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进城 ...

  •   天圣十三年,临安城门。

      现在刚过完新年,也才三月出头,即便是临安,也还没有过完寒冬,正是湿气跟寒气一道把人逼得不敢出门的时节。

      但也是一年开头要种地浇水施肥……需要仔细小心照看作物的时节。这时节做得好就能一年收成好,做不好这一年的收成就白费了。做生意的也想趁着年过去的喜气,凑一个好开头,顺着让铺子能一整年都红红火火。

      所以,如今虽然天光才明,厚如牛乳的云雾还没散去,临安城门却已经密密麻麻挤了很多人。
      笼子里车上的鸡鸭牛羊时不时啼叫一声,人群乱哄哄地挤在一起。

      一辆马车停在一旁,看上去挺普通,车马行就能搞到的货色。车夫裹着厚实的棉衣,帘子也是蓝布的土棉布帘,一看就不是上等货,很容易被人忽视。

      车夫往帘子处挪了挪,帘子突然掀开一条小缝,一个妇人的影子从里面映出来,声音很低,急急地问:“大人……城门还是不开吗。”

      被称作“大人”的车夫并没有动,头低着,维持着谦卑的姿态,一开口却是本地土话:“快了。”

      这一句快了似乎并不能安慰妇人的心。妇人放下厚重的帘子,把清晨的湿气与寒冷挡在马车外,打了个寒噤,把怀里熟睡的女孩搂紧一些。孩子在她搂紧之后自行找了个位置,呓语两声,接着沉沉睡去。

      突然,城门开了一条小缝,一群人即刻乱哄哄朝前挤去,这辆马车藏在其中,也跟着走了两步。

      守城的兵卫打着哈欠,把帽子拉紧了点,在下巴下系好带子,让帽子更加稳一点,免得有寒气透过去,大声喊道:“一个一个过去!文书先拿出来!不准挤!谁要是挤,衙门里先请上半天!”

      此言一出,队伍马上安静无声起来,整齐地一个个过去。到这辆马车时,守卫看到马夫满是补丁的衣服,手指缝里的泥,略带嫌恶的一转脸。

      马夫从缝着补丁的怀里拿出文书,递给守城的兵卫,满脸赔笑:“山里打了点鲜货,想着能卖出去就卖出去,贴补贴补……今年雪下得大,苗压得狠了,不卖过不去啊。”

      今年冬天确实下了一场大雪,不少地方都有苗冻死的传闻。

      守卫脸色稍霁,指了指帘子里:“里头都什么人?”

      马夫连忙掀起来帘子,里头是一个明显被吓到的女人,还有怀里的孩子;孩子约六岁,打扮看着是个男孩,都穿着粗布衣。两人前面的榻上没人,摆着成堆的山货。

      的确是拿东西过来卖的,守卫看着新鲜带着泥的山货暗自点点头,放松警惕。

      不是上面要找的人。

      马夫冲女人板起脸:“吓什么吓!没见识,惊着大人怎么办?”

      妇人委屈地往马车里躲了躲。

      是悍夫啊。守卫看一眼妇人,手指冻得发白,手腕上还有淤痕,见守卫看过来,下意识拿袖子盖住了手腕。在家里没少被打吧。

      守卫移开视线。

      马夫转过脸对守卫笑两声,伸手在怀里摸索摸索,一脸肉疼地拿出来一个破布缝的袋子,这袋子倒没那么多补丁了。

      确实,装钱的东西,宝贝嘛。

      马夫冲妇人瞪一眼,转过身对守卫唉声叹气:“大人,这是我家里那个……胆子小,大人别见怪。”

      守卫这才接过文书仔细看了看……是一家子,住在临安城附近,有名有姓的地方;今年确实下了场雪,雪确实冻坏了苗。

      守卫点点头,没说话,眼神往城里飞了飞,马夫连忙带着人就进了城。

      守卫却没离开,仍旧看着他们背影。

      他觉得还是有些地方不太对劲……哪里不对劲呢……

      守卫皱皱眉,转过身来。既然想不到,那就是没有不对的地方。再说,就算是上面的大人吩咐下来找的人,也还是一个妇人一个女孩,方才一行三人却是妇人、丈夫,还有个货真价实的男孩。

      虽然那男孩样貌却是清秀了些,睡着了眼睫在脸上投下一片阴影,看着跟小丫头片子似的……但男子长得比女子好看也不是没有;临安城里,杜家那个小公子,不就是这样吗,好看过临安城最有名的妓子。

      想到这人,守卫又是忍不住一皱眉。

      那个轻浮浪子。

      守卫正准备继续下去,突然清醒过来,浑身如刚被一盆冷水兜头泼下:他想起来哪里不对劲了!

      本地没有给男子打耳洞避祸的习俗,杜家小公子那么浪荡的都没有;可方才那孩子,虽然被人裹在怀里,却也能隐约看见耳垂处打了三个耳洞!

      守卫手指不住抖动,喉头动了动,想发出声音,却发现干涩无比,喑哑无声。

      上面要的人,千叮咛万嘱咐不能进城的人,被自己放进城了。

      守卫拖着颤抖的腿冲向城内;而那辆马车,已经如愿消失在无数辆一模一样的马车中,再也找不见。

      *

      临安城,诚然不是京城,但到底是个有名姓的大地方,也多多少少有些大家族扎根于此,只是不为人知。

      杜家,则是其中最亮眼的那一个。

      杜家,富甲天下。

      众所周知,因为杜家上缴赋税占了临安一年赋税的三成,如今的皇帝龙心大悦,大笔一挥给杜家题字,题“天下富商”,正挂在杜家银庄门口,四个字,何等威武霸气。想跟杜家做生意的要进杜家,便要先看此匾,可见杜家如何炫耀。

      杜家原本便豪富,经此一事,连商人最基本的谦卑也不再有,可谓风光无两。据说,杜家人原本的家训里,要家里人都着布袍,不准着绫罗绸缎,不准在外过于修饰。但如今,杜家人出门各个争奇斗艳,杜家的小姐们更是豪奢,一件簪子上的明珠,都有人手指肚大。

      而且这样的东西,在杜家小姐们眼里,都不算什么玩意。

      杜家小姐这一辈有三个,一个是二房的,在家中行三,名叫杜青若,另两个是杜家长房的小姐,姐姐叫杜青涟,行一,妹妹叫杜青漪,行二;姐妹三人常在一处,同知府家小姐交好。

      马车驶入城门,即刻向左转去,不多时便转进一个小巷;马夫似乎毫无章法,仔细看却有目的。

      这车最终停在临安知府家宅院附近。

      临安知府姓马,在临安呆了有约摸五年,听说是在京城当官当不下去,得罪了人,才来的临安。这知府正是当官的好时候,带着家小,浩浩荡荡便来上任了;竟然也能在这种各家盘旋扎根的地方干足五年,没被人捉到痛脚赶下去。

      他可因为攀附杜家,得罪了不少人呢。

      马夫掀开轿帘,妇人同已经睡醒的孩子走下车,马夫护着妇人进了一处宅院。

      宅院内似乎早有人候着,有穿着春衫的丫头笑吟吟捧衣服上来。妇人还在发懵,丫头已经脆生生开了口:“夫人,咱们老爷等您许久了。”

      丫头笑道:“这是老爷给您备下的衣服,您瞧。老爷还准备了早点,说妇人一路担惊受怕,又被人追着,肯定是睡不好吃不好。睡不好,老爷说没法子了,只能请夫人勉强勉强,等见了面再歇息。但吃不好却不急于这一刻。老爷请夫人先停一停,换过衣服、用过饭以后,再过去,说等着夫人,不着急。”

      这丫头快人快语,一通话霹雳啪啦砸下来,竟然也能说得井井有条,半点不怯场,给她主子长了脸,施了恩,还能让妇人心里安定下来,不那么疑心。

      妇人眼眶一酸,连忙别过脸去,拿帕子按了按眼睛,道谢一番;丫头便将她引入屋内。

      马夫站在原地,自行走到一处房屋换了服装,梳洗干净,看着又是简单的一个小厮模样,只是脸色蜡黄,看着难免病弱了些。

      他路上走着,远远见几个衣着明丽、身量高挑的婢女走过来,手上端着钧瓷的瓶子,均匀分布的绿里透出一点红心,格外美艳;三两还放着几碟糕点。

      他立刻侧过身给人让路。

      那几名婢女正说笑着,其中一个穿粉色的,看着最出挑,也格外受马知府的小姐喜爱些,亲自给取了名字,叫翡枝。翡枝正笑道:“小姐这次把这套稀罕东西拿出来,是请了什么贵客?”

      另一边一个穿嫩黄衣服的婢女听到这话,撞她一下,抬起一根手指放在唇边:“嘘——收声。小姐可不喜欢听人说这是稀罕东西。”

      翡枝脸上略有些惧色,又轻轻撇一下嘴:“嘁。你别总想着拿小姐来压我。就算小姐不喜欢听,可这套酒具就是难得,还是老爷惹小姐生气之后才送的,想让小姐消气。”

      翡枝顿一顿,低声说:“说句不好听的,咱们小姐的脾气你也知道,哪能那么轻易消气?可一收到这东西,马上便喜笑颜开。”

      嫩黄衣服的婢女受她这么冒犯,心中一怒,缓缓吐出一口气,没表示出来,是淡淡的,说:“那又怎么样。今天请的是杜家的大小姐跟二小姐,什么好东西他们没见过?又不是杜家的废物。”

      几名婢女原本欢快的脚步突然慢下来,沉重了一些。

      翡枝被另一个婢女堵这样一句,仿佛自己的脸面也随着小姐的财富一样,被杜家践踏了一般,心头不快。她转过头,正好见到一旁恭谨给她们让路的灰色仆役,心念一转,喝道:“你,抬起头来,给我看看。”

      仆役身体一滞。

      翡枝正心头恼火,见仆役没立刻抬头,皱眉道:“你听不见吗,怎么还不抬头。”

      仆役低低说:“是。”

      仆役抬起头来,灰色衣袍衬托下,脸色越发蜡黄;好在眉眼高阔,仔细看竟然也算眉目清秀。

      就是这张脸……怎么越看越奇怪呢。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章 进城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