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日晷 ...

  •   这是一张山巅云雾图。
      背景是乌黑山尖袅袅云雾,丝丝缕缕地渗着初升的日光,构图焦点横竖交错于一人周身。
      竖向,是画中人周身的青藤,从足踝蜿蜒而上,缠绕着层层叠叠的山荷叶,直到没入颈间的发丝;横向,则是画中人一高一低纤纤托起的臂腕,她左手拈着山荷叶的黄蕊白花,右手捧着一抔清水,抬腕,优雅地将水洒在花上,下一刻,花瓣微颤着变得透明。

      山荷叶,又名马蹄芹。
      它的叶子很大,摸起来很干爽没有粘液不适,也就是说可以穿到身上不觉得膈应。
      它因花瓣遇水透明的神奇而得名称号“大山精灵”。
      想到这,画中人不禁蹙眉叹了一口气。

      她昨天发现山荷叶的这些相关资料,说走就走,预备上山采风取景作画,那时何曾想过亲眼观景却会是在这样的情境下?
      她怅然地望向花瓣透映出来影影绰绰的山下景致。此情此景,此风此山此人,正共享着残酷的命运。
      山风太大,她漫不经心地按住阵阵作响仿佛要散架的草裙,放花入风中,旭日初升,光耀山林,她腾雾一跃,无目的地漂流于苏醒的山林间。

      造作完人花山相呼应的美景后,林回终于有心思整理目前的情报。

      她穿越了,穿成山神。
      心念一动,能够出现在山林的任何一个角落。凡是这座山所有的,她都有所感应。相当于一座随时可以检索传送的专属大豪宅从天而降,和她绑得死死的。尽管谈不上沟通并号令百兽,但百兽也存在明显的顺从和敬让。
      毫无疑问,这座山和她息息相关,她也有一定的掌控力,说山神也不为过。

      但是,林回无法产生哪怕一点的归属感。
      要知道,曾经她给画板们都特别设计了一个又一个系列的皮肤,可现在的她只想远远逃离,更别提要给山取名打标记。

      然而林回根本无法离开这座山。
      山是孤山,只有一座主峰,周围尽是绵延看不到头的野原丘陵。她的活动范围仅局限于山顶到山脚。

      山的人为痕迹少得可怜。
      山上找不到没有一条人为的路,山外的野原也肆意荒芜,仅有的几条稀疏细弱的土路仿佛避之唯恐不及一般,刻意似的远远绕离开山。

      只有山脚下的一尊木制人像。
      那个点也是林回能够到达的最接近外界的地方,应当是类似山神像的存在。

      人像摸起来似乎没有上漆,却不染尘埃无有划刮。其面容留白,披散长发,赤足挽手而行。观察到人像这个动作的第一时间,林回就在那只拈着什么的右手中,斜插上一根枯枝,是在地上随便捡的,捡起来一看,自然掉落的枯枝浑然写意,配上神像动作倒是相当合适。林回不想折断有生的枝条或是花枝,所谓山神,当然将哪怕枯枝都视为生生不息轮回不止的一环。
      人像简单披着一身素袍,流肩交领,广袖圆袂,朴质飘逸,与林回所了解的汉服制式大致相近。

      总算有了一个好消息。
      这座山并不是无人关注的野山,时代应当是华风古代,不幸中的万幸。

      目前总结来看,林回所掌握的这些外界信息,少得可怜,她也无处谋求人类社会的帮助,天知道她现在有多茫然。

      甚至不能第一时间确定现在是什么季节,什么时间。
      林回痛苦地回想中学的地理知识。

      山的海拔极高,占地截面非常广阔,可以类比为林回以前去云贵看过的原始森林山区——林回实在分析不了什么地貌地质构造,她能想起这三个词,对自己已经很拜服了。

      成为山神之后,林回才真正地体会到什么叫山中有四季,什么叫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什么叫植被资源丰富多样。
      她捡着或黄或绿或枯或阔或针的叶子们,茫然四顾,根本猜不出到底是春夏秋冬哪一个。

      应当要从山脚的气温判断吧?那里想必也是她未来的主要定居地。
      山脚气温不高,没那么热,很凉爽……所以是什么气候?是春季?是秋季?有些地方夏天也不见得热,冬天也不见得冷啊。

      ……对时间的把握,真真正正是人类农业社会的必要前提。
      林回欲哭无泪,她一点都不想得到这种宝贵的经验。

      继续思考季节的问题,冬天昼长夜短,那么昼夜长短比例有助于判断,现在到底是比较安全的春夏之交,还是恐怖的秋冬之间。
      这个问题关乎未来规划,显然易见至关重要。

      林回看了一眼太阳,此时太阳已经完全显露于地平线之上,她想到了,日晷。

      林回的图像记忆很好,她清楚地记得博物馆里有两种日晷。
      一种是圆盘倾斜着有一定角度,指针垂直于圆盘;一种是圆盘平方,但中心的指针有角度地倾斜着。

      林回选择了第二种,折腾指针当然比折腾圆盘方便。
      至于那个倾斜角和东南西北方位的确定,林回选择差不多就得了的45度,太阳在哪里就是东,先别管时刻是否精准,能大致看时间长短就很不错了。

      找到一根有尖尖像指针的树枝,不需要打正方形辅助线,在泥地上徒手画圆,不愧是她特别圆,圆周均分12,斜插上树枝。

      托她素描功底和眼手功夫的福,她有自信徒手画圆表。尽管她从来没想过在野外当野人的时候,绘画能起到这样的作用。

      要相信自己,林回自我鼓励,并细细地给日晷加了一圈巴洛克风格的花枝珠玉。
      人类就是这样的,自然之博美在前,也应当有信心建构赞颂人类文化之美。

      她还有现代人耳濡目染的宝贵知识财富,即使无法及时一一对照现实诸难题,也要对曾经刷过的古穿电视剧电影小说动物世界种类多样的短视频有信心。

      比如,林回清晰地记得很多穿越者都是靠在古代做豆腐惊为天人的,而她现在是多么馋豆腐啊。
      要是早餐能有一碗豆腐脑,一杯热乎乎豆浆;要是火炕上熏着豆腐干,冬天就有安全感满满的腊肉炒豆干了,可以说要多香就有多香、要多幸福就有多幸福;更别提麻婆豆腐小葱拌豆腐,都是多么经典的中华菜系,色香味俱全,更有青白意境。

      幸好,身为一个根正苗红的中华人,哪怕沦落到鲁宾逊漂流记的境地,穿越后第一时间能想到的不是要做独木舟挣脱海洋,而是默默地把石磨拉到必备农具的列表前排。

      当然,目前距离石磨还相当遥远,林回只不过能在山脚下的溪水边,捡一圈碎石头拼好日晷的圆周,为这个日晷增添一点使用寿命。

      等了一个上午,等到日头达到最高,又跌下去,大致得到白昼短的结论。
      所以是秋天?

      累了累了。
      林回保持形象地斜倚在石头边,先歇一会。

      穿越过来的第一日,林回已经做了很多事。她在清晨的山中,先给自己做了一身简单的草裙,果体是不能忍受的;登山望远亲眼勘测山体全貌和搜寻人烟,决定暂且在山脚的溪流边落脚;做出日晷,明确了冬季即将到来的危机。

      折腾了这么久,又饥又渴,同时明确了,所谓山神,却有凡人肉身欲望的又一重大难题。

      不知不觉间,林回已习惯性地做起了手操。她前世为了保持手感向老中医学的手操,往往绘画工作遇到瓶颈之时,她便会做做手操既是放松也是调节。

      顿了顿,林回观察了一番与前世一模一样的熟悉的这双手,犹豫了一下,掂了掂身旁的巨石,深呼吸,用力,这么重的巨石竟然真的抬离地面了,放下,喘了几口气,她已缓了过来。
      她不可置信地捏了捏并不存在的肱二头肌,还好还好,她的身体还是原装的美,比例协调纤美柔美,只不过她现在能强忍颤抖调动肌肉极限的重压,痛和酸还是存在,不过可以忍受,之后也可以很快恢复,看来她以后完全可以当牛来使。

      可是如影随形的饥渴和寒冷真不是人能受得了的。
      林回站在溪水边看了很久,浅滩的溪水不深,水光粼粼,清澈见底,银色的小鱼成群结队地钻着水草卵石,散开又聚拢,也没有看到多少泥沙。
      仔仔细细接水洗着叶片,做了很久的心里建设,她才用叶子小心翼翼地捧起水,啜了一口,很凉,她也不敢回味,赶紧一大口顺下去,喉咙的焦灼消解了,也没感到什么泥土味怪味涩味,确实有一点回甘。
      舒了口气,用叶子接着水,避开水源,一点一点地冲洗着脸和手和脚,山神的身体似乎并不沾染尘埃,也可以不踩在地上,全程飘着走,但无论如何多多少少还是要洗一洗,她才觉得舒心。

      边洗边在石头上铺了几层洗过的叶子,洗完了它们也晒干了,扯过来铺整齐,终于有了一个坐的地方。
      林回坐好,捧着长发,漫不经心地用指节梳理着。
      等到入冬了,这里的冬天会有多冷?会不会下雪?山脚这里的溪水会不会结冰?连水源都无法确保……吗?

      林回将头顶脸颊两侧的头发简单地编了三股辫,绕到耳后,飘起身。
      她要继续干活,不能坐以待毙。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章 日晷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