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0、情理之中 ...

  •   转眼到了年底。
      这期间,萧郁和左向南双方无战事。
      左向南在忙着建设爱尔兰大棚。
      萧郁在忙着ADM的测试升级。

      宋浩毛遂自荐,向左向南申请担任向南集团爱尔兰大棚项目总经理。
      他的毛遂自荐还是萧郁给他出的主意。
      萧郁在给他的Email中说,这样做的好处是:第一,从爱尔兰大棚建设和推广中,他可以获得相关的知识和经验,为在新公司任职打好基础。第二,可以离开向南医疗那个是非之地,一旦将来发生变故,可以安全脱身。
      左向南很快接受了宋浩的自荐。他的手下现在也没有得力之人,也只有宋浩能担当此任。他给宋浩承诺,一旦项目装进向南医疗,向南集团可以再聘他做上市公司总经理。
      宋浩明白,无论是萧郁收购成功,还是左向南自救成功,这些爱尔兰大棚都是为新公司建的,也等于是为自己上任新上市公司总经理建的。所以,他在新职位上十分尽心。
      左向南在项目公司成立了三人领导小组。他兼任董事长并负责爱尔兰大棚推广。宋浩担任总经理,负责大棚建设。陈可然担任技术总监,负责爱尔兰大棚种植技术的指导。
      陈可然没有时间深入研究,为了保险起见,他建议菌种采用原来菇农熟悉的国产2946,基料也用菇农熟悉的牛粪加稻草。2946是当地菌种厂的产品,价格便宜,运输距离短,可以随时供货,无需冷藏保存。之所以用牛粪和稻草做基料,是因为当地菇农多年的习惯。如果临时更换,可能会出现菇农大面积不适应的情况。毕竟,这么多大棚还是要原来的菇农一家一户的单独种植。
      他们计划以200个大棚为一个单元,九月中旬前建成第一单元,12月份建成第二单元,明年春节前,完成最后100个。是不是再扩大规模,到时候看推广的情况再说。
      左向南也是拼上了,他和宋浩、陈可然天天泡在工地上,随时调度,随时解决问题。
      果然,他们的效率很高。到九月中旬,第一单元的200个大棚全部建成。老远一看,原来破旧的罐头厂焕然一新。200个白色的大棚排列整齐,像古战场的帐篷一样连成一大片,蔚为壮观。
      左向南自己负责推广是有他自己想法的。他知道没有种植成果示范,初始推广是很难的。他采用城里房地产公司常用的假按揭的方式,先推广100个大棚。办法就是,他招呼自己种植蘑菇的亲戚朋友和亲戚朋友的亲戚朋友,先借钱给他们,每个大棚10万做首付,然后与项目公司签署购买合同。凭这些购买合同,他们和南都城市银行签署按揭贷款合同。这样,100个大棚一下子可以回笼银行资金800万。
      城里的房地产公司在楼市不景气的时候,好多就是这么干的。一方面造成楼盘的虚假热卖,一方面骗取银行按揭贷款。
      这个方法果然奏效。100个大棚销售一空,按揭贷款及时到位。
      按照陈可然的办法,效果也十分抢眼。
      由于爱尔兰大棚用上了空调,种植条件大大改善,加上种植户在陈老的指导下精心管理。到年底第一轮种植结果出来了,单位面积的产量一下子从老菇房的10公斤提高到18公斤、20公斤,个别的甚至达到22公斤。
      已经靠近元旦和春节,蘑菇贩子开始囤货,价格比平时上涨了50%。
      丰收了菇农拿着白花花的钞票,一算账,还上贷款后还能挣好多。
      爱尔兰大棚一下子轰动了。
      示范的作用是无限的,没有任何推广措施,第二批100个大棚火爆,几天就销售一空。第二批按揭贷款800万也很快打入项目公司的账户。
      左向南踌躇满志。他现在的主要工作是陪领导参观,上电视、上报纸,风光满面。闲下来的时候,他自己恨恨的后悔,当时就不屈从于王仲文,自己硬干,也未必不成。
      第二个单元的200个大棚也在年底建成,左向南下令停止销售。他准备按照房地产的套路,提价。
      同时,他又开始启动另外500个大棚的建设,用设施农业的方式,征用了300亩农用地,并且开始土地硬化。
      火爆的表面,已经冲昏了他的头脑。

      厦门工地是另一番景象。
      12个大棚孤零零暴露在砖瓦厂空旷的厂区内。
      工地上除了萧郁夫妇、陈博士和他的两个助理、皮特夫妇和林华华外,只有七八个负责上料、下料、浮土和采菇的工人。
      比起南都左向南工地的火爆,这里可以说冷冷清清。
      萧郁还是满身泥土的上料下料。
      李宁琪还是高高兴兴的买菜洗菜。出菇的时候,高高兴兴的进菇房,一边唱着《采蘑菇的小姑娘》,一边笑眯眯的采蘑菇。
      陈博士带着俩助理整天查菇房,记录数据。
      皮特整天摆弄ADM,整理数据,调整参数。
      林华华随时根据测试数据计算成本。闲下来的时候,就跟着陈博士进出菇房。
      皮特的小媳妇已经对买菜洗菜采蘑菇都不感兴趣了。时来时不来的,来了也是呆在皮特的办公室不出来。
      一切有条不紊。时间安静流淌。

      从6月初第一轮上料到年底,已经出了两轮蘑菇。
      根据试验数据,在所有四个组合中,麦秸和鸡粪组合效果最佳。第一轮就到达23公斤,第二轮他们果断的淘汰了其它组合,只保留了麦秸鸡粪组合,结果,全部12个大棚稳定在25公斤。马上就要出第三轮了,陈博士预计,稳定在28公斤没有问题。
      产量没有问题了。
      成本成了关键。由于采用进口菌种,由于采用麦秸,由于用机械代替笨重劳动,并采取社会化服务的形式,单位成本肯定要比左向南的大棚高很多。
      每一轮出菇,萧郁、林华华和陈博士都仔细的核算,结果算下来,每公斤蘑菇的成本要增加5块钱,但相比起20块钱的售价来说,这个成本显然是合算的。
      林华华对大棚的大规模建设成本进行反复核算的结果,每个大棚能控制在28万以内,争取25万是可能的。
      萧郁信心倍增,他在等待出击时机。

      萧郁还有一个意外惊喜。
      在跟着陈博士巡查菇房时,他发现陈博士总在查看ADM系统显示屏的数据,随后会说,该浮土了。或者说,该打水了。
      他仔细一看,ADM屏幕显示的全是英文。
      出了菇房,萧郁马上跟陈博士急了:“陈博士啊,你以为菇农都是你啊,都会英文啊?都会看图表啊?ADM系统全是英文,你让我怎么推广啊?先培训菇农英文啊?”
      菇农文化层次普遍都很低,如果需要先培训英文的话,这个商业模式是不成立的。想到这,萧郁觉得自己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
      所以,萧郁有点急眼了。
      陈博士和林华华却在抿嘴笑。
      一看两人在笑,萧郁知道他们有解决办法了。他脸色缓和了许多。但还是很严肃的说:“说说吧,你们准备怎么解决?”
      陈博士笑着说:“这还是华华的功劳啊,让她说吧。”
      林华华也笑着说:“老板你别急啊,我一说你就明白。其实啊,陈博士早就发现了这个问题,他一直跟我商量怎么解决。我当时一想,现在有一种技术叫RFID。就是一种模式识别技术,现在已经用在手机上了。只要手机扫描一个信息后,可以变换成其他识别方式。比如,中英文转化,数字文字转换。这个技术可以做成芯片钳在手机里,这个手机就有这个功能了。”
      萧郁是数学系毕业的,马上明白了。他开始点头:“你的意思我们做一种专用手机,专门用于蘑菇种植?”
      陈博士接过来话:“对。比你想的还高级,这个手机不仅有现场扫描功能,我们只要在ADM上装一个发射装置,它就能在一定距离内,发射报警信号。比如该浮土了,该打水了,等等。这样,就是菇农睡着了,回家了,也能收到信息,赶紧处理。”
      萧郁开始想象了:“如果能远程,就可以远程培训、远程诊断、远程咨询等。哈哈,那时候,你就可以在荷兰家里遥控指挥了。整天守着老婆孩子远程上班多好啊,用不着这么撇家舍业的。”
      他发现说到前半段话的时候,林华华和陈博士还满脸笑容,说到后半段时,两人的脸色都暗淡下来。
      他感觉到两人关系有点暧昧了。
      但现在不是关心这个事的时候,他着急的问:“打听过做这么一支手机,需要多少钱?”
      林华华又笑了:“厂家说,第一代产品,就是简单功能的,大批量的只需要800元。小批量的需要1200元。”
      萧郁说:“也就是说,500个大棚只需要60万?”
      两人笑着点头。
      萧郁说:“那应该现在订货了吧?”
      陈博士说:“皮特正在做软件。估计这周就出来了。出来后,马上让手机厂家来测试。这东西是成熟技术,很快就会出来。而且,我们的ADM系统的硬件也交给他们做,估计价格会下来。”
      萧郁高兴的又不知道哪根筋搭错,竟然说:“哈哈,你俩这可真是珠联璧合啊。”
      这话说得陈博士和林华华竟然击掌欢呼起来。
      萧郁突然感觉到,陈博士和林华华都年轻了好几岁。

      在开车回家的路上,萧郁问李宁琪:“你有没有觉得陈博士和林华华有点暧昧啊?”
      李宁琪瞪大眼睛:“瞎说。我怎么没看出来?”
      萧郁嘲笑道:“等你看出来,他俩的孩子都能打酱油了。”
      李宁琪不信:“陈博士那么本分的一个人,不会。你以为是你啊。”
      萧郁知道她是开玩笑,但还是装作生气的喊了一声:“李宁琪!”
      李宁琪知道说漏嘴了。她转身把头趴在萧郁的肩膀上,撒娇的说:“哎呀,累死我了。我怎么一不小心,跟着你在这里当起农民来了啊。”
      萧郁有点心疼的说:“你要是累,就不要来了。在家呆着多好啊。”
      李宁琪马上竖起眉毛:“我不!你休想甩开我。你是不是也想跟那个林华华暧昧啊?”
      萧郁哈哈大笑起来。

      宋浩的信息源源不断的通过Email传来了。
      萧郁虽然足不出门,左向南那边的信息也尽在掌握中。
      萧郁提醒他测算建设成本和生产成本。

      到12月中旬,宋浩的成本测算报告发到了萧郁的邮箱。
      左向南小舅子负责的采购、安装,工地建设管理疏漏等都给增加成本做出了贡献。
      他们的成本超过30万元,竟然达到33.5万。
      宋浩Email里的原话是:这还不包括土地和硬化成本,因为原罐头厂的土地已经硬化过了。
      宋浩的另一封Email口气很气愤:老左被头两批大棚的热销冲昏了头脑,他现在完全是房地产的营销策略,捂住房源,待价而沽!已经准备对后来的大棚提价。实际上,不提价已经不可持续了。超出的三四万建设成本谁来买单?

      萧郁把这些信息重新编辑之后,都发给了陈博士和林华华。并告诉他们每人拿出一个分析报告,然后开会研究。
      林华华提议,为了保密,会议就在陈博士的家里举行。
      陈博士笑着对萧郁说:“我开个单子,让弟妹采购,晚上我做几样上海本帮菜。叫上皮特两口子,我们喝点小酒。你这老弟够官僚的,这么长时间了,也不到寒舍来体察民情。”
      萧郁抱歉的扶额讪笑。他多次说过要去看看,一直没去。

      来到陈博士的书房,萧郁发现这里竟然有便携式投影仪。
      林华华解释,为了保密,他们经常在这里讨论问题。
      萧郁心想,看来你是这里的常客啊,上海菜吃了不少吧。
      三人坐下后,看陈博士跃跃欲试的样子,萧郁知道他已经胸有成竹了。他笑着说:“还是陈博士先说吧。看你的样子,我不让你说都不行。”
      陈博士像孩子一样讪讪的笑了。他说:“你让我们俩一人出一份报告。但是,平时这样的事,都是我跟华华一起商量的。所以,我们一起研究出了一份。老板,你看行不?”
      萧郁点头:“只要报告好,你就是跟美国总统研究了,我也不在乎。”
      打开投影,陈博士先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为了简便,我们把我们的大棚和他们的大棚,叫做萧郁大棚和左向南大棚。”
      萧郁摆了摆手,意思是随你怎么说。
      然后,陈博士脸色认真起来,开始一板一眼的讲解起来。
      他先分析种植成本和销售。
      按照菌种技术、种植技术和菇房管理三个因素分析,左向南的爱尔兰大棚的产量会稳定在18公斤到20公斤,不会再有突破了。虽然,个别菇房有22公斤,这只是个别特殊情况,就像我们的大棚也出现过30公斤的情况一样。
      按照20公斤测算,根据蘑菇的全年行情,左向南大棚的菇农还完贷款后,只能保本微利。如果行情不好的话,亏损是肯定的。
      一般元旦春节前,蘑菇价格都比平时高出30%到50%,所以,左向南大棚的火爆是被节日行情抬起来的。
      由此推断,左向南的爱尔兰大棚是不可持续的。
      爱尔兰大棚的生产周期一般在两个月或两个半月。估计这种不可持续性,在明年下半年才会逐步显现出来。
      相对于萧郁大棚,按照相同的分析,虽然成本高出左向南大棚一大截,但因为我们的产量高,所以结果完全不一样。
      按照28公斤测算,菇农用萧郁大棚纯收益是10万,还掉按揭贷款3万后,净挣7万,比原来预估的多出2万。
      所以,萧郁大棚比左向南大棚的优势非常明显。

      陈博士又开始分析大棚建设成本。
      现在得到的信息是,左向南大棚建设成本是33.5万元,如果加上土地和硬化,估计成本在34万。按照30万合理成本测算,多出的4万,如果菇农承担,这意味着菇农还本付息的压力每年增加将近1万元,这无疑是雪上加霜。如果左向南自己承担,每个大棚意味着要亏损4万元,500个大棚就是2000万元,建的越多亏损就越大。
      而萧郁大棚的建设成本是28万,因为是在菇农自己地上建,无需征用土地。如果按照30万的合理成本计算,省出来的2万,就是利润了。这个利润让给菇农,还是自己留着,看萧老板怎么决策了。
      所以,在建设成本上,萧郁大棚比左向南大棚优势非常明显。

      陈博士看萧郁想说话,他抢着先说:“我和华华的意见是,该出手了。”
      陈博士换了一张PPT,接着说:“按照时间点卡,左向南大棚的缺点会在下半年逐步显现出来。如果过了春节,行情一路下滑的话,可能在五月份就爆发了。为了抵消菇农对爱尔兰大棚的偏见,我们必须提前出手。如果我们春节后动工,连夜加班,一个月先把头100个大棚建好,正好是五月份出菇。
      两种大棚一对比,谁会胜出已经不言而喻了。

      萧郁站起来往外走,其实他要去洗手间。但他嘴上却说:“我不干了。你俩干吧。我的活都让你俩干了,还要我干嘛?”
      正好李宁琪买菜回来了,一听萧郁说不干了,就问:“不干了?为什么不干了?”
      萧郁边往洗手间走边说:“他俩把我的活抢走了。”
      李宁琪嘿嘿笑起来:“那不正好啊,咱俩以后就在家歇着”
      里屋外屋都哈哈大笑起来。

      接下来,陈博士和李宁琪、林华华开始准备晚饭。
      萧郁给王仲文和石天分别打电话。
      萧郁简单说了一下情况,要求立即召开董事会,会议就在厦门工地开。
      王仲文和石天决定明天就赶过来。
      萧郁建议让陈博士、林华华、司勤列席。
      王仲文说:“都去。开完会在厦门玩玩。我带上小米。”

      陈博士的上海本帮菜做的确实地道。
      等皮特夫妇从工地回来的时候,菜已经上桌了。
      冷菜有熏鱼、糟毛豆、糖醋萝卜干和糯米藕。热菜有响油鳝糊、糖醋鱼、清蒸大闸蟹、白斩鸡、干炸臭豆腐、清炒鸡毛菜。汤是腌笃鲜。
      大家坐下后,萧郁指着那几盘冷菜问李宁琪:“这些都是你买的吧?你居然能找到卖上海菜的地方啊?本事不小。”
      李宁琪还没来得及回答。林华华插嘴说:“这都是陈博士自己做的。他一做就是一锅,放在坛子里储藏,可以随时拿出来吃。”
      陈博士指着林华华和皮特,跟萧郁解释:“我第一次做给他们吃,看他们喜欢,平时没事的时候就多做了点。”
      皮特很有眼色,用筷子指着糯米藕,操着憋足的汉语说:“好吃,就是太甜。”
      萧郁夹了一块糯米藕给李宁琪,一语双关的说:“给,尝尝。你们女人喜欢吃甜的。”
      林华华像女主人一样招呼大家:“来来来,一起吃吧。陈博士做的菜可好吃了。大家多吃点。”
      众人一起动筷子。
      因为明天要接王仲文一行,萧郁只是喝了点啤酒。

      李宁琪在回家的路上,一边开车一边对萧郁说:“孩子爸,还真让你说对了。陈博士和林华华是有点不正常。”
      萧郁本来有点累,正斜躺着犯困哪,听到李宁琪这么一说,马上起身点上一支烟,然后问:“是吧?你怎么看出来的?”
      “林华华在陈博士家的厨房,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想找什么一下子就找到了。咱家厨房里的东西,有时候我要还要想想才能找到。你说是不是有点奇怪?”李宁琪怕泄露机密似的声音小小的。
      “再一个,你发现没有,洗手间有两套牙具。还有一股女人化妆品的味道。”
      “哈哈哈,女人的嗅觉就是灵敏。男人要是干点坏事,不一会就能让被你们发现。”
      李宁琪嘿嘿一笑,用手点着萧郁的鼻子说:“你才知道啊,你可要小心点啊。你要是做什么坏事了,不出三天我就能知道。”
      萧郁说:“像小米说的,你就像我的护身符,天天挂在我脖子上,我哪敢啊。”
      李宁琪得意的说:“护身符像狗链子一样拴住你,看你往哪跑?”
      她老实的开了一会车,又开始八卦了:“哎,孩子爸,我现在想起来,你前些日子的言谈举止,有点撮合他俩的意思啊?”
      “谁俩?”萧郁明知故问。
      “切。少装。陈博士和林华华啊。你一个上司怎么会鼓励自己的下属胡...胡来呢?”她原来想说“胡搞”来,一想陈博士和林华华都是好人,就觉得不能把“胡搞”用在好人身上。
      萧郁叹了口气:“孤男寡女,在一起也正常。再说,他俩现在真是拧成一股绳了。我真省了不少力气。”
      李宁琪幽幽的说:“我发现有时候你也挺坏的。”
      “嘿嘿。”萧郁只能用嘿嘿搪塞。

      董事会就在厦门工地的办公室兼会议室召开。除了董事会成员外,这次吸收司勤、陈博士和林华华参加。
      萧郁让陈博士把那天在他家开会的内容复述一遍。
      听完陈博士的报告,萧郁提议休会。一是让大家消化一下报告的内容,二是他要陈博士带大家到菇房参观一下。
      正好是大棚第三轮采菇期,菇房里的充满了蘑菇的香味。
      这干人马虽然天天讨论双孢菇,天天谈论爱尔兰大棚,其实原来都是纸上谈兵。他们今天才感受到什么叫眼见为实。
      陈博士一边走,一边讲解。脸上颇为得意,讲解的腔调也充满这自豪和骄傲。
      走到最后一个大棚,陈博士有点神秘的微笑。打开门一看,一片热闹的采蘑菇景象。李宁琪、图雅、张然和小米一边做着夸张的动作,一边随机采摘着又白又大的蘑菇。
      王仲文走过去,随手采下一只蘑菇放在张然的篮子里“这会找着好玩的拉。”
      小米故意过来推王仲文:“王伯伯,你没听说,女人不能进煤矿,男人不能进菇房吗?采蘑菇的时候,男人不许进来。”
      王仲文有点懵,转身问:“陈博士,有这说法?”
      陈博士认真的说:“这肯定是瞎编的。要是那样,我应该是个女人才对啊。我天天呆在菇房里。”
      王仲文大笑:“哈哈哈,差点让小丫头给蒙了。”
      要往外走的时候,王仲文特意问图雅:“蘑菇包饺子一定好吃吧?中午是不是包饺子?”
      小米又凑过来:“王伯伯,你又答对了,加十分。”
      众人大笑。

      在王仲文和小米她们说笑的时候,李宁琪拉着萧郁走到一边,有点怕他为难样子,也有点不好意思张口的样子,说:“孩子爸,你看小米也来了。这里离姥姥姥爷家这么近,能不能带小米回去看看啊?”
      萧郁想了想,反正过了元旦就要正式在南都亮相了,也不差这几天了。
      他温柔又的对了李宁琪说:“我看可以的。我的目标太大,就先不去了。你俩去,可以在家里住一晚上。但时间不要太长。再就是不要开大G去,你换那辆213吉普去。”
      李宁琪抱着萧郁的胳膊差点跳起来:“嗯嗯,我知道了。我们今晚就去。明天上午就回来。”

      一干人回到会议室,继续开会。
      大家谁也没说话,一齐看着王仲文,意思等他说话。
      王仲文说:“别光看我啊,大家发发言。”
      看还是没人说话,他开始点名:“萧老弟,你的意见?”
      萧郁回头指了指PPT说:“这不都在里边了。”
      王仲文又点石天:“石老弟,你呢?”
      石天说,“我同意ADM团队的意见。”
      王仲文又问司勤:“我们现在出击,左向南那边会有什么反应?”
      司勤说:“他第一会找我理论,第二会大发脾气。找我理论没有用。第一,西伦公司和他的合同没有排他性条款。第二,合同约定,如果他的大棚不能达到25公斤的话,西伦公司有权另找合作伙伴。他发脾气的理由是,他看出我们早有准备,事实上就是来给他下套的。但事到如今,他这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啊。”
      王仲文又问大家:“他在没招的情况下,会干出什么事来?”
      石天笑着说:“按我以前的脾气,肯定是搞破坏喽。”
      大家笑。
      王仲文严肃的说:“对。要防着他狗急跳墙。非常之时,会做出非常之事。”
      说完,王仲文拿出一个U盘递给林华华,让她打开PPT。
      投影里显示的是一张规划图和效果图。
      王仲文指着两张图说:“这就是我们爱尔兰大棚项目的第一子项目。名字叫《角奕蘑菇村》。这个项目坐落在南都角奕镇角奕村。这个村就在南都和厦门的边界上,离这里只有9公里的路程。这个蘑菇村一共规划建设412个大棚。看图就知道,除了个别的真正的房前屋后外,大部分在村里的空地上。除了菇房,我们还有帮着村里的农户修缮外墙、硬化道路,做些必要的绿化。”
      大家都在静静的听。
      王仲文继续说:“我已经通过国家部委找过省里的部门,省里的部门领导也跟南都市打好招呼了。市里把这个项目分给了市纪委吴书记直接分管。”
      萧郁插嘴:”怎么市纪委书记还管经济项目?“
      王仲文笑了:“你一门心思搞大棚,根本不关心政治了。现在各个地方都在大搞招商引资,每个部门每个领导都要参与。号称什么“部门有指标,领导有任务”。所以,各地方的几大领导班子都背着项目。”
      王仲文跟萧郁说:“回头我把吴书记的电话给你,有时间你去拜访他一下。有什么事可以直接向他汇报。我在省城见过他,挺不错的一个人。”
      王仲文继续说:“这是官方的事,基本搞定。但一定注意,地方官员现在学乖了,他们不见成果,只会嘴上支持,不会有实际行动。所以,我们第一个蘑菇村只能成功不许失败。”
      他把头转向萧郁:“听着没,只能成功,不许失败。”
      萧郁郑重的点头。
      王仲文点上一支烟,美美的抽了一口,接着说:“现在说钱。金融支持方面,我找相关部委和农改行。最后确定由农改行用政策性基金发放按揭贷款,利息是商业银行的三分之一。部委的贴息政策估计很快就下来了。如果贴息,菇农的还贷的压力就更少了。”
      “说到这,我们来看看啊,菌种、营销平台、ADM已经具备进攻能力。加上官方支持、资金供给都有了。可以说现在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我看陈博士就是东风。刚才陈博士反复强调时机。我看这个时机抓的好。如果大家没有意见,我们就按照你们团队的计划,过了元旦就开干。干丫的。”
      听到王仲文最后来了句“干丫的”,大家哄堂大笑,气氛顿时轻松下来。
      众人散去,留下王仲文、萧郁和石天单独说话。
      石天说:“大哥他们的人身安全还是得引起重视。要不要我组织几个人过来,一边干活,一边当保镖。”
      萧郁刚要制止,王仲文却马上说:“要。一定要。我们跟左向南的最后对决,最多会持续到年底,这一年一定要保证人身安全。”
      萧郁说:“我们的爱尔兰大棚,如果以30万为标准成本的话,会有2万的盈利。这个是补给菇农还是作为公司利润。”
      石天发话了:“作为利润比较合适。现在各种材料价格都有比较大的浮动。现在是30万,明年说不定就是31万、32万。现在把这些利润留着,将来可以以丰补歉。”
      王仲文竖大拇指:“好一个以丰补歉!你这话让我都佩服。”
      石天咧嘴笑。
      一会,王仲文又想起了一个事,他跟萧郁说:“上次我们研究的推广政策,说是开始的时候你要垫付700万?是不是?”
      萧郁说:“没那么多。第一批60个大棚零首付,需要垫付300万,第二批100个大棚首付是3万,需要垫付200万,加起来才500万。这个从我的钱里出就行。”
      王仲文说:“嗯。你先垫着。等部委的贴息政策下来,我让银行给你替换下来。”
      萧郁笑着作揖:“大哥想的真周到。”
      司勤这时候进来了。她问王仲文:“老板,师傅在南都的公司是师傅自己出资还是西伦出资?”
      王仲文一拍大腿,声音提高了八度,说:“反正萧郁一出现就没有秘密了,我们也不用藏着掖着了,就用西伦公司注册。”
      萧郁反对:“老哥,现在还不是时候。以我的名义成立公司,明面上是我个人跟他对着干。西伦公司怎么推脱搪塞都可以。这样他才会胡乱猜忌,才会有被让涮了感觉。这样更容易激怒他,促使他出昏招、歪招。只要他出了昏招和歪招,我们在二级市场上就有猛料可报。我们自己不是少花钱多办事嘛”
      王仲文说:“好。就这样。看来老弟也马上跟敌人接上火了。左向南那个家伙再骂人,就不是我王仲文了,而是萧郁你了。”
      萧郁哈哈大笑:“骂吧,该骂。”

      董事会结束后,萧郁马上行动起来。
      他把陈博士和林华华叫过来,开始部署前期准备工作。
      他开门见山的说:“我想了一下,开工前有三件事需要准备,就是备人、备料、拜码头。前两条我知道你们商量过了,你们办就行了。拜码头的事只有我出马了。”
      林华华说:“能不能再买辆车啊。厦门工地那边需要继续测试,角奕村这边也需要跑。”
      萧郁说:“再买两辆吧,你、陈博士和皮特各一辆。这样也方便。”
      陈博士说:“我和华华一辆就行,反正我们工作都在一起。”
      萧郁脱口而去:“总有分开的时候啊。”
      看见他俩都张口结舌,他知道说错话了:“我的意思,万一你在厦门工地,林华华在角奕,你们不是都需要车吗?”
      看萧郁还忙着解释,陈博士和林华华脸都红了。
      至此,仨个人开始心照不宣了。
      林华华有点害羞的说:“老板还解释啥啊。”
      萧郁没再理那个茬,问:“还有什么事吗?”
      林华华说:“现在有公司了,需要会计和出纳,我寻思老板娘整天跟着你也没啥事,就让她当出纳吧,正好替您管着钱。”
      萧郁摇了摇手:“不行不行。这又不是夫妻店,家人一律不能掺和。再说,让她管钱,她是被人骗了还帮人数钱的那种。别别。这些人你负责去找。我听说,我走了之后,向南集团好多人辞职了,你找找看,有没有愿意来的。”
      见林华华点头,萧郁开了句玩笑:“召集旧部再开战是最有战斗力的了。”
      后来,萧郁自己想起这句话,觉得也不是开玩笑。召集原来向南集团的人马,至少可以激怒左向南。

      一切安排妥当后,萧郁开始给市纪委吴书记打电话。
      吴书记一听萧郁自我介绍,显得很热情。
      听说萧郁要去办公室拜访。书记说,不用了。我们明天早上九点直接去角奕村集合,有什么事在那里说。
      萧郁挺高兴,觉得这个书记务实。如果他去拜访,然后书记再来考察,一来二去就是好几天,这样多干脆啊。

      第二天早晨,萧郁起床的时候已经七点多了,在家里转了一圈,也没见这李宁琪。这才忽然想起,她和小米去姥姥姥爷家昨晚没有回来。
      他一看表,七点多了,就赶紧洗漱、换衣服,然后拿起餐桌上的一包面包就出门了。
      从厦门的家赶到角奕,需要40多分钟。第一次见领导,怎么也得提前到啊。
      到了角奕村村头,没见什么人。
      他正要打听村委怎么走的时候,看见一辆宝马X5从村里开出来,他正纳闷村民怎么会有这车时,车停了下来。
      车里下来的人三十五六岁的样子,剔寸头,带手钏,一身牛仔。一看打扮,有四五分像道上的。
      来人迎着萧郁走过来,边走边问:“是萧老板吧?我是角奕村的村主任,我姓郭。”
      萧郁赶紧上去握手:“哎呀,郭主任好。好年轻啊。”
      其实,他心想,这身打扮还真像地头蛇。
      他们正要寒暄,一辆奥迪A6过来了,一看车号,就知道吴书记到了。
      他俩赶紧迎上去。
      相互介绍寒暄后,吴书记开门见山:“萧老板,你选这个村作为第一家改造,正中我们市委的下怀。这个角奕啊,是我们南都最穷的村之一,也是我们南都唯一的贫困村。我们□□听说改造后,一户一年能赚五六万,就吩咐我一定全力支持,做出典型来。这个村正好是我的联系点,所以,市委决定由我直接联系你。本来,区里、镇上的领导也要来,我没让他们来。他们来了也办不了什么事,净添麻烦。是吧。”
      三个人就站在村口说话,书记也没有进村的意思。
      他又拍着郭主任的肩膀对萧郁说:“这个小郭啊,原来在外面开石矿,弄石子、石料起家的,挣了点钱。这不,现在提倡村级干部启用能人,就把他招呼回来干村主任,指望他能带头致富。没成想,他也没什么招。这不,萧老板来了,这下好了。你们好好配合,有什么事直接找我。”
      “行了,你们接上头了,我也就放心了。我还有个会,我先回去。看看哪天,我给萧老板接风。”说着,跟萧郁和郭主任握握手就走了。
      萧郁见书记走了,就跟郭主任说:“郭主任,我看这样,你先领我在村子里转转,然后我们去我的工地看看,我给你讲讲整个改造规划。”
      “工地?你不是从北京来的?我看你的车牌是北京的,我以为你从北京赶过来的啊。”
      “我的工地离这里只有九公里。”
      “好好好,我领你转转。”

      转完了村子,郭主任叫上俩村干部,一起奔萧郁的工地。
      到了工地,萧郁先领着他们看了一圈大棚,然后到办公室坐下。
      萧郁打开爱尔兰大棚推广方案,开始给他们讲解。
      讲了一遍后,郭主任问了几个问题,然后开始不断的点头。
      其他两个村干部的问题就比较难缠了,什么叫ADM?什么叫社会化服务?什么叫首付?什么叫按揭?等等。
      萧郁解释了两三遍还是解释不清。
      郭主任打断了他们的问题:“别问了,再给你们解释800遍,你们也不会明白。我明白就行了,你们不需要明白。你们就记着,一个大棚一年至少能赚5万块就行了。回去都要这么说。知道了吗?”
      俩村干部再没吭气。
      萧郁一看,这个郭书记既是明白人,也是个有权威的人。心中不禁暗暗自喜。
      接着,萧郁又打开《角奕蘑菇村规划图》介绍起来。
      看见效果图,大家都看懂了,纷纷咂嘴赞叹。
      郭主任又问了一个关键的问题:“什么时候外观上能成这样?”
      萧郁回答:“最迟六月底。”
      “太好了。”郭主任高兴的大叫。
      萧郁正在诧异他为什么叫好的时候,只听郭主任又说:“我小妹妹七月份出嫁,那时候咱这个村变成这个样,那不露脸了不是?”
      萧郁表情有点失望,觉得这个主任有点自私。
      郭主任察觉到了,他继续说:“萧老板,这个很重要。我们村穷,村里破破烂烂的,没人愿意嫁到我们那里。我妹妹出嫁,他们来一大帮人来迎亲,这不就等于做广告了嘛。”
      萧郁由衷的佩服他这种既朴素又务实的想法。

      中午,萧郁让厨房炒了几个菜,叫上陈博士和林华华坐陪,几个人就在简易的餐厅喝了起来。
      萧郁故意引导着郭主任的思路:“郭主任,你这在外面生意做的好好的,这一回来,还有什么买卖没有?”
      郭主任诉苦:“别提了。回来后是只出不进,镇上给我那点补贴,连加油也不够。我现在花钱也开始算计着花了。咳!”
      萧郁跟他碰杯:“也是哈。过惯了富足的生活,整天算计着花钱的日子是不习惯。”
      郭主任突然眼睛一亮,用讨好的声调对萧郁说:“萧老板,萧大哥,你这在南都搞大面积的大棚改造,肯定有不少边边角角的活路,你给我弄点干干呗?”
      萧郁笑着说:“不是有句话嘛,叫强龙难压地头蛇。我在你的地块上办事,哪能没有见面礼啊。”
      郭主任有点着急:“大哥说说,说说。”
      萧郁说:“我们这次大棚改造,要把上料、下料、浮土等体力活全部改成机械化,采菇也要专业化。老弟你呢,可以成立两个专业队,一个是机械队,一个采菇队。你给菇农提供有偿服务,这不有钱赚了?”
      郭主任要急着说话,萧郁摁住他,继续说:“你是第一个干这事的人,你又做过生意,后来者就可能赶不上你了。到时候,我改到哪个村,你跟到哪个村,生意不就越来越大了嘛。”
      郭主任连连作揖,举起杯来:“大哥,你这个大哥我真认了。你给我指了条好路。来,我敬大哥一杯。”
      那俩村干部一看,也纷纷举杯:“大哥,你也给我们指条路呗?”
      郭主任一看这架势,马上拦着:“去去,你俩给我好好在家种蘑菇。一年五六万挣着,还心三想四的。你俩有那本事吗?”
      说完,他又转过头来:“采菇队好说,我们这里人人会采菇,找一些闲着的娘们就行。机械队嘛,大哥,机械设备要好多钱吧?”
      “嗯,起步的时候,也得有个百八十万的?”
      郭主任有点为难的说:“我可能一时半会凑不了那么多啊。”
      萧郁大气的说:“没事。不够的大哥给你垫上。不过,说好了啊,启动资金我帮你垫,如果你扩大规模,我就不给你垫了啊。”
      郭主任说:“那是那是。我还那么不懂事吗?”
      萧郁提醒他说:“不过,你的收费,要按照我们的标准执行。”
      他指着林华华说:“我们这位林总,是专家。她会和你商量的。既要让你有钱赚,也不能亏着那些菇农。”
      郭主任起身给林华华敬酒。
      林华华低声跟陈博士说:“老板真会做生意,本来这些机械已经做进公司预算了的。这下又省钱了,又把这个难事交出去了。”
      陈博士说:“我一看叫开大哥了,这事就有门了。”
      萧郁话题一转,问郭主任:“老弟,我也请帮我办一件事。”
      郭主任说:“大哥,客气啥。什么事你吩咐就是。”
      萧郁说:“为了加快大棚建设,我准备分三批建设。第一批,鼓励先报名改造的,零首付。第二批是首付3万。第三批是全额首付,就是首付5万。我不知道村里什么情况,到时候老弟帮着组织,别乱了套。”
      郭主任把筷子重重的一拍,皱着眉头说:“大哥你那样弄才乱套来。农村就那样,开始不伸头,后边乱起哄。你分个三六九等,后患无穷。”
      萧郁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他很虚心的问:“那老弟说怎么弄好?”
      郭主任哈哈大笑:“农民信实,眼见为实。不见兔子不撒鹰。第一步,你得让他信。从明天开始,我们组织他们来参观,让他们看看,什么叫爱尔兰大棚,好好在哪儿。都是菇农,一看就明白。等他们信了,就好办了。第二,你说的那个三六九等,别像城里的排队摇号,就跟扶贫连在一块嘛。按照谁穷谁优先的原则配号,我看谁敢说啥。到时候,我再喊一嗓子,这事保准成了。”
      萧郁端起杯子来:“老弟指点迷津。谢谢啦。还得老弟帮忙。”
      郭主任说:“咱自己的事,谢啥啊。”
      说完,俩人一起干了。
      萧郁转头跟林华华和陈博士说:“这样,就这两天,林华华,你去租个大巴车,每天到村子里接人到这里参观考察。陈博士和俩助理做好讲解。再就是嘱咐厨房,每天蒸蘑菇大包子,招待来的村民们。”
      郭主任说:“好好好,就这样。”
      喝了一会,郭主任问:“大哥,前几天,我去南都城边的罐头厂去看过了,他们也搞爱尔兰大棚,一片一片的。跟你们不是一个路子啊。听说那个老板很有实力,曾经是南都首富。”
      萧郁说:“不瞒老弟说,他是我的发小,现在是我的竞争对手。”
      郭主任很聪明:“原来的发小,如今成了竞争对手。嗯,这一定是为了女人。对不,大哥?”
      萧郁哈哈大笑:“老弟聪明。”
      郭主任说:“你这样不会有人身安全吧?”话音未落,他大手一挥:“你在我们村做项目没有任何危险。我们村很穷,但很能打。方圆百里没人敢惹。当年有个厦门生意人骗我们一车蘑菇,我们一村人打到了厦门岛。还是南都公安和厦门公安协商后才解决的。”
      说话间,李宁琪和小米进来了,她们刚从姥姥姥爷家回来。
      小米礼貌的叫了一圈叔叔阿姨,坐下就吃,看来是饿了。
      李宁琪过来说她:“先洗手去。”
      郭主任站起来问萧郁:“这是嫂子吧?”
      萧郁点头。
      郭主任看似是自言自语的说:“我要是有那么个竞争对手,我也会拼命的。”

      送走郭主任后,萧郁跟林华华说:“看来动员村民的事没有想的那么难,估计几天就能搞定。这样,你联系红叶老莫,问他有多少库存,再让他抓紧备料。一定在春节前把第一批60个大棚建起来。如果村民认购踊跃的话,春节后,后续的大棚一起开工。”
      林华华说:“没问题。”

      晚上,萧郁和李宁琪搂着看电视的时候,萧郁说:“老婆,我有个想法,你看行不行?”
      李宁琪有点惊奇,家里外头的大事小事都是萧郁做主,怎么今天开始商量了。
      她说:“孩子爸,中午的酒还没醒啊?怎么跟我这个家庭妇女商量事了。”
      萧郁刮了一下她的鼻子在;“这个事吧,必须老婆大人同意。”
      李宁琪看他这么郑重其事的,就起身坐起来:“说吧,什么事。”
      萧郁说:“我们第一个项目就在角奕村。第一批大棚的户主都很穷,连5万的首付也拿不出来。所以,公司决定先由我借给这些贫困户。我原来想要是他们还不上就不要了。但是,左向南在推广第一批大棚的时候,也是借给买大棚的户主钱,然后才获得贷款。严格意义上讲,这叫假按揭。你想啊,如果我也借钱给第一批户主,我的性质不跟左向南一样吗?”
      李宁琪抚着萧郁的脸说:“可你俩的出发点不同啊。你是真心帮着那些贫困户,他是为了骗取贷款啊。”
      萧郁说:“可做法是一样的,法律效果是一样的啊。”
      李宁琪问:“那你想怎么办呢?”
      萧郁说:“既然开始我们就有不想要回来的想法,为什么我们不直接捐了呢?”
      李宁琪说:“钱是你挣来的,你捐我没有意见。但是,如果你捐给第一批贫困户,后边的人攀比怎么办?”
      萧郁亲了亲她:“我老婆就是聪明。听我说啊,咱捐不是捐给贫困户,咱是捐给村里。贫困户富裕了,还是要还钱的。他还钱还给村里,不是还给咱。村里可以拿这些钱干点别的公益事业。”
      李宁琪也亲了亲萧郁:“孩子爸,你的脑袋真大。”
      萧郁有点动情的说:“小米的爷爷奶奶、姥爷姥姥都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了一辈子。这些钱就算他们给南都人的一点心意吧。”
      李宁琪也动情了:“嗯嗯,也算你我和小米一份。我们也是在这片土地长大的。”
      “嗯嗯。”夫妇俩越抱越紧。
      “哎,这事要不要告诉孩子姥爷姥姥?姥爷姥姥听了肯定很高兴。”李宁琪离开他的怀抱,有点激动的说。
      萧郁说:“要,当然要。回头咱俩给爸妈上坟去,也告诉他们一声,让他们也高兴高兴。”

      第二天,萧郁把捐款的事通报给王仲文。
      王仲文在电话那头沉吟了一会,用董事长的口气说:“我们要拿这个事做篇大文章。那个捐款要用公司的名义捐。要大张旗鼓的宣传。”
      萧郁这边也兴奋起来:“老哥,我看这样。我预计四月底,我们的角奕蘑菇村就成形了。我们在那时搞个仪式。就叫角奕蘑菇村建成暨扶贫捐款仪式。你看怎么样?”
      王仲文说:“是这样,现在领导一般不会参加企业的这些活动,但可以请他们去考察,让他们站台。典礼前后吧,我看能不能请动部委的领导去。最好省级领导能去转一圈。”

      2009年元旦过后,萧郁的菌类技术开发推广公司开张了。
      萧郁没有大操大办,连个简单仪式都没有。
      郭主任过意不去,就在村门口放了几挂鞭炮算是庆祝了。
      公司办公室就借用角奕村委的几间空房。虽然设施简陋,但却是一派忙碌景象。各个办公室挂满了各种图表,电话铃声此起彼伏,员工们进进出出,像极了战争年代的前敌指挥所。
      萧郁和李宁琪现在就住在姥姥姥爷家,每天准点上班,准点下班,生活像是进入新的日常。

      左向南很快就知道了萧郁在南都的消息。
      他的第一反应是灾难降临。
      俗话说,来者不善,善者不来。萧郁能从重刑嫌犯的看守所出来本身就是个奇迹!他居然在遭此打击之后,还敢杀到自己的地盘,干和自己一样的事。这分明就是挑战嘛!
      萧郁有什么实力和自己挑战?他的背后是谁?
      左向南忽然想起司勤在报纸说,西伦公司有爱尔兰大棚项目的版权。对,问问她,萧郁怎么得到西伦公司授权的。
      他抄起电话,给司勤打了过去。
      司勤在上海办公室,她拿起电话一看是左向南,就知道他要说什么了,她早就有准备。
      左向南没有客气,直接质问:“司总,你不是在报纸上说,你们拥有爱尔兰大棚项目的版权吗?”
      司勤回答:“对啊。”
      左向南提高了声调:“那你们现在跟我们合作,怎么能又授权别人啊?”
      司勤平静的跟他说:“我们两家的合同没有排他性条款啊,所以,我们可以和其他公司合作啊。”
      “那怎么偏偏是萧郁啊?”
      “萧郁怎么了?”
      “他也是南都人,他就是来跟我叫板的。你不是说过我在南都不会有竞争对手吗?”
      司勤还是很平静的说:“我可没说不会有竞争对手啊。我的原话是这样的,我们对您做过背景调查。凭您在南都的实力,有谁敢在南都和您竞争?不要说您父亲、岳父的余威还在,就凭您在南都经营这么多年,谁有实力跟您叫板?”
      左向南说:“你这是有意诱导我的思维,让我觉得在南都没有竞争对手。”
      司勤说“我只是说了几个疑问句,你心有定力,别人也诱导不了。谁知道半路上会杀出个程咬金呢?”
      左向南终于火了:“你们根本就是一伙的!你们这是商业欺诈。我要起诉你们。”
      司勤说:“悉听尊便。”然后就扣上电话。

      左向南笃定萧郁的背后是王仲文。
      可他想不明白的是,他和王仲文往日无仇,近日无怨的,怎么会惹上他了呢?
      王仲文让两人发小加仇人在南都做同一件事,这是演的哪出啊?

      左向南叫上司机,往角奕村方向奔去。他要亲自看看萧郁到底在干什么?
      角奕村就在南都西山脚下。
      左向南让司机把车开上山。然后他用带长焦的摄像机对着角奕村仔细查看并摄录着。
      只见角奕村还是原来的破旧样子,有20几个大棚在建设,这些大棚和他建的大棚外观上一模一样,看不出差别。让他奇怪的是,这些大棚不是建在一个地方,东一处西一处的,散散乱乱的。
      萧郁在搞什么名堂啊?
      左向南在山上抽了半包烟,也没有想透。
      最后,他只好无奈的下山了。

      回到城里后,他给省城的王辉打了个电话,把情况说了说,然后把角奕村的录像发给他。让他做出判断并出个主意。
      两个小时后,王辉发来一条信息:现在看不出什么。情况不明时,最好的应对就是以静制动。沉住气,看看再说。
      左向南生气的把手机摔在了沙发上,心里大骂:“养不活的玩意,谁不知道要沉住气?不沉住气还有什么办法?”

      转眼到了春节。
      这个春节对小米姥爷姥姥来说真是个好年头。
      小米早早就请假从北京回到南都。整天带着姥爷姥姥逛超市、逛商场、逛集市,一次次买回一大推的年货。
      快过年的那几天,趁姥爷姥姥带小米去看望老战友、老朋友的当空,李宁琪也不跟着萧郁去角奕村了。整天在家围着个围裙,先指挥着一帮刷墙民工,把楼上楼下的所有墙壁粉刷了一遍,把所有的门窗都油漆了一遍,把所有的地板都修整了一遍。又指挥一帮钟点工,把所有的家具、器皿都擦得锃明瓦亮,把洗手间、厨房的瓷砖也收拾的干干静静。除了姥爷姥姥房间的东西她不敢动外,其他的东西该扔扔该换换,家里一下子觉得宽敞亮堂多了。然后,这才把新桌布、新窗帘、新挂件等都换上。最后,贴上窗花、对联、福字。
      大年夜,姥爷姥姥和小米再进门的时候,好像进了别人家一样,这瞅瞅,那看看,到处新鲜。
      小米高兴的搂着妈妈说:“妈妈,您前辈子不会是变戏法的吧?”
      李宁琪笑着说:“我前辈子是耍把戏的。”
      姥姥说:“都胡说,她前辈子是当兵的。”
      下午的时候,萧郁也早早回家了,小米冲过来拉着他就往厨房走,一边指一边说:“看,我给您准备好了。这是皖鱼、这是竹节虾、这是童子鸡、这是大毛蟹、这是鲜鲍鱼,这是... ...,您知道我点的都是什么菜了吧?”
      李宁琪进来说:“你这熊孩子,爸爸还没换衣服哪,你就不能等会。”
      小米说:“哎呀,好久没有吃到爸爸做的菜了。等,我等,我不老,能等。”
      说得两人哈哈大笑。

      整个节日期间,一家人整天就是看电视、聊天、做饭、吃饭,其乐融融。
      好久没有这样的日子了。他们舍不得出门,好像一出门,这样的日子就要消失了一样。

      刚过了正月十五。
      左向南把宋浩叫到办公室。
      他说,像往年一样,他要出国考察加休养。时间少则一个半月,多则俩月。现在看,大棚建设、销售都很好。要按照原来的计划往前走,云云。
      宋浩说,公司账上钱不太多了。集团能不能再拨点,否则会影响工程进度。
      左向南递给宋浩两张名片,说这是俩大户,每人能买100个大棚。
      宋浩很狐疑的说:“他们买那么多干嘛?”
      左向南说:“往外租啊。还有些菇农买不起大棚,可以租给他们啊。你没做过房地产,你知道做房地产最高的境界是什么吗?”
      宋浩摇头说:“真不知道。”
      左向南说:“持有物业,出租物业,然后证券化。”
      宋浩想,肯定有猫腻。
      果然,左向南说:“他们交了钱,签了合同,按揭贷款马上就下来了,你不就有了1600万了吗?”
      宋浩明白了:他们交上钱应该是两个1000万,按揭下来,也是两个800万,账上应该是3600万,怎么会是1600万哪?肯定又是假按揭、真骗贷。

      其实,左向南每年出国是和国外的两房外室团聚。公司的人都知道,还给他的出行起了好名字,叫巡幸。
      左向南父母和岳父母都年纪大了。老婆说话也不好使了。他现在是想干嘛就干嘛。他现在在国外有俩女人仨孩子。每年春节过后,他都要去两处走走,每处一个月。这在他的熟人圈子里,已经成了公开的秘密。

      过了正月十五,角奕村这边就是一片忙忙活活的景象。在郭主任的操持下,412个大棚全部认购完毕。在春节前完成60个基础上,其余的352个一起动工。同时,前期的60个开始上料。
      村容村貌的改善,主要是危房修缮、屋顶换瓦、墙面粉刷、道路硬化和绿化。这些活路简单,都交给了村子里,由林华华统一指挥。
      萧郁告诉郭主任,村容村貌改善的钱,公司是不应该出的。鉴于村里没钱,公司先垫着。等贫困户把公司捐的钱还给村里的时候,由村里再还给公司。
      郭主任点头称是,答应到时候一定还。

      眼看着就要到四月中旬了。
      西伦公司投资的菌种厂建成投产,产品品质已经达到美国同品牌产品水平,开始在全国各大双孢菇工厂销售。
      西伦公司与南方最大的超市冷鲜供货商瑞泽配送,成立了联合品牌运营公司,第一个打瑞泽品牌的双孢菇产品正式亮相福州、广州等大中城市的各大超市。
      ADM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三轮测试结果,单位产量稳定在28公斤。
      西伦公司正式收购萧郁在菌类技术开发推广公司的全部股权。
      角奕村的建设已经逐渐显现出规划效果图的模样。
      媒体开始注意西伦公司的动向,把所有的消息整合在一起,媒体认为中天国际在下一盘大棋。
      媒体认为,向南集团的爱尔兰大棚项目是其中一枚棋子。
      向南医疗股票连拉两个涨停,股价一度冲过9块5,后在9块左右横盘。
      王仲文这时候觉得,胜利应该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