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她为蚍蜉 亦可撼树 ...

  •   方仲青在无锡求学,月前,小妹前往明州拜祭父母,途径无锡,兄妹二人约定,待书院结课后,他将赶赴明州与小妹一同拜祭姨母姨丈。

      当他启程路过华亭县时,与阮娘子一家同路而遇。阮家经营着一间小镖局,并没有聘请旁的镖师,每每押镖,都是一家四口齐齐上阵。

      阮氏夫妇见他一个书生独行,恐不安全,便招呼着他同行,谁料途径盐官县时竟遇上了劫匪。

      那群劫匪放火烧了客栈,阮娘子的兄长被塌下的横梁砸中,霎时间没了呼吸。而她的父母拼死拦住劫匪,给了他们逃生的机会。

      那时他与阮娘子拼了命地往前跑,根本不敢回头,更不敢停下脚步。直到报官后,他们随着衙役回到事发点,见到的是几具烧焦的尸骨。

      经仵作验证,其中三具尸首确实能与阮娘子的父母兄长对上。也就是说,阮娘子一夜之间成了孤女。

      虞长宁看着心有余悸的兄长,斟酌着问道:“其实,你并没有亲眼目睹阮家的人在你面前咽气,是吗?”

      方仲青闻言蹙眉,似有不满,“仵作验了尸,哪还能有假?更何况,我与他们素昧平生,他们为何要演一场戏来骗我?”

      虞长宁没再反驳,毕竟在方仲青眼中,是阮家父母救了他,如今她质疑他们的动机,只会让他心生抵触。

      “好了,我没说他们故意骗你,”虞长宁安抚着兄长,“只是阮娘子是你恩人的遗孤,让她在我身边做事不合适。等回了扬州,让姨母安排她的去处吧。”

      “还是你想得周到。我一个男子,与她呆在一处不方便,这些时日就麻烦你替我照顾她了。”

      虞长宁点头应了下来,兄妹二人又一齐回了花厅。

      用过饭后,青黛为阮娘子安排了住处,虞长宁则去了大房,寻大太太说话。

      两人都认为若是阮家有意布局,那背后所图必然极深。毕竟闹出了人命,若只为攀上个富家公子,不至于如此。

      一番合计后,她们决定静观其变。虽说方仲青看着天真好骗,但虞长宁是个精明的,有她在旁边盯着,不至于被歹人钻了空子。

      更何况,若那阮娘子的遭遇属实,那她父母对方仲青有恩,方家报答她、照顾她也是应该的。

      她们悄悄观察了阮娘子两日,见她只与二太太走得近,看起来不像是有所图谋的样子,虞长宁不禁怀疑是自己多心了。

      到了虞敏忠休沐那日,虞长宁也顾不得什么阮娘子了,她直奔虞敏忠的书房,与他开诚布公。

      “二伯父已将当年之事告知于我,我恳请您让我知道是谁害死了我的父母。不管我是否有能力报仇,至少我得知道仇人是谁,不是吗?”

      虞敏忠并不像弟弟那样耳根子软,他一脸严肃地看着侄女,“你不要胡搅蛮缠,知道了又能如何?倒不如什么都不知道,还能开开心心地过日子。”

      “我明知父母受冤横死,如何能安心度日?”虞长宁一副油盐不进的模样看着他,“参与者无非就是当年两浙路的那些官员,您若不把名册交予我,我便一个个去查,至多费些精力,您阻止不了我查这件事。”

      “你!”虞敏忠气得牙痒,“怎么被惯得这样任性!我不让你查,那是为你好!”

      “我知您是为我好,但您的好,却不是我想要的,”虞长宁昂起脖子,一脸倔强,“爹爹被人冠上擅离职守的污名,阿娘遭百姓唾骂,您仕途不顺,就连大哥也会步您的后尘。您甘心吗?”

      虞敏忠神色晦暗,淡淡道:“当不得官,可以去教书,也可以做个田舍翁。一家人平平安安,才是最重要的。”

      “若真能以此换得平安也就罢了,”虞长宁露出一抹苦笑,“不瞒您说,姨丈之所以让我回来暗查此事,是因为我们收到了密信。我们不知背后之人是谁,但至少此刻,那人与当年黑手利益相左。说句不好听的,如果我们不主动查当年之事,只怕那人会寻别的法子逼我们查,那时可就被动了。”

      虞敏忠被打压窝在明州近九年,汴京于他而言那是九天云霄般遥远。可即便如此,他也清楚如今朝堂并不安宁,党派倾轧,文武对立,那些勉强保持中立的人也提心吊胆着,生怕被卷入其间成了炮灰。

      他讷讷地看向侄女,并没有想到当中竟这样复杂。而对于沛国公纵容侄女身负险境之事,也相当不满。

      “国舅他,他怎么可以将你拖下水?”

      “因为那封密信是我收到的,我一个小娘子来查此事,最不会引人注意,”虞长宁看着眼前这个郁郁不得志的中年人,语气软了几分,“十年前,您因一桩盗窃案,从清溪知县被贬回明州,做了个县丞。兜兜转转,您两鬓霜白也才只是个知县,当真没有恨吗?大哥寒窗十余载,难道要像您一样,一辈子在明州打转?还有二哥和三弟,他们也将走仕途,您不为他们想想?”

      虞敏忠的脸色变了几变。

      虞长宁趁热打铁,“不管是为了我爹娘,还是为了虞家子孙,抑或是为了我姨丈和梁王,我们都该查这桩案子,请您不要再瞒着我了。”

      虞敏忠叹了口气,“等你看了名单就知道为何我不准你再查了。”

      他默默地铺陈白纸,提笔蘸墨,写下了十三个名字。

      他将名单递给了虞长宁,“看完后就烧了吧。”

      虞长宁接过名单,目光钉在了最后一行。

      杨德美,那是晋王的名讳。

      虞敏忠自嘲一笑,“你如今明白了吗?那是晋王啊!”

      整件事超乎了虞长宁的想象,她知一定牵扯了某个大人物,但并没想到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晋王。

      他是太祖与今上最疼爱的胞弟,极受官家宠爱。

      梁王若与晋王成了对立之势,只怕会触了官家的逆鳞。难怪,即便背后有梁王撑腰,两位伯父依旧不敢与之相抗。

      “四姐儿,你放手吧,我们斗不过他的。”

      斗不过吗?

      难道让虞敏勤的一腔孤勇沦为一场笑话?

      不,仁义不施,功败异变!

      他杨家能坐上这龙椅,是因为百姓不愿再过兵革不休,士民罢弊的日子。若杨家人抛了仁德信义,万民自会另择明
      主。

      毕竟,这把龙椅,他们还没坐热。

      他杨德美,从未建过功,立过业,就凭他姓杨,就敢糟践万民,欺压忠良,是何道理?

      难道经历过几十年沙场浴血的官家,真愿为了包庇他那个骄奢淫逸的弟弟,而使江山再度动荡吗?

      虞长宁的目光始终坚定如初,虽为蚍蜉,亦可集万千同袍而撼树。

      她虽不是虞敏勤的女儿,可是她叫了他九年的爹爹,在她心中,他与亲父何异?

      为了虞敏勤,为了洗净那颗被权贵糟践的光明之心,纵千难万苦,她亦无悔无惧。

      “大伯父,心向光明,我不畏险,不怕阻,更不惧死。”

      虞敏忠怔怔地看着眼前的少女,她眼中没有退缩,没有逃避,更没有害怕,而自己呢?

      口口声声为了家人的自己呢?

      书房内落针可闻,是一个年过不惑之人的煎熬,也是看着手足枉死却无能为力的自唾。

      虞敏忠长叹了口气,抬眼看向侄女。她虽长得不似弟弟,但他却能在她身上看见弟弟的影子。

      那是他梅骨竹心的弟弟啊!

      他的弟弟,是那样洁净的人,怎么可以裹着尘垢而去?

      “好,我将我们兄弟所用的密语传授于你,日后通信也更安全。”

      虞敏忠起身走到书柜前,在一众书册中,拿出了一本不起眼的食谱,《季明食单》。

      虞长宁没想到自己心心念念的东西竟被随意地放在了书架上。

      而后,虞敏忠又从书案上翻出一本泛黄的《论语》,将《季明食单》中的每一道菜,翻成了一个个名字。

      虞长宁看得目瞪口呆。

      虞敏忠解释道:“这是你二伯父想出来的主意,我们兄弟三人共同完善后常以此通信娱乐,这本《论语》就是译本。食单上菜品名字前三个字的笔划分别代表了页数、行数和第几个字。”

      虞敏忠将食谱与《论语》放回了原处,接着道:“译本不拘于是什么,只要掌握了这套方法,你与通信之人握有同样的译本就成。”

      虞长宁默默记下了方法,离开了书房。

      当她回到三房院子时,见虞长婧坐在了阮娘子的房中,两人头挨着头,很是亲密。

      她竟不知她们二人何时这般要好了?

      而到了清明那日,因一家子都要去祖坟祭扫,虞长宁便将辛夷留了下来陪着阮娘子,也好顺带盯着她。

      一想到今日要见到傅云夏,大太太一张脸愁得几乎揪在了一起。

      两位活祖宗碰头,希望不要闹个天翻地覆才好。

      只是她这番祈祷,也不知诸天神佛听见了没有。

      当他们下车时,傅家的马车也刚好到了。傅云夏从车上走了下来,眼神冷冷地落在了虞长宁身上。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2章 她为蚍蜉 亦可撼树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本周期(5.18~5.28) 因本职工作需要出差,所以本周更新不稳定。 读者宝宝放心,作者的事业心早就死了,所以小说不会弃坑~ 希望大家多多收藏和评论,也欢迎提出建议~ 新人小作者给大家比心心~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