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6、(下卷)第116集:惊诧的地铁偶遇 ...

  •   小妹在德国科隆度过了2001年的圣诞节和2002年元旦后,直接返回了上海公司,在晓珏家又和黄老爸、陆妈妈一起过了春节;
      春节后,上海进入到3月间,天气开始回暖,黄浦江上吹来阵阵温暖的季风.....;
      3月初的一天,李娜急匆匆的从欧洲返回上海,公司召开2002年第一次业务会议,会议只有博士、李娜和小妹参加,自去年以来,这个小小的合资影视公司里发生了一系列动荡的事件:
      邵先生从股权转让会议后再没有回到上海;
      罗德里格斯先生“9·11”后被美国总部调回,已经离开公司了;
      而晓珏.....;
      会议议题很多,包括就最近《一个未参加起义.....》的拍摄及相关事宜,还有人员调整、公司下一步工作重心问题等等,都需要进行研究、董事们需要达成共识;
      小妹先是汇报了去年年末代替博士参加的集团年会情况;
      汇报中博士还特地问道总部都有哪些官员出席会议?
      紧接着,小妹介绍影片拍摄进度:
      目前大部分场景基本拍摄完毕,但还有两个场景没有处理,一个是剧本写到,起义的当晚,起义队伍登上几艘炮艇和铁甲运输船撤离刘公岛.....;
      据香港合作方影艺工作室介绍,刘公岛早年的铁码头已经重新修复,现归属刘公岛驻军管辖,再加上需要动用小型军舰做现场道具,这一点根本无法做到,且不说需要动用关系与军方打交道,如果动静太大的话,香港影视工作室根本没有大陆的“拍摄许可证”,若被当地政府和□□门察觉,这麻烦可就大了;
      目前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在香港当地搭建场地,补上这一段戏,但香港场地费用太高,因此暂时搁置,下一步还在策划中;
      李娜问道:我们不是与合作者有协议吗?费用是对方的问题。
      小妹:现在问题是,当初他们打预算时,“不可预见”费用预估的少,现在剩下的镜头场景费用可能要超出预算,面临他们自己掏腰包的情况了;
      李娜听后没言语,两眼望向窗外,用手扶着自己的下巴沉思着;
      小妹继续汇报说:第二个是影片里的孟宪福在日本海战后去了大陆民生公司船队,剧本里的背景是:1947年左右开始,浙江、福建一带码头,民船停靠很困难,随着大陆战事颇紧,大量国军残余部队及辎重占用当地所有码头,开始陆续撤往台湾;
      这个现场片段目前只能移师台湾拍摄,场面比较大,普通演员和服装道具也较多,还正在与台湾有关影视企业商讨中;
      至于说最令人牵挂的“大和”战列舰海战场景,这一片段现已经在美国“好莱坞”拍摄完毕,最难的问题解决起来竟然最容易,这也到是令人欣慰的;
      博士插话问道:罗德里格斯先生插入的那段,也就是孟宪福回家察觉太太“不忠”经历那段戏怎样了?
      小妹答道:嗨!说起这段戏,还真不是说插入就插入那么简单的,我们那次开会后,到去年末之前,我就一直在与香港合作方探讨这个问题,就是说这涉及到了影视专业理论问题,还真挺复杂,也就是影视作品的“情境”问题(注1),一般来说,主题的情境是有限的,这段戏的插入,已经让剧本主题错综复杂的“情境”概念更加复杂;
      博士疑惑的问道:什么“情境”问题?
      李娜接过去说:这是个影视专业方面的理论,最早来自法国,有位作家大概叫“乔治·波尔蒂”,他将所有戏剧作品的“情境”归纳为36种,后来好莱坞的“弗雷德里克”将这36种“情境”理论引入了美国影视界,目前西方影视界几乎都在遵循这个行业标准;
      然后李娜回过头来问小妹,我送给你的《世界电影艺术史》里就提到这个专业常识,不知这段理论的英文你能看懂不?
      小妹:看到是看了,但英文太专业,磕磕绊绊的,后来还是和香港刘老板、虞先生学的,这么说吧,等有空我再和大家详细交流36种“情境”问题,现在本剧被合作方归纳的“情境”,也就是我们这个剧本涉及到的“情境”跨越了2个,还得再自创一个,至于说其他没涉及到的“情境”就太多了;
      李娜:哎,那么你把这部片子确定的“情镜”先介绍一下吧,我们大家一起先学习了;
      小妹:呵,我也不是很内行,也是听合作方说的,目前涉及到的一个是“所爱之耻”,还一个是“悔恨所为”,要是自创嘛,大概应该叫“逆境生存”了;孟宪福的整个经历可以概括为“生存-勇气-变化”,这就是这部作品的主题;
      博士:这么复杂吗?
      小妹:确实,影片36种主流的“情境”我们都不沾,比如:“伐罪复仇”很常见,有点像李娜姐早期参加的《摩森家族》中跆拳道三段经历的复仇过程;
      再比如“逃离冤罪”的情镜属于日本早年拍摄的《涉过愤怒的河》,也就是进到大陆后翻译成《追捕》的那部剧;
      “天灾人祸”属于灾难片,“立业奠基”属于大陆叫“励志”的故事,当然我就能记这么多,我们抽空再学习吧,反正影片“情境”设计越多,故事整体脉络越复杂,导演越难处理;
      博士和李娜互相看了看,点了点头没有再说话;
      小妹继续说道:这部影片终于确定了自己的风格,也是很不容易的,这个风格必须与人物个性、服装、经历、背景、色彩和构图等等配套,最后剪辑整理后,才能使观众找到故事整体的感觉,否则只注意单个场面、片段或镜头的吸引力,观众看完电影后稀里糊涂,搞不清电影里讲的什么?当然就不为之感动,无关痛痒了;
      还有,就像李娜姐说的那样,这部片子在香港或台湾,也属于另类的,真有点独树一帜,和香港影视文化的警匪战、“无厘头”搞笑片等等,还有台湾的爱情片、生活片是完全不同的风格;
      李娜:那么孟宪福太太那场戏最终插进去没有?
      小妹:插进去了,尽量一带而过,不影响整体情节,这个不要责怪合作方,他们尽力了,他们没有做否定或者太大的调整实属万幸,说道这个问题我还想起,李娜姐你也曾和我说过,《摩森家族》里的那个保姆,还记得吧?尽管与整个戏并不显突兀,但还是被导演枪毙,这个就是怕影响到整个“情境”的叙述进程;
      李娜赞许的笑着说:我们的杜小姐已经羽翼丰满,与在“海の公园”时相比可谓天壤之别了;
      小妹有些羞涩,并故作娇态且嗲嗲的说道:李-娜-姐-,你-看-你.....;
      李娜笑着、哄着小妹说:哈哈,好、好,等今年我还带你去威尼斯参加电影节吧,对了,还忘问你了,你们公司年会后你就回德国了,假期时间这么长,程刚最近怎么样?
      小妹听到这话突然收住了笑容,垂下眼帘,模棱两可的点了点头;
      李娜似乎感到了什么,马上转了话头对博士说:对了博士,现在公司人员这么少,我们正要讨论助理的问题呢,干脆我先说说吧,我的本意尽管人员相比过去少很多,但还是轻易不增加人员,可是杜小姐总是在第一线打拼,直接见成效的,很辛苦,她的助理又不在了,因此我想杜小姐可以提请增加一名助理,其他的人选暂时截止,你看呢博士?
      博士:我同意安娜的意见,小妹今天在会上就直接推荐助理人选;
      当然,小妹在会前已经准备好了这个议题的人选,在晓珏离去后,她心里一直在考虑助理的问题,首先是自己要熟悉的人,日后始终在一起共事,朝夕相处,甚至如影随形,女的继而就成了“闺蜜”,而男的.....,原来小妹对男助理的问题还有些犹豫;
      但这几年与人相处的经历让小妹逐渐成熟了起来,与迪亚戈的“结局”更增添了小妹对男士的警觉,至于对吴江宁的印象嘛?自从那次“香港开机发布会”偶遇后,再加上年末德国探亲归来,小妹无形中对吴江宁这个“乖孩子”的好感日渐有加,他除了对影视工作热爱之外,对小妹亦很崇拜,百依百顺,眼神里始终透漏出善良谦卑的神情,左右权衡起来的话嘛?若像吴江宁这样的男助理也是可接受的,将来这孩子不论在工作上或私交上都不至于背弃自己;
      此次回上海之前,估计年初要讨论助理人选问题,小妹特地与小吴通了电话,小吴对于能够担任小妹姐的助理求之不得,甚至感激涕零,但能否在会上顺利通过?小妹还没有太大把握;
      此刻她两只手不住地揉搓着,有些拘谨的低声说:嗯.....,我倒是有个人选,我对他也比较熟悉,他很热爱影视事业,原来曾报考上海戏剧学院,但是差几分落选,晓珏也非常熟悉他,后来他读了财经专科,今年春季在香港研究生毕业,我想.....;
      李娜严肃的问:他叫什么名字?是男生?我看你配男助理是不错的选择,需要常年四处奔跑,你一个女生恐怕吃不消的;
      小妹:他叫吴江宁,男孩子,身体也不错,家就是上海的;
      李娜:我看这样吧,正好我们这部《一个未参加.....》影片在香港还有许多镜头,让他参加一下,也算考察了,还有,他就算将来进入我们公司的话,仅仅是我们的影视公司员工,而不像黄晓珏那样属于投资公司外派的人员,将来若需要进入菲洛克斯公司的话,需要上海公司另行考察,博士你说呢?
      博士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小妹没想到助理的问题能这么顺利通过,有些兴奋的说:可以可以的,那太好了,我马上通知小吴,让他在香港先担任一般演员,正好锻炼锻炼;
      李娜问:还有,影片的新名字,合作方有新的创意吗?
      小妹:目前还没有消息,我也好长时间没去香港了,我准备月底前马上去一趟,再加上通知小吴上任的事情,还有选择媒体推广问题,都需要商讨;
      李娜有些严肃的说:杜小姐不要光顾着工作,月底前要探亲的,另外去香港准备选择哪家做推广?
      小妹:还是“香港快楼传媒有限公司”,就是R先生他们后期设立的媒体企业,也就是设计这部影片招贴画的那家;
      李娜皱着眉头小声道:招贴画我知道,可R先生是谁?.....,好了,算了算了,你们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吧;
      当天是周五,会议结束后也到了下班的时间了,第二天恰逢休息日,小妹下班后,在人民广场附近的快餐店随意吃了晚餐,然后搭乘地铁,百无聊赖的从人民广场站驶往静安寺站;
      小妹穿着蓝色西服半大衣,带了条浅色花纹的纱巾,还戴了副墨镜;此时正值下班高峰时刻,上海地铁2号线这条市中心干线上,自然拥挤不堪;
      她靠在车窗边上往外看着,心情不免有些抑郁,今天的会上李娜无意中问到她和程刚的现状,还催促她不要忘了探亲假.....,情绪顿觉惆怅不安;
      再加上又提到了晓珏,让她不免升起许多哀伤,又是这条地铁线,又是下班时刻,嗨,晓珏不在了......,尽管已经过去好几个月了,一提起这事,晓珏的音容笑貌就会在眼前浮现.....;
      快到静安寺了,她随着人流慢慢往车门口靠近.....;
      她无意中往前面的车厢看了一眼,突然愣住了.....;
      在前面一节车厢中部附近,站着一位显然是外国人的背影,高高的个子,身穿红色格子外衣,蓄着长发.....;
      小妹的神经一下子紧张了起来,周身所有的敏感器官似乎都在探索,大脑也在记忆中迅速搜寻和筛选着,这个背影怎么这么熟悉呢?难道是他吗?就算再瞎猜瞎想的话也不至于联想到会是这个人呀?
      静安寺站到了,小妹看到那人此刻还站在那里,她也临时决定不下车了;
      车子又启动了,车厢广播里播报下一站是江苏路......;
      小妹挪了挪位置,想尽量靠近那节车厢,能够方便的辨认出那个背影,但车厢里实在太挤了,她这样的弱小女子根本无法挤到前面那节车厢里,无奈只能是停在原来的位置,而再开门时不被人流挤下车就不错了;
      她转念一想挤不过去也行,感觉还不急于过去辨认他,她还有些吃不准,万一认错了人呢?她也完全不相信自己的判断,这怎么可能?是不是刚才思绪过多产生的幻觉.....,嗨,反正下班也没事,明天又休息,继续盯着那人一起靠下去再说.....;
      江苏路站到了,那人还是没下车,但也一直没转过身来;
      再下一站是中山公园了,小妹清楚,中山公园是大站,人流多,换乘的车次也多,但愿那个人别在此站下车.....;
      中山公园站到了;
      那人.....那人开始向门口挤去;
      车门打开.....,那人随着人流涌出了车厢;
      小妹发现他进入站台后,向出口方向快步走去.....;
      小妹也匆忙的下了车,在人流中快步小跑着,生怕一不留神跟丢了,让那个背影消失在人群里;
      眼见得那人登上了台阶,向换乘3号和4号线的方向走去,小妹心里真急了,如果跟不上的话,他转入换乘走廊和站台,下班高峰等车的都人山人海的,谁知道他是上了3号线还是4号线呀?
      眼看那人的步子越来越快,似乎也有什么急事要换乘似的,小妹却越急越赶不上,眼前人流也越来越挤,人流中很多身高的背影渐渐挡住了小妹的视线,使前面那个背影也时隐时现的.....;
      已经来不及了,唯一的办法就是打破这个沉寂.....;
      小妹脸色涨得通红,她边跑边用手掌做喇叭状,对着远处的背影悲切的高声喊道:埃米尔——!
      那个急匆匆的背影突然站住不动了.....;
      “背影”慢慢的转过身来,一双惊恐的眼神疑惑地从人群中寻找着......。

      (注1):参考网络信息:“电影情境”:电影情境是指导演运用镜头捕捉演员表演来表达自己思想观点所呈现出来的视、声结合的意境。如拍纪录片,视听思维才是形象思维。生活里的动作和说话。生活里的一切都是朴实的。别玩深沉。一切只能透过生活的表层来看到内在的东西。
      在电影里,不是在文字里提炼什么,而是在许多视听的生活场景中选择最能体现那种思想感情的那个。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