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时间为证,御膳雪枣为媒 ...

  •   顾丫丫凑不上去,只能听着前排实时播报八卦内容。八卦还夹杂着边上人的评论声,听起来吃力费劲。左钻右扒找不到空隙看热闹,河岸右边站满人。顾丫丫看对面没人凑热闹,也不敢明晃晃踏过干涸的河床到对面看。只能沿着田地小路走,期望到人少的地方,眼看着自己离河岸远了兜不过去了,顾丫丫凑热闹的心淡了。
      走在田垄坝头一股似有若无的油引诱着人朝前走,入眼一间红砖黛瓦的正房飘着浓香扑鼻的油酥甜香,顾丫丫控制不住的咽唾沫、吧唧嘴。脚随着心走,一盏昏暗的橘光照亮屋内。站灌木丛前,透过木窗棂看见厨房内一对老年夫妻站铁锅前忙碌炸东西、捞东西。瞟到有人往外走,下意识蹲门前矮灌丛掩藏起来自己。
      听着脚步沙沙声越来越清晰,躲树下的顾丫丫不由得后悔做贼心虚只得紧闭呼吸紧缩身子,七上八下等待被人抓住一顿揍。撵碎步往矮树走的老太太,手翻动着簸箩上裹满面粉的坯子,用力捏着硬邦邦使点力气掰开坯子,掰开芯子放眼睛近处细看老太太还是挺满意的。老太太手捏簸箩两端,托着整个挪步到中间空地停住,上下摇动簸箩上的坯子晃荡。老太太看坯子松动的差不多就停下了,一手将簸箩夹腰胯一手合力掰开半截坯子,手颤悠悠的将坯子塞嘴里尝芯子里头晒没晒透。这锅坯子做的还不错,就是做少了些,来年还得多做些。
      窗棂那头的老人听到老太太说的后吼道,来年这雪枣说什么都不做了。要不是你为了儿子、孙子回来过年,已经浸了米削了芋头下了手,我说什么都不同意做。去年孙子们没吃前吃个新鲜,后来回城让带走不带走,还说多吃几口就甜腻歪、不好吃。嘿,浪费老子糖油还不讨好,真是对他太好了,就应该让他过几天白天打草、放牛,晚上喂鸡喂猪睡柴屋。还敢说不好吃,用的是花生油啊。整个大队都没人舍得这么用油,一锅又一锅的,我们老胳膊老腿的光炸这一道都忙的够呛。你还说多做,现在都累的要去了半条命。能做坯子的时候要霜降才能做,这要是冷的伸不出手、摸不出脚,我们这几个老不死的是能推碾子还是能打搅拌棒。你是衣食不愁想当官,得了皇帝想成仙。你磨蹭什么,里边浸好炸完坯的了,等着你裹糖。外边锅油都热了,就等你坯子来下锅炸。
      诶,来了来了。老太太抬着簸箩一小步一小步往屋内挪。
      顾丫丫心怦怦跳等老太太离开,看人进了屋悬在头上的刀才算消失。抓紧的大胆喘口气,慢慢猫着身子往后逃,等离得远了油和着糖的香才淡薄些许。
      姊诶,错了,二哥。你哪里去了?大哥回到家就问起你,回来没?我看大哥没个笑挎个眉凶巴巴的,我就知道肯定是你玩的没数、没回家,把他惹生气了。我头次看大哥那么凶,我怕大哥像小虎哥转头打你报告,让爹抽你,我就向大哥撒了个小谎。顾小妹紧紧挽着顾丫丫胳膊,告诉顾丫丫自己想的聪明法,骗过了英明神武的大哥。我说你回早回来了,让咱奶叫去后面找鸡落外面生的蛋了。笑的像屋后那只得了粮食的松鼠肆意张扬,偏偏眼眸处只盛装着顾丫丫小小的倒影,一口漏风齿、两颊圆圆的小酒窝,让后来思乡的顾丫丫时时忆起那个夜晚。
      后来天黑透了,我就开始慌了。在家里待不住,心里慌慌张张的,生怕被大哥逮到问:你怎么还没回来?到底哪里去了?二哥诶,你到底哪里去了。我躲隔壁小虎家,后来娘饭都烧好了,爹站家门口喊我让我叫你回来吃饭。我一走出去都不知道往哪条路上寻你,得亏你回来的及时。顾小妹演到高兴处抱着顾丫丫手臂哭,结果一蹭衣服上就嗅到一股油味,离得远只能嗅到几许。
      哎,回头说,我也不知道我到的那里是哪里。乱窜乱走陌生地,加上天黑没大识得那是哪里。走出来全靠了那个好心人——大孃孃给我指路。哎,我居然都不知道我们附近还有这么个富村,闻到我身上油味没,那里停了一会就沾上了。等会吃饭,我要找机会向咱爷问问。
      顾生阳看姐妹俩出去这么久还没回来,忍不住出来找人。两黑影子叽叽歪歪,听声音看背影像自家娃,平地一声吼带两鹌鹑回了家。
      回房间睡觉时,顾永平拉住顾丫丫问下午几点回家的,怎么没看到人。顾丫丫知道自家大哥在套话,含糊不清的说鸡窝里蛋少了,我出去找去了。哎,大哥。今天不知道为什么,好累啊,我想睡觉了。顾丫丫应时的打了个哈欠,就被劝去睡觉了。
      二哥,怎么样?爷说了嘛?顾小妹睡被窝里仰头看顾丫丫。嘘,刚和大哥说我要睡,这边就响起我们说话声。指不定大哥以为我们在说白天的事,要过来偷听呢!白天找个没人在家的时间和你说,睡觉睡觉。
      梦里又响起爷说的雪枣模样,外形似枣,洁白如雪、色如白玉;内如瓜瓤,皮薄清脆,入口即化,香甜独特。
      想知道为什么叫雪枣嘛?听名字是不是以为是枣树冬天开花、结果生出的一种枣?其实此枣非彼枣,雪枣的来历有很多,但它能够被流传下来并成为经典主要是因雪枣进了一趟宫,被赐名为御赐的皇家贡品而被人熟知。
      这话得从有一年冬天,年幼的慈禧,随着在皖南任职的爹惠征,在当地染了伤寒,久咳不愈。为了给他闺女治咳,到处托人找良方。也是后来,她爹偶然得知咱们这的雪枣有止咳化痰的作用,便托人买了一份,哪知道慈禧吃完后竟然病愈了。
      后来,贵为太后的慈禧,仍对小时候的雪枣念念不忘,并要求地方朝贡。这才出了咱这的雪枣被誉为“御膳雪枣”。
      形如枣,色如雪,甜如蜜,咬之酥脆,入口即化——雪枣。它是咱这的这个,响当当的名产,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比爷爷的祖爷爷还要老嘞。
      不过这门手艺的起源,据说是唐高祖武德年间,李传金这个外乡人因躲避战祸,跑来咱这投奔了亲戚。他见这盛产的是血糯米,色红、形细、黏性强、口感香糯黏滑,是做雪枣的上等原料。于是将替换的新秘方教给了亲戚,为了感谢他们的收留之恩。传到清代末年,咱村很多人都会这个手艺了,雪枣也是从清朝成为贡品后天下闻名。
      开始这雪枣是传男不传女、传长不传幼、传内不传外。我爷,你太爷爷在世和我说过怎么做雪枣,但五八、五九、六零这三年带走了太多老手艺人。那个时候饭都吃不起,大多只听家里长辈教过怎么做的,但手把手教的不多,现在真正会这门手艺的人也不多了。而且时间一长,我们这些老东西脑子转的慢,口口相传的有些细节不知不觉就遗忘了。
      我想想啊,要做的事真不少。
      一早要将糯稻用石撵碾成糯米,从中挑选出上好的糯米。这真正上好的糯米像珍珠,粒粒饱满、颗颗剔透。然后将水漫过糯米浸四五天、淘净、沥干;再轧粉,掺辅料,和粉。掺辅料这一步很重要的,有些奥妙在里面,是质量上乘的制胜法宝。
      紧接着上蒸笼,大烧柴火。米粉蒸熟成糍粑,入钵,用棒搅拌,搅到黏稠有韧性,再搓成条,切坯,晒坯。
      就这还不是成品,做雪枣必须要用晒干的坯子。再将晒干的坯子,放进温油中“过油”,然后把温油加热,使胚膨化增大数倍。等到外薄如纸,内如瓜瓤之后,入浆,上糖。
      浆,用的是上等的麦芽糖浆;糖,是优质的绵白糖。用浆浸染后,再用绵白糖、精糯米粉给雪枣着上一层“外衣”。经过这样一道道的手续,最终口感上才呈现外焦里嫩、香酥甜脆。
      我说给你听,一嘛当然是希望代代相传代代承,一代更比一代胜,我爷交给我的我尽力完整的交付给你。时间为证,手艺为媒,一场与孙辈们的会面就这样落地生根。
      顾生阳说,我只是把我记忆里最好的好东西告诉了你,但遗憾我一没手艺二没钱想给你做都做不了。多期待能给你们小辈长个见识,亲眼见上一见、尝一尝,体会一把我们当年的快乐,也算替当年那批没享受的享受了。
      顾丫丫问起辅料,顾生阳表示自己也不太记得了。
      这门手艺都快荒芜了,你不问我都不记得这回事。顾生阳的眼沾湿了回忆的泪水,手磨蹭着眼皮擦去不经意间逝去的人生。
      顾丫丫怀着对那个陌生村子、老夫妻以及雪枣的好奇入睡。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