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5、磷化学会议 ...

  •   来回坐的都是K字头的列车,卧铺,几位老师也一样睡硬卧,因为是杨老师组主持,大桓每次都要爬上铺。火车卧铺里面,下铺最惬意,而睡上铺上下都不方便,老师们都在下铺,聚在一起聊天打扑克。十几个小时的火车,正好睡一觉。
      杨老师上一届招了两个博士,这两人都来历不凡。都是跟外校联合培养的学生,年长的黄博士去的是汉大,导师发过JACS,研究手性催化,李博士去的是中科院研究所,做农药创制合成,受过很规范的训练。好钢用在刀刃上,手性农药是研究前沿,现在两人分别开发手性羟基膦酸酯和氨基膦酸酯。黄博士四十岁左右年纪,让大桓想起了老万,如果老万学的是理科,结局要好得多。大桓对黄博感觉亲切,正好他在大桓的下铺,一路上两人都在聊天。他原来在煤矿系统一所中学教书,妻子在矿上上班,后来煤矿跨了,为了谋出路,他考了研,老婆带过来做点小买卖,后来读到博士。黄博士有个女儿在上小学,转到学校附属小学了。黄博士虽说上了年纪,但干劲很足,一点不输年轻人,大桓对他很敬佩。
      下榻的宾馆是会务指定的,因为兰封大学同时在办校庆,校内招待所已住满,住在离学校不远的一家四星级酒店,有大巴车接送。这家酒店条件还可以,但是消费很高,一个标准间一晚上要三四百。金博士跟韩老师同住,安排的是李博士跟大桓同住一间。李博士平时有点高傲,不好接近,大桓有点不修边幅,他进房间看了一下,一脸的不高兴。大桓自报山门,说自己打呼噜,李博士跟金博士反映,就把黄博士调过去跟大桓一起,大桓就觉得心安了。
      何院士的看守弟子、韩老师的师兄田教授亲自去火车站接的车,等他们放好行李后,一起去兰封大学先注册报到,再去酒店用餐。菜品没有什么高档次的,亮眼的就是大闸蟹,韩老师抱怨吃的不行。当天晚上,据说田教授跟韩老师关起门来聊天,聊了很久。有些信息逐渐听说或者可以猜得到。何院士身体不太好,人又有点老年痴呆,其实跟一个普通老太太强不了多少,她的子女跟她很生分,不愿意管,很多时候田教授出面,跟儿子一样,积了点怨气。现在,各个组都在奋勇争先,学校引进的新人都很生猛,要守江山很不容易,田教授让一些弟子改做方法学,出一些影响因子高的文章,他觉得这条路是对的,让韩老师居安思危,往这个方向靠。
      会议开了两天,黄博士一看大会安排,就说组委会是一群书呆子,化学和化工弄到一块,相互浪费时间。开幕式上,有个仪式,为何院士庆祝九十华诞,校长亲自到贺,场面很隆重,何院士坐着轮椅出场,说了一句,“我只是一个小□□。”何院士弟子一起上台给老师祝寿,何院士想不起韩老师的名字,拿起他的胸牌看。
      报告厅是以学校知名数学家名字命名的,中间一个大投影,两侧各一个,典型的阶梯布局,起伏有致。先做报告的是两个老外,有文章发到《自然》和《科学》,水平是杠杠的,用英文做报告,内容是生化交叉方面,大桓对着册子也听不太懂。然后是院士级学者报告,接着是业内的新锐,最后是兰封大学一些老师介绍自己的工作,这是磷化学方面的。化工方面也有几个教授作了报告,大桓不太懂行。
      时间安排得很紧凑,中间休息时候就是茶歇,提供茶饮,让大家参观墙报,墙报接近百张,韩老师有两张上榜,武棠和大桓α-氨基膦酸酯内容各取其一。吃饭都是学校餐厅提供自助餐,伙食很丰盛,大桓最喜欢这个了,拿着盆子找嫩嫩的肉,盛了又盛,简直是吃货,也不懂礼仪,金博士都看不过眼了。那些有追求的教授、学者,二三成群,聚在一起,边吃边聊,交流信息。
      第一天会议结束,在用餐之后,大巴车送大家去当地一个好玩的地方,集体听相声。大多数人不好这一口,纷纷提前退场。当天有位在日本一直做研究的华人学者,他的思路跟国内不一样,直接做含磷化合物的手性(手性原子为磷),结构看似简单,实际上合成难度很大,很见功力。黄博士找他谈跟他做博士后的事情,他说等你快毕业了再跟我联系,现在为时尚早。会议中间,大家站在伟人像前,集体合影。每个人都发了一本会议论文集,一百多页,收录了与会人员的研究成果,以简要的篇幅进行介绍。与会者最直接的收益,就是多了一篇会议论文,这种论文,学生和老师在介绍自己工作成果时都可以用到。韩老师让大桓把论文集好好看一下,跟我们研究相关的,参考文献也要动手查一下,要学习一下别人研究小分子催化的思路。
      第二天下午会议结束后,没有连夜赶车,第二天上午才上车,要接着住一晚。此时,韩老师应酬去了,找不到人。大桓现在很郁闷,不交钱就住不成,难度要等他深夜返回。大桓正在为难之际,金博士帮他们也把房费续了。坐车回去的时候,韩老师在过道里抽烟,一个妇女跟她吵起来了。要帮韩老师吧,很迟疑,毕竟他无理在先。
      在返校后的一次组会,两位博一的同学介绍了参加会议的感想。杨博士就说一位老教授发了传单,呼吁保护黄磷资源,对他触动很大。大桓直接谈到手性催化的Baylis-Hillmann反应,引用了两篇一区文章,谈了一下小分子催化剂,特别是叔膦、叔胺催化剂的广泛应用。大桓和背后的韩老师的野心昭然若揭,他们要攻方法学。杨教授的脸色非常难看,就像害了急病,离席去了洗手间。韩老师以前是杨老师的尾巴,现在要做催化,是想向蒋老师方向靠拢,甚至独树一帜。
      于大桓这颗棋成了焦点,而杨老师的心胸很狭隘,回顾一下多年来的交往史,于大桓开始是个天分不高,又不太用功的学生,并且一手酿成严重的安全事故,至于后阶段做了一些杂环和氨基膦酸酯的拼接,差不多都是一个模子。当韩老师为大桓求借一个博士名额,遭到直接拒绝。韩老师觉得杨老师对大桓有成见,对他的成长不利,在六月份两个组的毕业晚宴上,尽量改善这种关系。一向内向的大桓陪着杨老师走回校园,并向她请教了几个农药方面的问题,比如她的弟子提出的“350法则”,就是设计的农药化合物分子量不要超过三百五十,这也是对自己做的一些化合物,含苯环过多,分子量太大的检讨。杨老师还是挺愉悦做了回复。
      大桓曾经问过杨老师首席弟子金博士,我毕业能不能去个小港学院,女朋友在那边。金博士说,杨老师的研究生在那里,你一个博士去干嘛。金博士长个几岁,为人直率,大桓还是挺欣赏和敬重他的。但后来有件事让大桓留下了阴影,有一次两人同上电梯,金博士对大桓做了个非常憎恶的表情,让大桓心寒。
      韩老师博士毕业到这所学校工作时,分了一套一百二十平的房子,在教工宿舍区,后来买了商品房,就搬出去了,空出来的房子租给一个做电脑生意的老板。此时,学校在稍偏远地段开发楼盘,卖给学校教职工的内部房,比市场价每平便宜约三千,每位老师都在抢购,韩老师一下就有三套房了。但是老房子租金不好收,学校规定退了旧房,可以抵物业费和其他款项,于是韩老师决定收回老房,这样省心。那个小老板一家人生活很不精细,退租后到处丢的都是东西,跟垃圾堆一样。靠山吃山,韩老师叫来自己的学生帮忙打扫卫生,谁敢不卖力。韩老师看到有些衣服还挺新的,让大桓拿回去,他也没推辞。小老板是个高个,大桓穿就要打煸,缝纫店师傅说,很少给旧裤子打煸。
      韩老师曾经跟弟子们聊到房产,说可以在省城买个小户型,四十多平的,这样压力不大,说完了,看了看大桓。伊柳说过,好用的学生,老板会一直用。大桓这时候就有了个念想,能不能像金博士一样出息为导师的小老板了,当然,这有很长的路要走。韩老师经常提到国外实验室都有空调,估计要出国做博士后。要是能留校,那真是祖上积德,大桓是韩老师唯一的博士,但并不是唯一的指望,一批一批的后来者在登陆上岸,而韩老师一直跟名校读博的彭晓刚师兄保持联系。留校和女朋友,都是镜花水月,也全是大桓吹牛时候谈资,这决定了大桓的上限和下限,下限嘛,进个小港学院。但是博士毕业需要大量的有效实验,有海量的数据支撑,这样蹒跚起步,很浪费时间,让人心焦。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