

      总编说,他答应了食死徒的入驻,以留住他的员工们的命。

      柏妮丝和艾伦不愿意做这样违背他们理想和职业道德的事情,于是被报社辞退了。

      主编对艾伦说:“这样说来很卑鄙,仿佛我在为自己开脱。但我可以不要命地和他们对上,其他的记者们呢?我不能看着他们去死,乔的母亲还在等他回家。”

      “艾伦,你和波妮是我最欣赏的孩子,你们跑吧。跑的远远的,再也不要回来了。”

      这是主编对他们的保护,辞退总比说出不该说的话而被杀死,要好的多。

      但主编早该想到,柏妮丝和艾伦要是能闭嘴,就不会被辞退了。

      夫妻俩一拍即合,胆大包天地躲在一栋隐秘的小楼里开始自己印报纸。

      记者柏妮丝收集信息和撰稿,编辑艾伦排版、美工和印刷。

      不得不说,这很困难。

      在报社里,每个员工的分工是很细的,绝不会让一个人承担那么多的工作。

      再加上艾伦的美工水平其实也就勉强合格,第一期报纸的诞生着实花了很长的时间。

      那时候,柏妮丝意外怀了她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孩子也就是曼蒂。

      那时候,计划中的第一版《地底之声》开始在巫师间流通。

      她很爱曼蒂,但柏妮丝在日记里写把《地底之声》称呼为第一个孩子。

      她是这样写的:《地底之声》,我的第一个孩子。她会成为黑暗中的灯塔,将真相和罪恶披露在所有人面前。

      看到《地底之声》的,不仅有白巫师和普通巫师,还有伏地魔的爪牙。

      《地底之声》终究被食死徒们发现,他们发誓要弄死这个不知死活的神秘报社。

      但那时候的他们不知道,这个报社全部也就只有两个人。

      得知这个消息,艾伦的妹妹黛拉找到了布洛赫夫妻。

      她只一眼就认出,这是哥哥和嫂子干的好事。

      黛拉跪下来哭着求自己的哥哥和嫂子:“哥哥!嫂子!哪怕是为了你们未出生的孩子,你们也不要再做这样危险的事情了。你们会害死自己的!”

      但艾伦和柏妮丝都毅然决然地拒绝了她。

      柏妮丝捧着小姑的手,说:“黛拉,正是为了我们的孩子以后不用活在这样的恐怖里,我们才更要做这些事。”

      艾伦说:“我们正在从事一个伟大的事业,这是一个记者、一个编辑所能做的最伟大的理想——说真话。哪怕不会被记住,哪怕没有人知道我们的名字,但我们的孩子会为我们骄傲的。”

      黛拉哭着摇头,比起“伟大”啊、“理想”啊、“骄傲”啊,这样飘在空中的词汇,她真实知道伏地魔有多么可怕。

      她还在上学,是请假离开学校的。

      每一天,起床,刷完牙,走到礼堂。

      她就会听到哪一个麻瓜家庭出身的巫师死了。她就会听到哪一个和伏地魔作对的人死了——那是她同学的哥哥姐姐。

      很久以后,黛拉姑妈说,年轻人是看不到夜骐的,但她还没毕业就看到了。因为她在离开兄嫂家的路上,看到一个巫师被吊在路灯上,他快死了,恰恰好在她眼前断了气。

      而食死徒们围着他哈哈大笑。

      但看着哥哥嫂子坚定的眼神,那一刻,黛拉·布洛赫知道,她没办法阻止自己的兄嫂走上这条不归路。

      在曼蒂出生的几个月后。

      有一天,艾伦拿着报纸的样板出门,再也没有回来。

      柏妮丝从天亮等到天黑,再从天黑等到天亮。

      等到公鸡打鸣,柏妮丝终于流下了痛苦的泪水。

      那叫声宣誓着,《地底之声》的编辑部,只剩下一名记者。布洛赫家,只剩下一个刚生完孩子的孱弱母亲。

      第二天,柏妮丝在最新一期的《预言家日报》——她和他曾经共同建设的报纸——的角落里,发现了艾伦的死讯。

      她不知道总编是怀着怎么样的心情通过这份稿件。她只知道,她以后要孤军奋战了。

      不过后来她就知道了,真相就是,主编早就死了。他在为乔求情的时候,被一名不耐烦的食死徒杀死了。

      食死徒以为他们杀了一个《地底之声》的成员,能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但事实上完全没有。

      在停刊一次后,柏妮丝一个人撑起了报纸制作的全流程。

      尽管《地底之声》从周报变成了半月报,但来自地底的声音从来没有断绝过,甚至愈挫愈勇。

      它在告诉食死徒,《地底之声》编辑部不认输!

      在一个安静且有点闷热的夜晚,柏妮丝做完了第二天要拿去印刷的样板。

      怀孕后没能得到很好的休息,压抑的情绪再加上高强度的工作,这都破坏了她的身体。

      她的头发一把一把的掉,她的脸色白的像鬼一样,她多走两步就要大喘气。

      对着镜子的时候,柏妮丝几乎认不出自己,认不出《预言家日报》那个最美的女记者一丝一毫的痕迹。

      但她没有一点后悔,只有仇恨,只有熊熊燃烧的仇恨支撑着她。

      曾经那个柏妮丝早已死去,活下来的只是一个空壳子,里面藏着的是复仇的幽灵。

      她用尖锐的笔锋将血淋淋的现实刻在每一张报纸上,叫嚣着挑衅伏地魔。

      她不怕死,只怕在活着的时候没有把想说的话说完!

      夜已深,柏妮丝哄睡了女儿,也要去睡觉了。

      风从窗户吹进来,摇动了床头的风铃,那是她五年级生日时艾伦送给她的。

      那时候,她虽然听说过食死徒的事情,但没有想那么多。那时候,她有很多很多的想象,关于爱情,关于理想,关于夏风里摇晃的树枝。

      窗户没有关紧吗?柏妮丝想。

      她走到窗边,不经意往下一扫。

      突然,楼下有几道黑影闪过。

      出于一种隐秘的直觉,柏妮丝抱起女儿,把她藏在了一只足以呼吸的旧空纸箱里,又在上面压上了废纸箱。

      她对着纸箱祈祷,希望女儿不要中途醒来。

      闪电划过天际,把天空照的像白天一样明亮。

      隆!隆!隆!

      雷声响起,倾盆大雨骤然落下。

      风夹着雨吹开了布洛赫家的窗户,床头的风铃急促地响着。
note作者有话说
第86章 柏妮丝和艾伦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