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8、第 28 章 ...

  •   和晁海平分开,燕怛又去了一趟衙门。

      还有一件要紧事待做——他要了解一下拨给西北大军的军饷。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可见一个国家是否强盛,武力乃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

      从前的兵部没有兵权,任职的都是文官,掌管武官的选拔、士兵的户籍、军队配备的武器铠甲和牛马牲畜,若是遇上打仗,行军时的山川河流地图也由兵部负责。

      可以说,兵部就是全国军队的一个总后勤。

      现在的兵部直系三支禁军,统共六千人,掌控着京城的半个命脉,但实际上任职的还是文官,做的还是后勤工作——因为那些禁军全都由殿前司操练统率,兵部最多占个领导的位置,还是个甩手掌柜式的领导。

      现在兵部侍郎谭石仲就正在为西北的战争做后勤工作。

      战争突起,正是兵部最忙的时候。

      因近年突厥内乱不断,边疆和平许久,现在突然开战,兵部手忙脚乱地把肃州那一带的舆图翻出来,竟还是八年前的。

      虽说八年也不久,但偏偏这中间发生过一次地动,也不知是否有引起山川倒塌、河流改道,若真就这么把舆图送去西北大军,就怕一个变动导致将领判断错误,贻误战机,将士枉死,到时真是百死难辞。

      舆图的事还算好的,西北大军一直驻守在石关峡,手里肯定有最新的舆图,实在不行派个绘图高手跑一趟,总能有解决的办法。

      最令谭侍郎头疼的还是军饷该怎么算。

      这事在朝会上时已经讨论过了,战报发来京城后,兵部以最快的速度清点了西北大军的户籍,划去战死的,加上肃州的府军,共有九万人。这九万人吃的穿的、兵武器材、牛马驴骡,一样样算过去,约莫得出一个银两数额。

      还有新征集的士兵,突厥号称三十万铁骑,那少说也要再招四五万人吧……加上五万人的开销。抚恤战死士兵的亲人,又是一笔不小的钱。

      最关键的是,还要把中间层层克扣的钱也想办法算进去,最好是克扣完到边军手上正正好……

      要说一般的官员,不会这么费心费力地谋算这些,但谭侍郎不同。

      谭侍郎寒门出生,亲父就是战死在沙场上的,那时他才刚出生,三十七年前,谭父死在突厥的铁骑之下。那一仗打完,谭父的同袍去看他们,连尸骨都没带回来,说为了防止瘟疫,就地烧了,只给他们带回一个木雕小人。

      雕工十分粗糙,底座刻了两个小字:二郎。应是时常被人摩挲,已经变得光滑了。

      那是谭父思念刚刚出生的小儿子,抽空给爱子雕的小玩具。

      谭侍郎虽未见过父亲,每每将木雕拿在手里,却能感受到那位素未谋面的血亲的拳拳爱护之心。

      再后来又战起,又征兵,谭家老大被迫离开了家乡,幸运地活到了最后,又因表现英勇而封了官职,谋了一个不大但也不算小的将军之位,谭侍郎能从寒门士子坐到兵部侍郎的位子,作为后盾的兄长功不可没。

      回忆到这里,余光看到似乎有人走了进来,谭侍郎带着一丝怅惘抬头,看到一个厚裘缓带、面色苍白的男人。

      男人五官出色,组在一起更是不差毫厘,眼角有细细的纹路,却更添几分厚重的魅力。

      早晨点卯时见过一面,这般令人记忆尤深的长相,谭侍郎立刻便认了出来,连忙放下手中的东西,起身相迎。

      “下官见过燕侯。”

      燕怛温和地道:“看你方才眉头紧锁,手中笔迟迟未落,是否在为什么事烦心?”

      这是兵部的事,眼前这位是目前兵部的老大,谭侍郎觉得没什么好瞒的,就老老实实地道:“属下在清算军饷,战况紧急,此事拖不得,最好今日就能报上去。”

      兵部将需要的饷银上报,经尚书令批准后再传达给管钱的户部,然后户部把这些钱拨出来,最后由兵部派人送去边关。

      若是数额太大,尚书令做不得主,还要给皇帝亲阅——当然,现在的幼帝连话都不能说,批阅的人当然是摄政的瑞王了。

      燕怛走到桌前,一边问:“共要多少银?”

      谭侍郎报出一个数,见燕怛目光落在案上的文书上,十分机灵地把地方让了出来。

      燕怛没有说话,把他写的那些东西挨个拿起来看,看得不快,似乎在边看边计算核对。

      谭侍郎看着,心里渐渐有些没底。

      说起来,他并不知道自己这位顶头上司是个什么样的人,虽说是燕家人,但听说和瑞王关系不错,凤凰窝里还能生出麻雀呢,燕帅的儿子……未必和他一样刚正不阿。

      也不知过了多久,就在谭侍郎越发觉得煎熬的时候,燕怛终于将那叠纸放了下来,他没就这个最终数额发表什么建议,反而指着一个数字,虚心请教:“前面的饷银都有据可循,为何要再加这一笔?”

      他指的正是谭侍郎正在想办法掺进去的那一笔“克扣费”。

      谭侍郎支支吾吾:“这……”

      燕怛淡淡道:“莫非谭侍郎想趁此机会捞一笔,发战时不义之财?”

      他语气不算严厉,然而谭侍郎冷汗一下就下来了,忙道:“下官不敢!”

      燕怛:“那是为何?”

      谭侍郎想不到别的理由,别无他法,只能说了。

      他这个想法其实有些天真,根本不像一位从官数十年的老油条会做出来的事,燕怛听了,讶异的同时又生出些敬佩。

      他放下纸,柔声道:“谭侍郎所愁之事,不止于此吧?”

      从燕怛的举动里嗅出一丝讯息,谭侍郎安心了许多,准备了下腹稿,先酝酿着情绪叹了口气:“唉。”

      渲染氛围。

      谭侍郎:“昨日朝会您没去,实不相瞒,这饷银下官前日便清算好了,上报之后却了无音讯。昨儿早朝,瑞王拿着这份清单,将下官好一通训斥,道往年哪次战争都没用到这么多钱,是下官想从中贪利,谋国家的钱财,千夫所指!”

      他越说越激动,脑袋发热,口不择言:“他懂个屁!上次和突厥打仗还是燕帅带的军,朝廷发的饷银连三分之一的士兵都养不活!是燕帅想办法说动肃州的世家慷慨解囊,这才解了燃眉之急!”

      燕怛嘴角抽了抽,假装没听到他激动之下发泄心情的那句话,好奇地道:“十一年前的战争,你如何这般清楚?”

      提到这个,谭侍郎就像被浇了水的炭火,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萎靡了下去:“回燕侯,下官的兄长就在燕家军中,亦参加了十一年前的那一仗。兄长回来后对燕帅交口称赞,敬佩不已,将其作为毕生楷模,只可惜……”

      只可惜那是燕帅领军的最后一仗,之后朝廷和突厥和亲,突厥内乱,自顾不暇,再没有精力侵犯边境。

      永康帝忌惮燕家的威名和兵权,鸟尽弓藏,卸磨杀驴,配合上演了一出莫须有的好戏。

      燕怛被他说得勾起回忆,心里发涩,问道:“你兄长是?”

      谭侍郎:“家兄单名一个乔,”说到这里,他不可自主地哽咽起来,“虽未被牵连进十年前的那件事,但却因屡次为燕帅说话而遭人排挤,亦惹得圣人不喜,后来被派出去剿匪,亡故了……”

      谭乔,燕怛没有听过这个名字。

      燕家军里那么多将士他都不认识,可这些人,却都因燕家而死。

      他们的信仰被玷污,正义被践踏,他们死在背叛里,死在陷害中,死在拼命守护的“自己人”的手上。可他们到死脊梁都是笔直的,血是火热的,刀枪是指着敌人的。

      燕怛在心底立誓:他们不会白死,这笔账,一定会有算清的那一日!

      谭侍郎眼眶微红,心潮迭起,几乎说不出话,好一会儿才缓过来,轻声道:“那一次剿匪,家兄手下只有五百人,还都是懒散不成气候的士兵,连像样的兵器都没有,好多人都是当地百姓应征混饭吃的,提着锄头耕耙就上阵了……燕帅那样神勇的人,都苦于没有充足的饷银,更别提我的兄长了,朝廷这样的态度,才是真正害死他的元凶。”

      原来如此。燕怛感慨:“所以你才这般尽心。”

      谭侍郎激动地道:“他们抵御的是外敌!不能再因自己人而烦心!”

      为官多年,却仍有赤忱不灭,亲眼见过那么多的不平,却没跟着染黑,这位谭侍郎也是个奇葩。

      看起来他的兄长对他影响颇深,也不知那又是怎样的一位好男儿。

      可惜可恨。可惜的是无缘得见,可恨的是这样的人,却也成为了勾心斗角的牺牲品。

      燕怛叹气,将那纸文书卷入袖中,淡淡道:“我去找瑞王谈。”

      他也没说什么“你放心”之类的保证,但就这样淡然到平和的态度,反而使谭侍郎莫名放下了心。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8章 第 28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