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秋将归去冬又至03 ...


  •   明池县确实不大,街上常来往之人大家都认识,阿广在街上一打听便知,原来刚才打马扰民之人是这明池县典狱家的独子项英。

      阿广拿着一包从街上小贩那里买的干果,很快就回客栈来和魏穆汇报:“爷,原来不过是小小典狱长之子,竟然也敢如此猖狂!”

      还在看账册的青年听后,头也不抬,只点点头便不再说话。

      阿广最看不惯这些扰民害民的纨绔子弟,见他没什么动静,又道:“爷,你不打算去敲打敲打这典狱吗?”

      魏穆终于抬起头,端起手边的茶杯喝了口茶,才道:“不急。”

      听魏穆如此说,阿广便知道自家主子自有打算。他娘总说他愚笨,凡事只要听主子的吩咐便可,他一向听话,闻言也不再多说什么。

      立冬第二日,依旧是晴空万里,秋高气爽的好天气。

      一大早,宋复真就去了县里上学,宋云山带着李叔去查看今年佃户的受灾情况,以宋云山的宽厚,若是佃户受灾严重,他估计又会免了人家的租金。

      宋家只剩了妇孺在家。

      杜桂华一大早就和李婶并一个十来岁叫柳儿的小丫头在洗洗晒晒,这会又在锅里煮地瓜,趁着天气晴好,准备晒些地瓜干。

      地瓜切条,烫煮之后放在竹篾上晾晒,晒干后储存妥当,等到吃了,再放锅里蒸一蒸,便是软糯香甜的吃食。

      在宋家,宋含真一向是最轻闲的。

      杜桂华娇惯着她,若没什么要事,她早上要睡多久都由着她。只是宋含真也不会真的赖床不起,这里一到了天黑便寂静得只剩呼呼风声和鸟兽鸣叫,也没什么事可做,一家人除了要苦读的宋复真,都睡得早。

      宋家倒不是用不起蜡烛,只是烛光毕竟昏暗,若要照得整个屋子都亮堂,那就要点上许多蜡烛,宋含真又不考科举,也没必要如此奢费。

      江南乡间的十月清晨,到底也算是入了冬,早晨有些清冷寒意。太阳初升,草叶上凝了露珠,晶莹透亮,院子墙角的一丛菊花也结了花苞,在晨风中摇曳。

      宋含真自己编好了辫子,洗漱完走出房门。

      院子里无人,动静都在前院。宋含真听到母亲杜桂华和李婶说话的声音,大概又是在忙些什么。杜桂华勤快,在家中总有做不完的活。

      紧了紧身上的衣襟,宋含真轻巧地走到了前院。

      果然,前院空地上,用凳子架了好几个竹制晾网,杜桂华拿了一盆还冒着热气的地瓜条,正一条一条地往晾网上摆。

      宋含真走到她身边,帮着她把地瓜条摆到晾网上。

      见到她起了,杜桂华笑道:“起了?饭在堂屋桌上,先去吃了来。”

      “好。”宋含真帮着杜桂华把这一盆地瓜条都摆着晒好,才去堂屋吃早食。

      堂屋门口正对着院子,宋含真小口喝着温热的米粥,看着在院子里忙忙碌碌的母亲,清风拂面,日光温柔。

      就这样也不错,宋含真想。

      一上午都在不停地煮地瓜,再搬到院子里晾晒,几人忙个不停,院子里摆了个满满当当,满院飘着地瓜的甜香。

      到了午时,杜桂华和李婶简单做了饭菜,外出的宋云山却迟迟不归。

      宋复真午食是在县里吃,不回来的,但宋云山没地方吃饭,定是要回来的,今日却不知为何,早过了饭点,仍是未归。

      杜桂华和宋含真两人等着宋云山回来吃饭,见他迟迟不归,杜桂华担心宋含真饿着,便叫她先吃。宋含真摇头,她并不太饿。

      两人正在说着闲话,听见有人敲门。

      李婶去开门,杜桂华还以为是宋云山回来,和宋含真道:“你爹惯会作怪,回自己家还要敲门。”

      宋含真被自己母亲逗笑,抬头看向门口,进来的却不是父亲宋云山,而是一个头上戴一朵大红布绒花的中年妇人。

      这中年妇人一只脚刚迈进门槛,便笑着道:“宋夫人?宋夫人,大喜啊!”

      宋含真不认得她,杜桂华却是认得的。这中年妇人便是之前已来过宋家,后来被宋家拒了的媒婆,大家都叫她章婆子的。

      见她就要进来,杜桂华朝宋含真使了个眼色,叫她先到内院去。宋含真刚走,章婆子就进了堂屋,杜桂华赶紧起身引她坐到椅子上。

      杜桂华叫李婶去沏茶,自己笑着道:“章婆可吃了午食,若没吃,不嫌弃的话在我家吃个便饭?”

      章婆拿帕子擦了擦额头的汗,笑道:“多谢宋夫人好意,我家里吃了来的。今日我来,是有桩喜事要说与你听。”

      杜桂华之前是明确拒了章婆子的说亲的,且这都有大概一两年了,实在不知道这媒婆今日又来说什么喜事?

      难道是给自己儿子宋复真说媒的?

      “章婆,你就直说吧,我有什么喜事?”

      章婆笑意愈发浓了:“我这次来啊,是为县里典狱家的少爷说亲的。这典狱家的少爷,看上了你家女儿!”

      杜桂华愣住,他们倒是知道县里的典狱家,只是一向并没有什么交集,对他家的儿子也没有打听过,怎么就突然看上她家女儿了?

      他们早就打定主意要留宋含真在家中一辈子了,宋复真这个做兄长的,这么大了未娶妻,爷是一心在读书上,誓要考个好功名,就为了能护住自家妹妹的。

      只是,个中详情自然不用对外人说起,因此,杜桂华想了想,便带着歉意道:“章婆,不敢瞒你,我家女儿自小体弱,我们家不舍得她嫁人受苦,她自己也不愿出门,是打定了主意不嫁人了的。”

      章婆之前被宋家拒了,她还以为宋家是因为女儿长得太过貌美,不想随便许人的,没想到是打着不外嫁的主意。

      只是,这貌美如花的闺女,若不嫁人,章婆就首先替她觉得可惜:“这……,宋夫人,怕你不清楚典狱老爷家的情况,我与你说说。典狱老爷还有个亲兄长在明州府做大官的,他家在明池县,不是我吹嘘,怕是连知县老爷都比不过他家的。你家女儿就算身子弱些,典狱老爷家里要什么没有,还怕养不起她吗?”

      杜桂华赶紧道:“并不是我们家看不上典狱老爷家,只是我家女儿确实发了愿要在家中住一辈子。是我家高攀不上,还请章婆回去和典狱老爷好好说说,就说是我们家女儿无福,请他们另聘佳妇罢。”

      见杜桂华再三推却,章婆自然也不能强求,只得赶回去再说与典狱项家听。

      临走时,杜桂华也怕得罪了典狱,还给章婆塞了块银子,拉着她的手道:“章婆,辛苦你白跑一趟,是我家没有福分,不能与典狱家结亲。还有劳你跟典狱老爷好好说,姻缘自有天定,请典狱老爷不要因此觉得我家轻慢了他家。”

      章婆是替人说媒的,从来是与人为善,再不愿因姻缘之事让两家结仇的,加之收了杜桂华塞的银子,这亲事虽然没有说成,她也不算白跑了,自然也不会胡乱传话。

      只是章婆心里还是有些遗憾,如花似玉的闺女,没个好姻缘,总是她不愿看到的,因此一脚都迈出了宋家的院门,她还与杜桂华道:“你家闺女如此花容月貌,合该嫁个好人家才是,在家做个老姑娘可惜了。”

      在宋家,只要宋含真自己不愿嫁人,任是对方家门再高大,杜桂华都不觉得有什么可惜。只是这章婆也没什么怀心眼,杜桂华再三笑道:“是我家没有福分,有劳章婆了。”

      这么推让了几次,杜桂华终于把章媒婆送走了。

      待杜桂华关上门,走进堂屋,宋云山带着李叔回来了。

      见他才回来,杜桂华奇道:“今日怎么此时才回家来?”

      宋云山走了半上午,腿脚有些累,他进堂屋坐下,倒了杯茶饮尽,才道:“有几段路不好走,还有些佃户见到我就哭爹喊娘,这才耽搁了些时候。”

      知道佃户都不容易,杜桂华也没什么好说,自己也坐下,又叫小丫头柳儿去叫宋含真出来吃午食。

      宋云山歇了歇,看桌上有两个茶杯,问道:“可是有客来?”

      杜桂华叹了口气:“县里的章媒婆刚走,替典狱家说亲来了。”

      宋云山知道县里有个典狱项家,在明池县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家,倒不知道他家是儿是女:“要说谁?复儿?”

      杜桂华便知道他也不清楚典狱家情况,又和他说了一遍:“他家只有个独子,并无女儿,章媒婆替他家儿子来说咱们家真儿。”

      “这……,我们真儿可不嫁人呐!”

      自家的情况杜桂华自然知道:“我自然知晓。刚才说了一箩筐的好话,才把章媒婆送走了,请她与典狱家好好说,千万不要结仇才好。”

      听到杜桂华说已经回绝了媒婆,宋云山放下心来:“儿女姻缘,向来是你情我愿,何以会有结仇一说?”

      宋云山向来宽厚淡泊,自然不会把人往恶处去想,杜桂华却比他想得多,但愿真如宋云山所说,典狱家就此作罢才好。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