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8、三十七 ...

  •   白昼渐长,日头渐毒,清晨的阳光也不复和煦,晒得人睁不开眼,游湖就成了避暑的好项目。

      越明鸥说是需要半个月处理宫中事务,实际过了二十日还不见踪影,想来应是棘手,也不知结果如何。

      好在卜逯儿在这段时间从学堂同窗入手,一结三、三结十,竟将学宫女子中大半都拉来了诗会,还专门包一条画舫用以聚会,大家或以诗、或以茶、或以舞、或以画会友,彼此关系日渐亲厚。

      卜逯儿正思考着越明鸥所说“筛选”是以什么为准则,却被晋王府郡主来到身边打断思路,回神打招呼道:“郡主。”

      “卜小姐,我们之前见过的。”晋王郡主与卜逯儿不在一个学堂,说的自然是之前生辰宴的时候,

      卜逯儿笑着回应:“我记得。”

      “听公主姐姐说,你是她的好友,你可知道她的计划?”

      卜逯儿不知道越明鸥与郡主交底至几许,只好含糊回答:“略有耳闻。”

      “那公主姐姐是想借卜相的势吗?”郡主柔声询问,似乎对卜逯儿得公主青眼的原因很好奇。

      卜逯儿不动声色反问:“郡主何出此言?”

      郡主这才自觉失言,拍拍嘴道:“我没有恶意,只是之前公主姐姐找到我,似乎对我家的几条驿线很感兴趣,想加入这方面的生意,不过据我所知,相府没有什么主营的产业值得公主姐姐惦记,她却说你是不可或缺的生意伙伴,我实在好奇,所以来问问。”

      卜逯儿明白了越明鸥接近郡主的意图,也了解到对方没有对郡主将计划全盘托出,因而只能围绕“生意”二字兜圈子,可郡主说得对,自家没有什么值得惦记的产业,倒是东嫤那几位叔婶可以借来用用。

      “郡主说得是,所谓生意伙伴与其说是我,不如说是将军府,阿嫤的几位叔婶经营着行商线路,只是阿嫤不在,公主需要我帮忙牵线搭桥。”

      “原来如此,”郡主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突然对东嫤来了兴趣,“我入学后听说了将军千金的不少事,却从没见过她,听闻你与她从小一起长大,又在一个学堂,不知她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卜逯儿一时怔愣,又像眼前浮现往日相处的趣景似的笑起来,“她是一个很爱交朋友的人。”

      “说得我也想同她认识,她那些事迹实在有趣,却不知为何休学了,几时回来?”

      “阿嫤去拜访一位师叔祖,归期未定,或许以后有机会能见上一面。”

      郡主拍手欢呼:“好,那便在你这诗会上见见,以诗会友也是乐事一件!”

      卜逯儿不愿透露东嫤不好诗文,以免另有所长的人被低看,只以笑作回应,恰巧此时有人过来邀请对诗,两人于是应邀加入到人群中。

      日光明晃,碧波荡漾,画舫上乐吟合诵,自成风景。

      游湖结束仍未见越明鸥身影,自己送出去的请帖也没有任何回音,卜逯儿只能靠联想猜测越明鸥处理麻烦有多困难,只是心中有些想法要与之交流,因而盼着宫里的事能早日解决。

      下午又和哥哥们一起找江笠阳玩耍,晚上还去逛了夜市,回来洗去疲惫,照例坐回窗边,望着梨树回顾充实一天。

      这个月来每一天都过得充实,学习的知识越来越多,结交的朋友也越来越多,好好吃饭好好锻炼,也悉心照料这院中草木,整日有不少事可做,没道理会心中空落落的。

      只是今天郡主提了一茬,才想起来,一个月应该已经足够抵达山门,妍姨应当会在一个月后回来,虽然几个相熟的伙伴谁也没说,但彼此心知肚明,阿嫤这回恐怕不会被带回来。

      也不知道山门在哪儿,具体做些什么,距离遥远,学宫放不了那么长的假,人去不了,信却可以,也不晓得郡主手上那几条驿线能不能到,或许应该多收几条。

      处处需要银子,难怪明鸥说是生意,若要将生意壮大,就得多做些营生,囿于学宫找同行伙伴太局限,行商或许更容易结识天下有识之士,那自己应当同阿嫤几位叔婶取取经。

      暖风随婆娑树影入窗扉,吹得困意席卷催人眠,卜逯儿睡下时还在想,该怎么说服爹娘。

      翌日,二十多天没音信的人终于出现在学堂,上完早课约卜逯儿午休时去藏书阁一谈。

      正好卜逯儿也有事找她,与哥哥们用过午饭后独自赴约,进门就见越明鸥伏案在写些什么,还以为是抄书,走近了看,却似乎是在书写什么计划。

      越明鸥见人进来,停笔打招呼,“来了,快坐。”

      卜逯儿依言坐下,问:“许久不见,宫里的事处理得如何?”

      “费了不少功夫,才把事情翻上明面,父皇下令严查,最后推太医院里的傀儡做了替死鬼,”越明鸥提笔继续写,“好在母妃宫里清理过一轮,人侍物件儿全部换新,那位就算没被揪出来,也断不敢再起歪心思。”

      “耗费许多时日,能除去隐患也好,依江哥哥所言,贵妃娘娘好好调养,也有好转的机会。”

      “借你们吉言,不过闹了这一阵,我已经被皇后盯上,她往后恐怕会在和亲一事上推波助澜,届时由大皇子送亲,担下睦邻有功的美名,我便是为他们做嫁衣了。”

      卜逯儿没想到这一层,观越明鸥神色,似乎并不十分苦恼,“你决定彻查时,是否早有预料?”

      越明鸥完成了手头的书写,看向卜逯儿没有否认,“有得有失无可避免,所以筹备计划迫在眉睫,五年时间说长不长,甚至可能不足五年,我等不起。”

      说着将手上的纸张递过来,卜逯儿接下仔细看过,了解越明鸥想要掌握和亲之事的动向,就必须盯紧朝堂,想要遁走后隐匿行踪,也不能缺少江湖的庇护。

      看完之后没有顺着计划商谈,而是话锋一转,“昨日游湖,我与晋王府郡主交谈了几句。”

      “说起游湖,你之前递的请帖我有收到,只是无暇顾及,有劳你操办诗会,一切可还顺利?”

      “学宫大半女子都已经借诗会相互熟悉,郡主提及驿线生意,似乎并不清楚你的计划,我不了解你选择同路人的标准,因此没有轻举妄动。”

      越明鸥了然,解释道:“晋王府手握驿线传信便利,无论郡主是否与我们为伍,这笔生意都值得做,一开始结为生意伙伴更稳妥,至于同谋,大可以借诗文咏志来筛选。”

      卜逯儿知道越明鸥只爱钻书堆,没有太多与权贵之女接触的时机,因此以为人人都同她一般有挣脱樊笼的志气,可惜人性不似书上三言两语描述的那般简明。

      见卜逯儿没有回话,越明鸥问道:“诗会的人,不宜为伍吗?”

      卜逯儿摇摇头应:“多数才学无关托物言志,热衷寓情于景,短时间看不出来谁的抱负,只不过将人选局限于学宫不是长远之计。”

      越明鸥倒不意外,学宫女子恐怕大多抱着和郡主一样的目的来参加诗会,她们不仅不排斥婚嫁,甚至打算倚仗以后的姻亲壮大家族势力,何况同道中人也不是仅靠几次聚会就能找到的。

      没参加过诗会的人,自然要问操办诗会的人的意见,“你怎么想?”

      卜逯儿不答反问:“明鸥计划的重心是在朝,还是在野?”

      越明鸥不明所以,老实回答:“在朝方知前信,在野才有后路,二者合该兼顾,不过我一个人分身乏术。”

      “重心在朝,手握机要却没有权力傍身,难免沦为争权夺利的棋子,”卜逯儿收起手上的纸张,缓声慢道,“重心在野,无权无势,官商运作下也终究难逃受制于人。”

      一个暗戳戳示弱想拉人入伙,一个明晃晃点破想迫人入仕。

      卜逯儿问得紧,“明鸥经过这段时间的清算,还是只想逃吗?”

      越明鸥没料到有这一问,沉默了一会儿才开口道:“说是想法天真也好,说是对自由有执念也罢,遁逃是我早计划好的,掌权者亦受制于权,我早已厌倦。”

      卜逯儿心中有牵挂,自然想到用越明鸥最挂心的人劝导,“倘若你真的出逃成功,贵妃娘娘怎么办?”

      “我自会趁这几年时间铲除隐患。”

      “要动‘隐患’,势必掌权用人、苦心经营,几年之后甘心将心血拱手让人,又何尝不是为他人做嫁衣?”

      越明鸥听出卜逯儿语中的遗憾,无所谓道:“权势于我,不过是衬手的工具。”

      “遁走的人自有办法可以全身而退,只是留在宫里的人,又该寄希望于谁?”

      卜逯儿言辞咄咄逼人,和平时完全是两副样子,越明鸥不明白她为什么突然这么着急要把自己往掌权者的位置上推,却也明白她言之有理。

      母妃不可能和自己一起出宫,只有自己将皇后拉下马,留在宫里的人才能安全,可要做到谈何容易,甚至可以预见自己也难逃倾轧。可越明鸥还是想出去做一做闲云野鹤,见一见广阔天地。

      心绪不宁的人喃喃道:“母妃也会为我得自由而高兴。”

      卜逯儿想起之前两人在名字寓意上的交谈,明白越明鸥是出于对后宫的厌倦和对母亲的眷恋,才会对想象中的自由产生执念,也知道博览群书的人不可能不清楚,无权无势的自由不过是放任自流。

      只是当局者需要旁人将迷津点破。

      旁观者柔声道:“鸥鸟于飞,或许不只得见自由,还得见江山社稷、黎民百姓。”

      越明鸥闻言,抬眼凝注眼前人,仿佛将对方重新认识了一遍,“逯儿怎么突然这么急切想要我入身官场?”

      “学宫女子寒窗苦读,不该沦落到为同窗男子穿嫁衣,我也和你一样,想同你做朋友而非姑嫂,”卜逯儿知道越明鸥定然能想到皇子与相府纠缠的可能,并不解释,而是继续剖白自己的私心,“哥哥们读书,妹妹也读得,哥哥们入仕,妹妹却入不得,世上没有这样的道理。”

      越明鸥赏识地笑起来,“逯儿竟有如此野心,令人钦佩。”

      “徒有野心破局无门,明鸥就在门内却无心钻研破局之法,令人惋惜。”

      “倒是我目光短浅,你有什么想法,不如说来听听?”

      “你之前说过要我做面子,你做里子,那便由你在朝、我在野,”说着又将那张纸拿起来,“经商必行,既可生钱银又能走消息,至于广结同好只得因势利导。”

      卜逯儿见越明鸥来了兴致,对纸上计划点到即止。

      “明鸥在朝才有机会为女子敲开春闱大门,若能借商养士,一举中第,便能叫天下人看见女子入仕有望,自然可以兴办女学,待朝中设立女官壮大同行队伍。”

      平静如水的人,却用激昂文字直述青云之志,令人不禁侧目。

      “既然权力只是衬手的工具,那就将作用发挥到极致试试吧,能手握权势掌控命运,又何必寄希望于他人?”

      明明声音柔和,语调平缓,好似信口谱曲,却奏弦断之音,令听者胸口闷鸣。

      只听崩弦声道:“你是公主,亦是皇子,该有如此野心。”

      越明鸥听得心中激荡,一时不能言语,寻茶盏缓了一口。卜逯儿见她没表态,又说回贵妃身上。

      “若能在朝上立足,便能远离后宫,独立公主府,届时名正言顺将贵妃娘娘接出来也未为不可。”

      越明鸥此时已经明白卜逯儿之前一直不松口,是因为自己的计划不合她意,胸怀大志之人不愿浪费心力无可厚非,却不知她究竟思量到什么程度。

      不免好奇问道:“且不说我答不答应,若真要成事,你打算从哪里入手?”

      “谋划需要银子,传信需要驿线,自然是从你的计划开始。”

      “若要从政,朝中铺暗线即可,又何需驿线?”

      卜逯儿笑道:“你也说了在野是退路,何况驿线可连接各地据点广纳人才,正好我也要找人。”

      越明鸥这才反应过来,东嫤已经有一个月没消息了,逯儿想要找人,自然需要插手自己的驿线生意,既然决定上船,就不会浪费大展宏图的机会,所以今天的劝诱也不过顺水推舟。

      不禁莞尔,觉得进取的想法有趣,自己也没有什么损失,还真有些好奇两人联手究竟能走到哪一步,当即与卜逯儿一拍即合。

      便试一试吧!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8章 三十七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感谢点击收藏营养液,这是一个满足自己吃两小无猜需求的故事,慢慢扩写,希望看文愉快,十万字后两到三日一更。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