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夜叩县衙 为她撑腰 ...

  •   陆九瞻自然明白这等官场老人的想法。

      他轻咳一声,两道视线压在了知县身上,虽不言语,却迫力十足,令人生畏。

      老知县自认通晓人情,陆九瞻定是怕这小娘子露怯,特来替她撑腰的。

      他此时再细看这小娘子,发丝沾着水汽,昏暗而柔和的灯光映在她那张秾丽娇俏的脸上,平添了几分风流。她的个头堪堪到陆九瞻的肩头,两人并排而立,郎才女貌,颇有风月旖旎的味道。

      没想到英雄难过美人关,这煞神也会为了个小娘子,冒雨夜敲县衙大门。

      不过既然这小娘子是明州虞探花的女儿,老知县心里是存着几分好感的。

      他像对待自家孙女一样,和气地解释道:“娘子不必担心,我们有专司水务的小吏在姚江边盯着水位碑。水位每过一道线,都会有相应章程,我们年年如此,大家都十分有经验了。”

      确实,普通的洪涝对余姚县的人来说,平常得犹如吃饭一样,大家并不会惊慌失措,一切跟着前人留下的章程处理就行。

      “大人,这次与以往不同,若不及时防护河堤,疏散沿岸居民,只怕后果不堪设想。”

      老知县微微蹙眉,但他见虞长宁也是一片好心,还是耐着性子解释了一番。

      “若水位越线,小吏自会来报,届时不用娘子说,我们也会召集民夫,疏散居民。只是现在才刚过一道线,若是大动干戈,怕是会弄得人心惶惶。届时雨过天晴,百姓只会埋怨我劳民伤财。”

      虞长宁看他一副油盐不进的模样,自恃有经验,其实是在刻舟求剑。

      “若依平时的雨量,您自然可以通过水位碑的刻线从容应对。但您看今日雨势,只怕水位越线后,您根本来不及发号施令,水龙就会从上游一泻而下。届时沿岸百姓尚在睡梦中,怎么来得及逃脱这滚滚江水?”

      知县见她这般胡搅蛮缠,有些不悦。

      眼前这小娘子与他的孙儿一般大小,这个年纪的孩子总是自以为看得比旁人通透,不愿将长辈的话听进耳中,最难管教。

      “虞娘子,”他的声音也严肃了几分,“你可知若无洪峰过境,你这就是谎报水情!若我据实上疏,你如何能担这份罪责?”

      “我来担。”

      陆九瞻话音刚落,老知县眼中的鄙夷一闪而过。他只觉这人感情用事,难当大任。

      不过他也得罪不起这位煞神,故而又放缓了语气,接着对虞长宁道:“我知你是好意,也知你博览群书,但你那些不过是纸上谈兵。水务艰深,若不躬行,你哪知当中的复杂?我念在你年幼,又是虞探花的女儿,今日就当没见过你,外头雨大,你赶紧回家去吧。”

      虞长宁知道知县不信她,他也没必要用自己的仕途作赌注。只要他一切按章程办事,不故意拖延,朝廷就治不了他的罪。否则,若虞长宁判断有误,那他就会被御史弹劾。

      这把年纪了,应当是想好好致仕的。

      正如薛松所言,高门大户的,淹不着。真正受苦的,只有那些底层的百姓。而他们的生死,在许多人眼中根本不重要。届时,不过是余姚知县上报折子上的几行字罢了。

      虞长宁不是不知官场之道,但曾有人将她抱在膝头,指着桌上的舆图告诉她,这江山不是皇帝的江山,是万民的江山。所以,治世之人真正该效忠的不是什么凤子龙孙,而应是这些不被达官显贵放在眼中的黎民。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大人,您是他们的父母官,天灾不等人,我们迟一步的代价,便是无数百姓因此丧命失家。他们与你我一样,有血有肉,不该因为我们的周全和自保,而成为官家案头折子上几滴冷冰冰的墨。”

      老知县沉着脸,他一方面气恼这位虞娘子竟将百姓生死搬出来胁迫他行事;另一方面,他自诩是个勤政爱民的好父母官,闻之也确有些惭愧。

      虞长宁胳膊一紧,她顺势看去,只见陆九瞻的手轻轻握住了她的手臂。

      陆九瞻上前一步,将虞长宁挡在了身后。

      他将老知县不善的目光遮得严严实实,面容平静地看着眼前这位恼羞成怒的老人。

      知县暗道不好,来了,来了,这竖子要为小娘子出头了!若这竖子敢以权压人,看他不参这竖子一本!

      而陆九瞻一开口,却与他所料不同。

      “章大人,”陆九瞻声线平和,不似清晨那般凌厉,“四明乡遇匪一事于大人而言是大过,若无大功相抵,只怕您无法平安致仕了。”

      章知县既讶然于他的态度温和,又被这短短一句话戳到了痛心处,脸色不由得暗了几分。

      “陆大人亦在朝为官,当知谎报水情的严重性。如今官家准了那些御史闻风而奏,我若稍有差错,可就自毁前程了。”

      陆九瞻看了他一眼,见他面容闪烁,似在抉择,又给他下了一剂猛药。

      “虞娘子家学渊源,何不信她一回?若无水龙,百姓无碍,你为了脱身,也必会将责任推于我和虞娘子身上,不是吗?可一旦真如虞娘子所判,你救下了一县百姓,那四明乡之祸,便能与之相抵了。”

      虞长宁抬首看着陆九瞻的侧颜,那双点漆般的眸子敛去了寒意,平和得犹如朝日下的湖水,温润得好似可以荡涤人心一般。

      难道他往日审人犯,也是这样装模作样蛊惑人心的吗?

      章知县捋了捋保养得意的花白胡须,仍在权衡。

      其实,像这样的大雨,他也确实心慌。若不是担心被御史弹劾他不按章行事,私调民夫,他或许早在虞娘子开口时就听从建议了。

      既然这样,那就……

      “你快去县丞家中,让他即刻回衙,安排征调民夫、疏散百姓之事。”

      内知领命,赶紧披了件蓑衣,急匆匆出了县衙大门。

      知县的一声令下,整个县衙灯火通明,所有人都像陀螺似的转了起来。

      虞长宁松了口气,希望一切都能来得及。

      “章大人,”虞长宁上前一步,“不知可否遣人领我去姚江边的水位碑看看?”

      章知县如今与他们二人是一根绳上的蚂蚱,哪有不允的?只是如今雨骤风急,他担心这位虞娘子若出了什么变故,他不好交待。

      陆九瞻知道章知县怕事,便主动站了出来,“我与虞娘子同去,章知县大可安心。”

      “有陆大人随行,那自然是再好不过。”章知县吩咐了小厮,让他领二人去姚江边。

      三人刚到水位碑,只见守碑小吏脸色煞白地看着水位线节节攀升,只待一越线,他就将赶回县衙禀告。

      虞长宁提着马灯,折下垂柳枝条扔入江中,一眨眼的功夫,柳条就不见了。

      她犹不死心,对着陆九瞻道:“陆大人,请你一定要抓实我!”

      陆九瞻不知何意,虞长宁已脱去了蓑衣斗笠,握着他的手,沿着阶梯往江中走去。

      少女的手细滑柔软,抓在他手上轻轻软软的,像飞鸟的羽毛。

      见她双脚已没入水中,他不由惊呼,“你做什么!”

      “这是我父亲留下的法子,以肉身感受水流的力度,可以判断流速。你一定要抓实我,我的命在你手里了!”

      陆九瞻觉得她疯了,他自己也疯了。

      一旁的小厮和小吏赶紧上前,与陆九瞻连成一道人绳,合力将虞长宁送入了滔滔不绝的江水中。

      虞长宁知晓分寸,只往前走了几步,让江水从她膝盖处涌过。江中暗涌四伏,流水裹挟着碎石,狠狠地击打在她小腿上。

      章知县说她是纸上谈兵,殊不知这样的实验她已做过无数次。

      不过往昔的暴雨不似今夜猛烈,所以她从未像此刻这样害怕过。人人都道她大胆,殊不知她最是惜命,惜自己的命,也惜旁人的命。

      她闭上眼,心无旁骛地感受着水流击打。

      陆九瞻的手心隐隐出汗,他曾上过战场,亦执行过危险的任务,但都没有此刻这般紧张。

      江水的流速越来越快,少女纤弱的身躯在水中摇晃,看得人心惊胆战。

      时间似乎停滞,直到水中的少女睁眼看向他时,他才觉得光轮又开始转动了。

      “拉我上去!”

      风雨声、江涛声几乎淹没了她的声音,却又清晰无比地贯入陆九瞻的耳中。

      陆九瞻眼里只有那个半没在水中的少女。

      他右臂发力,让少女攀着他的手臂,从湍流的水中慢慢拔出。

      又是一道暗涌,虞长宁几乎被卷入江中。

      陆九瞻只觉手腕一紧,他顾不得自身,松开了抓着小厮的手,探身将人揽入怀中。

      虞长宁双脚倏然离地,条件反射般勾住了他的脖子。他下巴上的青茬映在她眼中,呼吸间的气息洒在了她的额发上,他的心在她喉间怦怦跳动。

      陆九瞻的手紧紧锁住了她的腰际,少女的体温隔着湿凉的春衫传入他的掌心,烧得他耳根发烫。

      这种感觉陌生得让他心惊,却又好像在心底滋生了一株绿芽。

      他不喜欢这种脱离掌控的感觉。

      他将人放下,沉着脸,一言不发地走在了前面。

      虞长宁只觉周身的暖意一下子被寒气驱走,浑身上下透着冰冷。只是她仗着自己身体好,重新披上了蓑衣,跟在陆九瞻身后。

      恰在此时,水位越过刻线,小吏目露惊惶,“越线了,水龙要来了!”

      非但如此,水位涨势惊人,不过须臾间,又漫过了一道线。

      那是五十年前,涝遍全县的水位线!

      陆九瞻目色沉沉地看着水位碑,幸好,他信了她。

      几人回到县衙,小吏直冲入内堂,“大人,水位越线了!”

      章知县此刻如梦初醒,对虞长宁和陆九瞻更是感激涕零。

      他忙迎上前问道:“虞娘子,现下情况如何?”

      虞长宁脸色并不好看,“水势迅疾如虎,仅靠民夫加固堤岸已来不及。需靠人力堵住缺口,以防决堤。一旦江水溃决,余姚危矣!而且,这县衙离姚江不远,只怕也不安全。”

      章知县脸色煞白,竟这般严重吗?

      章知县与同样愁苦的县丞对视了一眼,二人多年默契,仅靠眼神也能读懂彼此的心意。

      四道目光交汇,仅一瞬,就达成了一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然听从了虞娘子的建议,那就跟随到底。

      章知县当即下令,让全县所有老弱妇孺往高处避险,其他人分散在各堤岸薄弱处加固。

      县丞则领着人将衙中重要的典籍卷宗用油布包裹,装进箱笼后,又上了一道锁。

      大家约定半个时辰内一同撤去离县衙不远的崇元寺中,他们须得稳住大后方,这样才能指挥全县的百姓避险。

      章知县忙中还不忘安慰虞长宁,“娘子别怕,类似的情况,前朝也发生过,都是有章程的,我们余姚县上下都是有经验的。”

      这句话也不知是在安慰虞长宁,还是安慰他自己。

      章知县还有半年就可以致仕了,太平了大半辈子,没想到临了来了这么两件大事。

      县衙里的人又忙碌了起来,比起方才,更为紧迫。

      陆九瞻低头看了眼身边的少女,裙摆破了几道口子,水滴顺着软布蓄在脚边,聚成了一洼。她的唇色像是红云覆上了白雾,看起来有些不妥。

      “接下来的事他们自有安排,你随我回去吧。”

      虞长宁自知已尽人事,留在此处也已无用了。

      她跟在陆九瞻身后出了县衙,翻身上马。

      如今大街上闹哄哄地满是人,他们拖家带口,跟在里长身后,往划分好的区域前去避水。

      正如章知县所说,大家都是有经验的。

      这些经验是前人以血以命所换,若能安居乐业,谁又想要这样的经验?

      虞长宁在这一刻明白了虞敏勤的执着,若他还在,见到此情此景可会伤心难过?

      她不敢再想,心头沉闷得难以呼吸。

      渐渐的,她只觉眼皮子越来越重,恍惚间,人竟一头向下栽去。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1章 夜叩县衙 为她撑腰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本周期(5.18~5.28) 因本职工作需要出差,所以本周更新不稳定。 读者宝宝放心,作者的事业心早就死了,所以小说不会弃坑~ 希望大家多多收藏和评论,也欢迎提出建议~ 新人小作者给大家比心心~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