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6、荣光与气节 ...

  •   赵弘节便有些同情这个战俘,虽然分属敌对阵营,可他自小认知里西宁就是北靖的属国,他们是来平叛的,等西宁王室投降就又是治下之民,并非你死我活的羌戎人,所以对这些西宁降兵并没有什么仇恨。那个惠宁一看就是没打过仗的新兵,眼神都是清亮的,长得那般瘦弱,当了俘虏还那么好心。他想起家里弱不禁风却软弱善良的小弟,惠宁和他差不多年龄,他这颗当大哥的心便更软了几分。一样当兵,战俘的日子和普通士兵自是天壤之别,瞧惠宁刚刚那脸上无精打采一点笑模样都没有,就知道肯定吃了不少苦。

      其实方谨初没觉得当战俘怎么苦,他不过是笑了太多年实在累了,现在成了这副面无表情的样子。

      他慢慢走回自己的营地,想起昨天夜里被盘查的经历来,暗暗自嘲,不用思考的日子才过了几天,他就扔了时刻感知环境的意识了,他照顾那几个士兵不过是本能的反应,却没发觉作为一个西宁战俘他的言行有多奇怪,直到人家已经露出敌意直问到他脸上来才反应过来,蠢成了这样,现在他就算说他是个西宁密探,只怕也没人相信了吧。

      或许对有些人来讲,审时度势是一种本能,可对方谨初来讲,只要他不再需要用脑子来过日子,就会彻底退化,现在想起踏莎营、丙十七来,都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了。

      并且他发现他非常喜欢丰野的底层军营,那些士兵的喜怒哀乐都写在脸上,个个有旺盛的生命力,单纯地崇尚勇武,服从简洁明了的指令,使唤起他们这些战俘来虽然毫不客气,却几乎没有无缘无故的迁怒、泄愤,他们骨子里有一种骄傲,不屑于向弱者发泄怒气。

      方谨初开始希望,如果有机会,他也想加入他们,作为一个普通的北靖士兵,为自己的国家而战,守卫自己的人民。

      此时方谨初不知道,这个机会他并不需要等很久。

      目前魏钧的军队一半驻扎在丰野城下,另一半在肃州城外,大仓山官道已完全在他们的掌控之中,连同崦州至虎跃岭一带,崦州也有魏恒的两万人驻守。而卢璟的二十万军队已是西宁能拿出来用在边防的最大力量了。魏钧在收复丰野后,就派出两个厢军直入西宁境内,驻扎在肃州以西,一边观望西宁的动态,另外截断西宁内地向肃州运输支援的主要道路,同时派人加急回报朝廷,询问下一步动向。

      丰野一战魏钧不但守住了边境,还夺下了崦州,消灭了西宁边军全部势力,肃州也唾手可得,在这种情况下,他就必须要等待君王的下一步指令,是退兵还是继续进攻。

      二十余日后,钦差一路快马奔驰,圣旨入了军中,先宣布的是对魏钧的嘉奖,熙和帝的旨意上丝毫不掩对这个青年将领的褒扬,华美的辞藻读了整整一刻,然后将他的三等候升为了一等,食邑加了千户,麾下众将各有封赏,赏赐之厚在北靖军中首屈一指。

      如此,丰野镇抚使、宣武侯魏钧便和北靖另外几个镇守一方的封疆大吏并驾齐驱,锋芒甚至还要超过那些经年名将。

      圣旨末尾,熙和帝干脆利落地下令:继续打,力求让西宁彻底臣服,百年内不敢再兴兵祸。

      顿时丰野全军上下齐齐振奋,所有将领都心绪激昂、目光灼灼地望着他们的主帅,他们都知道,皇帝是要拿征服西宁的功业做自己皇冠上最后一颗明珠,他们将延续昔年安亲王的荣光,这将是开疆扩土的不世武勋,足以让他们封妻荫子,千古流芳,而他们眼前的局面,甚至比当年安亲王西征还要好。

      高台之上烈日照耀,魏钧跪地叩首接旨,钦差笑容可掬满脸敬佩,他身披金甲红袍,按剑站起转身面向三军,举起手中圣旨,底下众军齐齐扬起长戟山呼“万岁”,雷霆一般响彻云天。

      数里之外,西宁战俘营,方谨初在里远远望着那处高台,看不清人影动作,只听着不绝于耳的欢呼声,然后绽开了十余年以来第一个真心的笑容,直入眼底,胸中一片奔涌激荡。

      不管他曾扮演了何种角色,以怎样的面目示人,他终究没有对不起他的姓氏,他不需要走到众人的视野里,也可以坦然享受此刻的荣耀,他不需要谁人知晓,更谈不上委屈,此时此地的一切已足够偿还他的数年心血,让他心里最后的不甘烟消云散。

      他终于可以坦然地站在阳光下,站在故国的土地上。

      不久,西宁战俘们等来了关于他们的处置。他们的长官,上至定国公公子卢静城,下至营正佰长都早已被押送入京等待皇帝处置,而他们这些底层士兵,愿意为北靖效力的,将被编入丰野军中补充兵力,打散进入各营,从最底层的士卒做起,不愿意归降者暂时仍关押在丰野,等宣武侯攻下西宁边关全线,将收缴他们的武器甲胄之后放归原乡,从此做个老实种地的农民。

      熙和帝一代雄主气魄非凡,这样的处置可谓宽大,顿时战俘营上下欢声雷动,当即就有人表态愿意归降或者回家。魏钧派了一名副将和十来个校尉来处理此事,他们各自带着手下的人按名册逐个登记,战俘营里闹哄哄的,最后十万人中有四万愿意归降。丰野军很快要继续作战,降兵吸纳太多不易管理,最终只接收了两万,另外两万准备派人回禀后输送回国编入各地守军。

      方谨初自然在归降的那部分人中,并且很幸运地成为了被丰野军接收的那一半。作为西宁降兵,他们的纪律和作战素质自然远远不如本土的北靖士兵,再加上丰野军又是准备去打西宁,便把他们都暂时编入了工兵、运输后勤等队伍,一面观察他们的诚意,一面让他们接受北靖兵的训练,经过考验之后再考虑分配他们去作战部队。

      于是方谨初就从一个战俘,成为了跟随右虞侯军负责协助运输攻城器械的普通士兵。

      熙和九年六月廿一,立秋后三天,仍然酷热不减,魏钧率丰野军正式出兵肃州。劝降的书信三天前就已送入城中,这一个多月以来,不用亲眼看也能想到肃州城内是何等的人心惶惶,探子回报说城中已然一片萧条,卢璟全军覆没的消息传回来之后就有大批的商人携家带口朝内地逃去,农民纷纷抛弃了刚刚灌浆很快就能收获的庄稼成了流民,定国公几十年来不遗余力地抹黑北靖军队,更把当年安亲王破城的惨状夸大了数倍,何况在多年经商的风气下肃州百姓原本就没什么安土重迁的情绪,稍有风吹草动就开始不安,何况面临实打实的惨败,连耀武扬威的军队都死了那么多人。

      这样的现状无疑令肃州雪上加霜,城中武将只剩了个都尉,手下只有五百兵维持肃州治安,和各府几百个衙役,加起来不足千人。高別驾领着一众文官七手八脚地四处扑火,一连上窜下跳了几日也没见什么成效,反倒流寇四起,到处有武人趁乱抢劫,又过了几日,连长史都带着老母孩子趁夜悄悄出城投奔亲戚去了,留下一宅子哭哭啼啼的小妾,骂声直传到隔壁的高府,高別驾听着心中更是烦乱。

      愁云笼罩着肃州,待卢静城投降的消息传来,高別驾呆若木鸡,烈日下所有人的脸色都惨白若死,谁都知道,肃州城破已在顷刻之间。有的人掩面悲泣,有人咒骂卢氏父子不绝,更有人用暴力发泄着心中巨大的恐惧,文官中便有人提议主动投降。

      连定国公的独子都降了,他们这么些散兵游勇,继续坚持下去还有什么意义呢?

      谁也没想到,在这么个混乱不堪的局面中,最后坚守了气节的,竟然是高泽那个不着调的贵公子。

      那天魏侯的劝降书送进了肃州城,高別驾拿着那封魏钧亲笔写的书信,盯着“秋毫无犯”四个字生生看了一个时辰,他晃过神来刚要开口,就看见他那个整日游手好闲章台走马的儿子,带了一大帮家将直闯进来。

      高泽一改往日大袖翩翩的打扮,穿了一身劲装,脸上毫无笑意。他进门就跟没看见他爹那惊愕莫名的脸色似的,一挥手就命人包围了大厅。高別驾见状勃然大怒,一拍桌子跳起来指着儿子的鼻子:“小兔崽子你也要造反不成!”

      高泽冷冷地瞪着他爹,哼了一声道:“不是儿子要造反,是你当爹的要叛国!”

      他不顾他爹气得发抖快要晕厥过去,悍然带人把他爹关进了里屋软禁起来,把劝降书撕的粉碎,扔在了北靖使者的脸上,掷地有声:“回去告诉魏钧,高家有一个活人在,就不容北靖人染指肃州一寸土地!”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