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14 意义 ...

  •   两人把房间收拾清楚,宋清洛就带着顾渚往食堂去,她是不饿的,但是担心之后忙起来没时间,便先带着顾渚认路。
      乡政府的房子离集体宿舍不远,但是全是山路,曲折回环,还都是上坡。
      顾渚之前也从未想过吃一顿饭需要这么麻烦,闻到饭菜香味时甚至有些如释重负。

      食堂其实就是办公楼旁边的一间小平房,请了几个在家村里的阿姨帮忙做些家常菜,过来吃饭的都是没条件在集体宿舍做饭的支教老师、大学生村官。
      房子里也没什么齐整的座位,炒熟的菜用盆放在一个大圆桌上,所有人各自拿一个不锈钢碗夹了菜就走。

      宋清洛领着顾渚打了饭,端着碗走到外面找了两个空着的木椅坐下,一抬眼看到顾渚满是灰尘的裤腿,体贴地递上了纸,诚恳道:“骗你陪我来是我不好,回头……”
      “请我吃饭?”顾渚接过纸和她的后半句话,“咱换个承诺吧。”
      宋清洛想到自己确实是一次也没兑现过,讪讪一笑。

      顾渚把碗放到宋清洛手里,拿着纸低头先帮宋清洛擦了擦她裤腿边的泥点子:“合作就是资源共享和互惠协作,你配合我,我也应该配合你,”他把纸巾折起来擦了擦自己的脚边,“而且我也确实是有这几天时间空闲,所以我不是被你骗来的,不用太在意。”

      宋清洛端着两个碗,看着俯身在自己面前的男人,有一瞬间的失神。但在顾渚直起腰之前,飞快地调整好了自己的表情。
      “我下午就要开始去发言人家里补录内容了,今天要跑至少五家,你想去的话就一起,不想去的话可以在村里随便逛逛,”宋清洛很认真地给他建议,“我采完给你发消息,你来接我一起走回去就行。”

      “陪你一起,”顾渚接回自己的碗。
      宋清洛拿出筷子递给他说采录不知道要多长时间,可能会无聊:“安龙和信平不太一样,下辖的村落十分零散,但都各有特色,你可以去走走。”
      顾渚并不采纳她的建议,扒拉了两口饭,说话有些含糊:“本来也是来陪你的。”
      宋清洛吸了一口气,说了声行吧,低头专心吃饭。

      昨晚她和白嘉怡就在酒店把语音材料的清单整理好存到了手机上,吃完饭,就按着上面的顺序,背着双肩包,和顾渚一起往第一家去。
      离乡政府最近的发言人是一户四十岁左右的大叔,接了宋清洛打过来的电话就在家里等着他们,见两人进屋就热情地招呼他们嗑瓜子,宋清洛摇摇手说不用,拿出电脑和话筒开始提问。

      这个发言人欠缺的内容其实没有那么多,宋清洛有针对性地提问了几句,又补了些新的材料,也才过了一小时不到,看他们站起身来要走,叔叔便问他们下一家去哪。
      宋清洛看了看清单,笑着说:“要去找谢奶奶。”
      叔叔摆摆手,让他们别往家里去:“谢老太在地里晒太阳呢,你去那边找她。”
      宋清洛点点头说知道,但还是道了声谢。

      这个谢奶奶年逾八十,几个孩子都离开了乡村,但她舍不得,就一个人留在乡下的老房子住着,老人家身体不错,天气好的时候就会到田埂边晒太阳。
      谢奶奶性格开朗热情,她们上次来安龙的时候,就和谢奶奶约定好要再见面。

      三月的田里,绿芽初发,顾渚跟着宋清洛走入不远处的田野,果然见到田埂旁的一处空地上,一个老人坐在藤椅上,慢慢悠悠地扇着扇子。
      宋清洛却忽然站住了脚步,想了想把手机掏出来翻了翻表格,顾渚凑过来,问宋清洛在看什么。

      “我看看当时登记的东西,要是谢奶奶要补录的字不用录音的话,我就直接在田里用笔记,省得叫她回去录音还打扰老人家的好兴致,”宋清洛看了看,果然只用纠正几个音标,于是满意地摁灭了手机,远远地招手,“谢奶奶!”

      老人家转过头,似乎有些看不大清是谁,眯着眼好一会,才惊喜地挥手回应:“清洛!”
      宋清洛应着,一脚踩进田里,又似想起什么,转身交代顾渚:“你在这等我吧,下面有泥。”

      顾渚站在高处,看着宋清洛顺着田埂跑过去,不知道从哪里翻出一个矮矮的木椅,坐到老人家身边,抬眼看到顾渚还站在原地,远远地朝他挥了挥手,把手拢在嘴边,“你找个地方坐会!”
      午后的阳光明媚却不热烈,落在她身上暖意融融。
      顾渚忽然低下了头,笑着叹了口气,抬脚也下了田。

      他一步一步走进田埂中,和奶奶打了个招呼,接过宋清洛从一旁递过来的椅子,就这么静静地坐在一旁看她工作。
      宋清洛她从包里掏出纸笔,把材料递给谢奶奶。

      顾渚凑过去,发现那张表上都是些他熟悉且认识的汉字,但是却以一种他看不懂的规律排列在一起。老人每照着材料读一个音,宋清洛就用笔写下一串音标和数字。
      这个过程比他想象中的要有趣许多,完全没有意识到半个小时就这么过去了。

      采音结束之后,谢奶奶非要让宋清洛到家里吃饭,宋清洛说还有三家没有采完,还不知道几点才能回来,等之后得空了一定到家里去看她。
      顾渚看着她和谢奶奶道别,把手里的东西塞到包里,跨上双肩包,又走向下一个采集点。

      他就这么陪着她,走到了,一户一户的农家,一转眼就忙到了傍晚。最后一户采完,两人一起并肩往宿舍走。

      “上次我们本来是计划在咱们住的那个宿舍统一采音,”宋清洛一边走,一边和顾渚讲之前的事情,“后来发现天气太凉,好多发言人过来都有困难,我导师大手一挥,说我们年轻,干脆我们直接上门。”她把手背到身后,闭着眼睛抬头享受吹过来的微风,“然后一边采音,一边帮老人们做些什么修水管啊、换灯泡啊这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顾渚想起今天去的几家发言人年纪确实都不算年轻,问她采录方言是不是专门得找这些年纪大的老人家。
      “不,”宋清洛摇头,“也要找年轻人,有比例要求的。”
      顾渚有些纳闷:“那年轻人不都从小学普通话,不会有影响吗?”

      宋清洛点头说当然有:“不过普通话对方言的影响也是研究方向之一,也有人专门去探索不同时间普通话的学习介入对方言口音的影响。”

      顾渚笑着说自己还以为主张保护方言的人都不希望年轻人学普通话。
      “保护不是固步自封,我们组里还有援助对口县城普及普通话的任务呢。方言有方言存在的意义,普通话也是。”宋清洛见他对这些东西还挺感兴趣,就多说了一些,“说普通话的人越来越多意味着我们的基础教育越来越普及、人们的沟通越来越方便,这是好事,只是确实也在侵吞方言传承的土壤。”

      伴着婆娑的月光和四周的虫鸣,宋清洛的状态和顾渚之前见过的所有样子都不一样,她好像忽然沉静了下来,声音很轻但却有力,解释专业却不晦涩,顾渚没来由的很想留住她这个状态,便又问道“你和白嘉怡是同一个项目?”

      “不是一个方向,我的研究内容就是把这些方言音记下来,然后和古籍中记录的发音进行比较分析;小白的研究是把这些方言和现代科技结合,一方面保护方言,一方面挖掘其中的现代意义。”说到专业,宋清洛话也多了起来,顿了顿,总结道,“可以理解为我在寻找它们的来处,小白在找它们的未来。”

      “我今天看到你是用音标记音,古代没有这个吧?”
      “那时候记音记字方法很多,”宋清洛想了想,选了个好解释的:“比如反切法,就是通过两个汉字,一个负责提供声母,另一个负责提供韵母和声调,组合起来为另一个汉字注音。”
      顾渚在脑海中想象了一下:“可是这样的方法其实没有那么完备啊。”
      宋清洛失笑:“你以为我们的历史文化是怎么沿袭下来的?不就是靠记录、考究、总结,一代又一代地不断完善,才能逐渐变成交到我们手里的样子。”

      “我们现在有更好的设备和技术了,可以发展的方向就更多了,”宋清洛继续道,“小白的研究就是把语音材料和现代技术融合进行研发,最简单的比如支持方言的语音输入,再深入一些的呢就有譬如因病丧失部分语言功能、又不会说普通话的病人的智能语言识别,还有比如……”

      宋清洛顿了顿,神情有些难过:“我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那个视频,一个被拐卖的中年女性好不容易被救下,但是因为她已经离家太远,加上身体受过虐待,发音不便,所以她说的话没有人可以识别。如果有一个完备的语音识别模型,可能就能更快地定位到她的家乡……这都是我们研究的意义。”

      顾渚悄悄看向她,春风吹拂,宋清洛挽好的头发被吹动,落下几根碎发,她可能觉得有些挡眼,伸手把它们撩到了耳后。

      他忽然想起今天坐在田野中的她,神情认真、专注,如一朵本该生在旷野的花终于寻到了土壤。
      正如此时她带着坚定和向往看向前方。
      好像在做这些事时,她眼中总有光芒闪烁。

      那个三个月的赌约,他知道他要输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4章 14 意义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